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小恬渐渐喜欢上了这位热爱文学的老师,同时对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对某种事物的热爱常常是三分钟热血,而赵宏却非常珍视孩子这灵光一闪的瞬间,她带着女儿来到书店,把《朱自清散文全集》、《屠格涅夫散文集》等等大量文学著作买回家中。虽然时间有限,只能有选择地看,有时候买来一本书只看其中的一小段,但父母仍然非常支持孩子,“现在家里书特别多,其中的很多小说就是那个时候买的。”回想起那段经历,小恬对母亲仍心存感激:“虽然很多书也就是翻一翻看一看,但是我还是特别感谢我妈,她明知道我是三分钟热血,还能趁这段时间给我提供很多机会。那段时间我涉猎了很多文学方面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作为土木工程师的赵宏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她来说,虽然很难具体说清是哪本书、哪个人让她领悟了哪些道理,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丰富智慧的过程。上初中时,小恬提出想看《三国演义》,但是几次都没有看下去,为了鼓励女儿坚持阅读,母亲利用业余时间同时看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电视剧、中学生读物以及原著。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母亲都会跟女儿讲起自己新近的阅读内容和感受,这样大约持续了两个月,小恬重新领悟到了这部名著的真髓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的那个假期,她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而且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发现小恬对学习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相当感兴趣,也相当认真。”
时至今日,赵宏仍然认为,女儿从小读书比较少是自己最大的遗憾。但是,通过几次集中的阅读训练而培养起来的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却使小恬受益终生。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考试的时候总是马虎怎么办,我想这和孩子平时的习惯有关系,你不能要求孩子平时对其他的事情马马虎虎,在考试的时候就不马虎。”父亲苏琪是一名外科医生,与做土木工程师的母亲一样,职业的性质要求他们凡事必须认真,这一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女儿。从学习钢琴杜绝错音开始,小恬一路走来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她多年养成的认真、刻苦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在采访中,赵宏曾经很欣慰地说,这么多年来,他们夫妻俩没有在小恬身上错花过一分钱,因为孩子对待每一件事情的积极、认真的态度,使他们的每一次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甚至更为丰厚的回报。用赵宏的话说就是:孩子学什么像什么。
“学生工作让我更加从容、自信”
2001年,苏小恬考入了东北育才学校优才教育实验日语班。她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路走来,我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我庆幸自己走进了育才,更庆幸自己加入了育才的学生会,因为正是这个由育才优秀学子组成的集体,给予了我沉甸甸的成长和受益终生的财富。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4)
在采访中,苏小恬感慨地说:“我感觉自己是很典型的受学校影响特别大的那种学生,学校给我们的机会特别多。”当年,与小恬一同考入育才学校的几乎都是沈阳市各小学中的佼佼者,同学们之间难分伯仲,这让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恬心生胆怯,但是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她鼓气勇气参加了学生会的竞选,竟然通过了初选和复选,成为了学校初中部第十三届学生会的一员。“进入学生会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见到了校园里优秀的人,他们都集中在了一起,集中在了学生会这个团体里,虽然他们不是各方面都优秀,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他们都积极向上。”
起初,苏小恬在学生会的职务是学习部副部长,工作主要是跟学长们搞一些诸如学习经验交流会,创办校园英语角之类的活动。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小恬开始学习包括跟外籍教师在内的活动相关的人打交道,并结识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向他们请教经验,开始了学习工作两不误的自我挑战。
用苏小恬的话说:在学生会的前两年是摸爬滚打过来的。因为缺乏经验,写东西总是犹犹豫豫,一篇工作总结或者是演讲稿经常是写了改,改了又写,有时在电脑前冥思苦想了一个小时,也只是写了不到一百字,急得她一个人在电脑前掉眼泪。一篇一千字的稿子常常要写到后半夜,第二天早上喝杯浓咖啡,再去上学。那种心情让小恬至今难忘:为什么人家就可以安心学习,我却要奋力地抢时间才能学习,这种竞争根本不公平嘛!上间操时,她一边心不在焉地做操,眼泪也一边噼里啪啦地掉下来,而这个时候常常又会听到广播通知各班班长开会,于是,也只能赶紧抹去眼泪,一路小跑赶到教育处。
从小,苏小恬就是一个说话都会脸红的孩子,更不要说面对大家演讲。参加学生会需要竞选,可竞选时,她常常不是磕巴就是忘词,即使准备得很认真,在台上还是会紧张,“每次都像机器一样把脑袋里的东西一气说完,生怕稍微停一下就会把后面的稿子全忘掉。”
“有的时候,就是看着稿子也能读错,并且很离谱。”她出过这样一个笑话,“当时天气特别冷,我在外面读值周总结,全年组一共是十二个班,我却念出来十八班得了红旗,然后大家在下面笑,我都不知道,因为特别紧张。”虽然现在讲起这样的事,小恬常常一笑而过,但对于当时的她,这也许并不那么好笑。
随着锻炼机会的增多,小恬逐渐能够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事。包括在课堂上,每当遇到没人愿意发言,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她总会主动举手,甚至答错了也不介意,“不管对错,老师总会给你一个评价,总会有提高。”
苏小恬说,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当中,她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自信和从容。“我无法说清楚是在哪一次活动时我一下子变得自信,因为这种成长是在一次次的磨练和成功后慢慢形成的。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我能感觉到自己在一点点成熟起来,渐渐变得稳重和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开始变得得心应手,演讲时那些离谱的错误不出现,写稿子也变得不那么费劲了,“而且一次次地从挫折走向成功也让我在对待问题时有了不同的思考角度,我渐渐具有了他人没有的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去成长。什么事情不能因为没做过就不去尝试,学生阶段就应该去挑战和锻炼,这个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以后真正需要你表现的时候,可能就会被笑话了。”
通过学生工作的磨砺,曾经如此羞赧的小恬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从容。于是,才有了此后她在各种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走出校门 迈出国门
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在校期间能有走出校门甚至迈出国门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经历。但苏小恬却在中学阶段幸运地得到了数次这样的机会,这不但得益于母校在业界的威望,而且与小恬自身长期以来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正如本文开篇母亲所说的那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5)
2005年5月,苏小恬作为代表参加了由中国###和日本日中友好会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百名高中生第七次访日”活动。在九天的活动当中,访日团首先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三天的集训,聘请清华大学教授为大家做有关中日关系的报告以及外事礼仪的培训。此间适逢CCTV少儿频道选拔为本次访日活动进行跟踪报道的小记者,时任育才学校高中部学生会副主席的苏小恬凭借着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同时掌握英日两门外语的优势在近百名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访问团中唯一一名中央电视台特约记者,对访日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巧合的是,当时正值世界博览会在日本爱知县举行,访问团受邀参加了中国馆日的开馆仪式,“当时我报道了###参加中国馆日开馆活动的事。”苏小恬回忆说。
作为两国之间的访问交流活动,访日团受到了日方贵宾级的接待。他们先后走访了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日本著名城市,并与当地的优秀高中生进行了交流。
2005年8月苏小恬代表东北育才学校访问日本富山高中,据一同前往的育才学校常务副校长高琛介绍:“苏小恬在这里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