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让唾液和果汁混合后才咽下去。
消化有一半要靠唾液,如果食物没有充分和唾液混合就进入胃中,胃就要分担嘴的工作了。胃可没有牙齿,如果负担过重,受到过分刺激,功能就会紊乱,人就难以分辨胃的反应,不知道究竟是饥饿,是不饱,还是胃在抗议些什么。同理,固体要用喝的,经过充分咀嚼,成为液体一样的食物。
吃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在舌头的味蕾上。如果吃了东西却记不得它的滋味,怎能得到满足感呢?吃有吃的艺术和技巧。现代人很注重吃什么,可是很少有人谈怎么吃。
食物是生命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厨房是个神圣的地方,在厨房烹调食物时,心态一定要平和、专注。我的童年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我来自一个非常虔诚的修道家庭。六七岁的时候,我家住在喜马拉雅山下一个城镇的郊区,有一天晚上,我家来了一位斯瓦米。他静静地坐在屋外,据说已经有25年没说话了,如果有必要,就在随身带着的一片木板上写几个字。第二天早上,我的母亲为他准备了一份盛餐,装在几个铜碗里,摆在银盘上,再盖上雪白的布,由父亲端去供养他。
斯瓦米揭开白布,只拿一小碗,挥手示意父亲把其他食物拿走。父亲很讶异,问他:“您昨天在山中走了一天,昨晚也没吃东西,为什么不多吃些?”斯瓦米拿出木板,写下“我不接受嗔心做的食物”。父亲非常震惊,因为的确只有斯瓦米拿走的那道菜,是我母亲在心平气和之下做的,后来她为了家里的事动气,其他的食物都是带着怒气做的。所以,一旦进了厨房,就应该注意自己的心境。有人可能会说,我们都是凡人,会有情绪的起伏,一天忙下来已经很累了,傍晚进厨房不可能都保持天使般的微笑吧?
每天静坐就可以帮助我们做到此点。当我们做放松练习和打坐时,即使花了一个小时,也不会感觉漫长。但如果站着等公交车,就觉得一个小时漫长得令人不耐烦。
因为在身体放松、心境平和、不觉得无聊、不烦躁的情形下,我们会有一份平静而知足的感觉,这不是由于满足了外在的欲望,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论追求到多少外在的东西,我们都不会满足。可是,每天只要花一点点时间,静下心来,和自己相处,就可以带来持久的知足感,让自己一整天都处在平和的心境中。
s 注意自己的姿势
要解决暴食问题,还要认识一个知觉中心,即肚脐部位,包括胃部和横膈膜。我们从不去留心它,不去聆听自己的身体,已经让它变得模糊、麻木而不灵敏,不能区别什么是想吃的心理欲望,什么是该吃的生理反应。
所以要学会觉知身体。第一步,要学会运用横膈膜呼吸。横膈膜呼吸法不仅能对治暴食,也能帮我们把心静下来。多数人不懂怎样正确地呼吸,坐在那里,脊椎弯如弓。这会导致胸腔不能扩展,肺像一团挤压的海绵,空气无法进入。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坐直,打开胸腔,竖起脊椎。注意自己的姿势,学习用肚脐、胃和横膈膜部位呼吸。除了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之外,这是第二个很重要的习惯,比较难养成,但是一定要学会。
我开始静坐时,呼吸一次大约要用110秒。这样的一次呼吸马上可以让我静下来,引导我改变心境,进入静坐的状态。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练习,当然不是说每个人明天就可以把一呼一吸延长到110秒,我是打坐几十年了才做得到。但是只要能够稍微注意呼吸的进出,就可以静下来。试着用横膈膜缓缓地呼吸,心就会慢慢平静。
很多人说:“我没有时间静坐!”学习静坐课程的人都明白,心有很多空闲时间。比方说,等公交车时,心在做什么?它在来回晃:车来了吗?啊,还没来。再望一下,来了吗?唉,怎么还没来?再望一眼。这有什么意义?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做点别的,比如站在那里数自己的呼吸。从这里坐车到飞机场,我一路上要做36次呼吸,我算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我有家庭,有儿女,要负责禅修中心的事务,要上课,要个别指导学生,而且很多人需借用我的时间,所以我很忙。可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我至少可以找出四个小时用于禅修。因此,我特别建议忙碌的现代人利用日常零星的时间做“两分钟禅修”,在等公交车时、排队等候看病时、开会前、用餐前、外出回家途中,处处可修,最好每两小时左右做一次,积少成多,将散逸的心收回。站着坐着都可以,只要保持背颈头是直的,用横膈膜呼吸,在两分钟之中将一切放下,只注意自己的呼吸,感觉气息进出鼻孔即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得失之间(1)
芬芳的心灵和带有香味的言语是成功的秘诀,
都是生起于内心的。
拥有成功秘诀的人,是绝不会失败的。
人生的得失,往往会引发很多问题。读科学书籍、经济学书籍或者政治学书籍等,第一章必定是先下定义。如果要写一篇学术论文,一定要先说明,某些特定的字眼在论文中有什么用法和涵意。所以,先为所谓的得与失、成就与失败下个定义,才可以进一步探讨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成就有很多方面,身体上的健康强壮是成就,能背诵许多文章是成就,与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相处和谐是成就。妻子(丈夫)对你满意,你在夫妻感情方面就成功了。练好了气功,即使生病还是感到活力充沛,这也是成就。能处变不惊,保持镇定平和,成为众人追随的中心,也是一种成就。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成就?是能清清楚楚地觉知身体每一部分的情况吗?是能轻易地得到智慧吗?是不论去到什么地方,每个看到你的人,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感到你的亲和力吗?是和别人握手之际,对方会由衷地信任你吗?是子女和你没有隔阂,有问题时会求助于你吗?是你的丈夫或妻子对你无所隐瞒吗?是父母亲每天暗暗为你祝福,以你为荣,你们之间没有摩擦,看到彼此就觉得开心吗?
印度的古老传统里有一个字——Sri(读Shri),是印度圣母的名字,她赐福众生,心中有她,才能万事成就、心想事成。印度人常常把这个字放在尊敬的人的姓名前,例如在信封上写Sri某某,如果是男士,就写Sriman某某,如果是女士,就写Srimati某某,表示某某人具有Sri的品德。
Sri代表了收容众生、庇护众生的力量,具有这种特质的人会有深厚的慈悲心,即中国人所指具有观音菩萨的心肠。请记得,真正的成就是,没有人会抗拒你的成就。
s 水与岩石的逻辑
有人问我:“斯瓦米,我该买哪种面霜,用哪种化妆品,穿什么样的衣服,才会变得有魅力,从而没有人能抗拒我?”我的答案是,不管怎么打扮自己,只要心中在排斥这个世界,别人就会抗拒你,因为你不接受世界。跟着我的人都知道,没有人会对我说“不”,因为我从不排斥任何人。不论什么人来我这里,要求什么,我都说“好”。我常常对学生和工作人员说,他们写信的语气太商业化了,信读起来应该要像一封亲切的私人信函才对,而他们写的信用了“不”字,是一封冷冰冰的商业书信,应该把它删掉。可以用别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而不必用“不”字。
力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岩石般的力,另一种形态的力是水,水遇到岩石会绕开流走。可是海滩上留下来的都是岩石被海水冲击后磨碎的沙。像岩石一般坚硬,所到之处只会遇到阻力。我们应选择如水一样的力量,可以击碎岩石。
这是最基本的沟通之道。知道身体上最坚实的肌肉是哪里吗?是舌头,它藏身于两排尖锐的牙齿之间,可是牙齿会脱落,舌头却不会脱落。你要做哪一个?成功的秘诀在于能刚硬如舌头一般,而不是像牙齿。可是大家都不肯学这个秘诀。沟通时的表达方式已经注定了我们会失败,比如在生意上求别人帮忙,我们惯用的表达方式往往致使答案会是“不”。难怪我们会听到这么多“不”,而父母亲拒绝你、子女抗拒你、夫妻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就在于你们都选择做尖锐的牙齿,不愿意做舌头,都要做岩石,不愿意做水。
得失之间(2)
s 部分成就不算成就
不要追逐部分的成就,部分成就不算成就。也许有人会问:“斯瓦米,你谈了这么多种不同的成就,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