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驱逐领舰(Destroyerleader)”这个称呼。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德国19世纪末虽然也曾经设计过所谓“分队雷击舰(Divisionstorpedoboot)”,可以认为也相当于这类舰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很多大型雷击舰都要大得多,而这种分队雷击舰往往作为扫雷舰队的指挥舰使用,因此文中还是将其列入雷击舰的范畴。

    其它舰艇

    当时还存在大量其他的作战舰艇,这些舰艇由于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或者由于诞生伊始,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各个国家里没有特别多的出入,仅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第7页:潜水雷击舰——海上潜艇全解
    潜艇

    自从美国人霍兰(Holland)完成了最初的实用型潜艇以后,直到二十世纪初,比较热心与此的唯有法国和意大利,随着开始关心的是俄国,这些国家依然将潜艇看作一种“潜水雷击舰”。英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将潜艇视为“弱者的武器”而不屑,德国最初也怀疑其能力,不过一旦认识到其潜在力量后便迅速将其加以发展。

    随着在战争中潜艇头角的崭露,在各国中又获得了更为多样化地发展,首先根据其航程,可以将其分为“沿岸潜艇(Coastalsubmarine)”以及“巡逻潜艇(Patrolsubmarine)”。值得一说的是,英国海军由于将潜艇作为一种辅助力量,在战争期间倒是试制了各种拥有独特技能的潜艇,诸如水上高速的K型,反潜型R级,甚至于搭载305毫米重炮的M型,这些尝试却鲜有成功。

    后来居上的德国倒是将潜艇大量投入海上破交战,但易被忘却者,倒是德国当时受英国海军封锁,其海上贸易线几乎断绝,因此专门设计了德意志(Deutschland)级“潜水商船(Handels…U…Boot)”,偷越英国封锁线前往最初保持中立的美国,在这种潜水商船的基础上,诞生了更为巨大的“潜水巡洋舰(U…Kreuzer)”用于远洋破交之用。

    其他一种非常成功的特种潜艇便是“布雷潜艇(Minelayersubmarine)”,研制这种潜艇的先驱之一便是日俄战争中拥有丰富的水雷战经验的俄国。《

    护航舰艇

    由于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所带来的威胁,英国将原定用于远洋扫雷的1000吨商船型花卉(Flower)级舰转用于反潜护航任务上,并将其提供给法国盟友,有力地对两国战时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其舰种被定为已经消失了10多年的Sloop,但此Sloop与原“巡逻炮舰”属于完全不同的舰种,为最早的专门设计建造的护航舰艇。因此这新一代Sloop,一般便翻译为“护航舰”。花卉级的出现使得拥有新旧两种意义的Sloop同时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场上。

    其他国家中,美国主要用于护航的除了驱逐舰,是一种被称为“鹰艇(Eagleboat)”的巡逻艇,以及更小的“猎潜艇(Submarinechaser)”。

    为了对付日益增长的潜艇威胁,在英国还出现了一种伪装商船,也就是平时隐蔽武装国籍,一旦潜艇上浮来袭,便依照国际法升起英国海军旗,对潜艇发起突然袭击。这种船只,不是作为正式的海军舰种,没有固定的吨位和武装标准,一般被称为伪装猎潜舰,或者通称其为Q船。

    水雷作战舰艇

    最早大规模实施海上水雷作战的战争是日俄战争,当时实施布雷的大多依然是改造舰船,不过专门建造的布雷巡洋舰已经在俄国出现。由于日俄战争中水雷发挥的巨大作用,世界各国也开始研制专门的水雷作战舰艇。

    专门设计建造布雷舰的,虽说只有富有水雷作战经验的日本、俄国还有奥匈帝国等少量国家,但是原来对于水雷作战并不热心的英、美等国也开始利用陈旧的巡洋舰、鱼雷炮舰以及各种各样船舶进行改造。和布雷舰艇相比,由于水雷作战所带来的威胁,各国对于扫雷舰艇的研究和设计倒是相当积极,自从俄国海军在1910年设计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扫雷舰以后,其他国家也纷纷研制成功,已经摆脱了过去都是借用其他船舶进行扫雷作业的局面。英国海军除了上面提到的花卉级“扫雷护航舰(Sweepsloop)”以外,还专门试验性地设计了一种适合于浅水作业的“明轮扫雷舰(Paddleminesweeper)”,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江河用专门扫雷舰。
g米g花g书g库g ;http://www。7mihua。com
第8页:水上飞机母舰的初登场
    飞行器搭载舰艇

    广义上的飞行器搭载舰艇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气球搭载舰(Balloontender)”,这是一种可以在大洋上运用系留气球作业。

    而被简氏年鉴最早单独列为飞行器搭载舰艇的是法国海军的“闪电(LaFoudre)”号“水上飞机母舰(Porte…hydravions)”,这艘原雷击舰支援舰当时的年鉴中被称为“特种航空支援舰(Specialaerialdepotship)”。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航空兵最早登上海战舞台是青岛之战中,日本将商船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投入了使用。以后,英国海军也改装了相当数量的这种舰艇,对于这个新兴兵种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俄国还将数艘水上飞机母舰和作战舰艇配合,组成了特混舰队的雏形。其他,德国以及意大利也拥有这样的舰艇。

    但是由于毕竟水上飞机在运用上、性能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不足之处,美国战前便成功进行了普通飞机的起降实验。战时也有在水上飞机母舰上起飞通常飞机,但是不得不在陆上基地降落的情况。而英国在战争末期则将“暴怒(Furious)”号大型轻巡洋舰进行改装,使之能够搭载并成功在航行中收容普通的飞机降落,并在作战中加以了运用,这也是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

    层出不穷的新型舰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还诞生了很多特殊的舰艇,这些舰艇中有的昙花一现,而也有的则影响深远,比如鉴于将会出现的登陆作战,英国开始研究了一种被称为“X驳船(XLighter)”的登陆用平底船。便可谓近代登陆艇的先驱。而1915年英国海军又用快速摩托快艇搭载鱼雷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以后,被定名为CMB,也就是“沿岸摩托艇(Coastalmotorboat)”,而同时期德国海军也开发了类似的被称为LM艇,即“快速摩托艇(LuftschiffMotoren)”,而最为著名的则是意大利海军的MAS艇,通常具有“鱼雷摩托艇(MotoscafoArmatoSilurante)”或者是“反潜摩托艇(MotoscafoAntiSommergibile)”之意。这种快艇还击沉了奥匈帝国的无畏舰。这些CMB、LM艇或者MAS便是以后“鱼雷快艇(Motortorpedoboat)”的始祖。

    另有一种值得一提的舰艇,那就是在较小的舰体上,搭载重炮的用于沿岸攻击的浅吃水舰艇,这种舰艇可以溯源到美国南北战争之时,当时被命名为“莫尼托尔(Monitor)”号的最早搭载旋转炮塔的小型低舷装甲舰。以后这个舰名也成了这个舰种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为了支援可能进行的登陆战斗,设计了新一代全新的“浅水重炮舰(Monitor)”,比较大型的是在数千吨的舰体上装备战列舰级的重炮,并在战时批量生产。而此类舰艇在意大利则被称为“机动炮台(Batteriasemovente)”,为方便起见,文中将其也一并称作浅水重炮舰。

    其他诸如专门从事海上破交的“商船袭击舰(merceraider)”,这种袭击舰形式多种多样,甚至连帆船也被巧妙运用;还有进行特殊海域封锁用的“武装拖网船(Armedtrawler)”、“海军漂网船(Navaldrifter)”等,这种船只也常常用于扫雷以及反潜等多种用途。当然还有更多其他品种,难免挂一漏万,不可能一一表述了。

    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影响之下各种新型舰艇层出不穷,新的概念也纷纷涌现,此处也只能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作简要介绍,目的便是为了明确以后文中各种舰艇的含义。

    以下将就各国海军的实力、组织以及战略作简要介绍,在比较之时,将要列举的舰种根据上面的定义,将对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以及潜艇这些主要舰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