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专注--解读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玫挠攀啤T谥泄谐∩希悄芄煌延倍龀晌诰挠攀浦饕康氖翘突У某潭取⒎竦乃俣群退家约凹际醯氖视眯浴N髅梢踩衔钅岩苑轮频模簿褪撬底畛志玫钠笠涤攀疲褪瞧笠档娜思坝胫喙氐母髦至鞒獭?突Ч叵怠⒁愿咦手始际跞嗽蔽С诺挠胖史瘛⒖焖傧煊Γ╮esponsiveness)以及乐于助人的亲善态度均属这一范畴。
  维新制漆是依靠这三个法宝制胜的典型。几个重要的汽车漆客户都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而选择了维新。比如,维新之所以能够迅速赢得宇通客车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有效地提高了汽车漆的固化速度。“大巴上的色带的喷涂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喷球衣号码的土办法——拿张报纸剪个数字蒙上去。”当时维新的总经理钟辉萍说,“这样的话每喷完一条色带就要等它固化以后才能喷下一条,这个环节使整个流程的效率受到了制约。”维新的研发人员成功地将漆的固化速度提高到15分钟左右,这样使得每天可以喷涂的大巴从50台车提高到了63台。
  

“我们不懂价格战”……科技创新(4)
维新拿下哈飞汽车的订单则是一个速度决胜的经典例子。当时的对手是一家美国的巨头,漆的质量自然没问题,但是他们从下订单到产品到货需要14天的时间。而维新给出的承诺是7天。“一方面我们的车间、技术部、物流部门全部可以做到24小时待命,随时组织人马,”钟辉萍说,“另一方面,我们有深圳与香港之间通关的便利,进口原料的配送时间可以压缩到最短。”
  事实上,贴近客户和服务是大企业天生的软肋,这在波特等人写的教科书里早就说得很清楚。再加上汽车漆本身只是一个半成品,涂装的效果与气候环境、涂装程序等许多因素息息相关。所以给了维新这样的机遇。正如钟辉萍说的那样:“在这个行当里,不管你是世界排第一还是排第二,你都不一定适合我的需要。度身定做对于客户来讲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三达膜业、亚太电效这样的“超级利基主义者”来说,它们的国际同行本身也不是很大的企业,应该具备小企业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但是那些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所以对于三达、亚太们来说,能够“中西贯通”同样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进口导向型产品市场上的这些隐形冠军目前都还只是中国市场上的领先者。如果有一天它们要走出国门去面对全球顶级供应商者的竞争时,要想继续保持这种优势恐怕需要更多的努力。
  § 出口导向型产品——成本
  还有一类隐形冠军公司,它们所在的市场上来自海外的需求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它们的产品出口值也占到总产值非常大的比重。比如飞鹰赛艇、爱侣性用品。甚至包括振华水族器材、珠江钢琴等都有这样的特征。这类企业很早就已经在国际市场上与全球顶级的对手展开正面竞争,但实事求是地说,作为后发企业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品牌,它们的技术先进性和品牌号召力多半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使像飞鹰赛艇这样的全球销售量绝对领先的冠军企业,目前也只敢说自己的“产品品质排第四”。珠江钢琴的产品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也只是处在中端的下线与低端的上线之间 。相比之下,中国这些隐形冠军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总成本领先和创新的活跃。
  这样的竞争格局也是合乎情理的。以钢琴为例,从1698年意大利人B。克里斯托弗国外钢琴制作出第一架钢琴到如今已超过四百年的历史,要想一下子在品质和品牌上超越那些积淀深厚的欧洲厂商是不现实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钢琴制造行业存在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劳务费用高的特点,国外同行的劳务成本和材料成本普遍比我国要高,再加上珠江钢琴年产8万架的规模效应,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成本优势。需要重申的是,这种优势是建立在良好的“性价比”基础上的,而且是可持续的。
  当然,除了跟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存在成本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成为冠军的是它们,而不是其它同样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公司呢?首先,这些企业所选择的都是相当狭窄的利基市场,而且很早就要面对海外市场的挑战,所以大企业未必看得上,小企业又未必敢尝试,真正的同行其实是相对少的。比如从飞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赛艇市场的规模才3亿人民币,全中国生产赛艇的企业不过10来家。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同行当中,隐形冠军公司常常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它们的产品品质能够比别人更迅速地接近全球市场的先进水平。
  应该再次指出的是,虽然我用“出口导向型”来归类这些隐形冠军公司,但是它们与国际贸易教科书上所说的那些外向型加工企业或者OEM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隐形冠军公司拥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而且这二者都在不断的成长当中。虽然它们目前还只是产品销售量或者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先者,但是未来完全有机会成为这个市场上不仅最大而且最好的全球冠军企业。而简单的加工型企业则毫无机会。
  保护你的独一无二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对于哪一类的隐形冠军公司,即使是在主要依靠成本领先优势的公司,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它们的自我评价也是如此。所以我想再用一节的篇幅来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隐形冠军公司在创新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敏锐和精明。
  最深刻的创新莫过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全球创新模范以及在诸多领域中的“显形冠军”——3M公司将自己公司的理念描述为:“最有趣的产品往往是人们虽然需要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述其需求的那些产品”(Loeb 1995)。这句话揭示了许多隐形冠军在日用品生产领域大获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中国我们也看到了很好的例子。比如重庆美心门业。在接受《南风窗》杂志采访时,美心创始人夏明宪并不认为他是第一个想到要弄一扇结实点的门防盗的人,但他绝对是最早把这个点子变成现实,发展成为产业的人之一。他回忆说:“80年代富人越来越多,但是市场上并没有防盗门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想到了,不止是我。他们自己买了铁棍焊制铁门,那段时间有很多人来我的小五金店买铁棍,我就想,要是我做出铁门来卖给他们,是不是能够多赚一点钱?”
  

“我们不懂价格战”……科技创新(5)
隐形冠军企业家们对于通过创新来实现差异化或者完全开辟一个新的利基非常敏感。1989年,在广东中山做纺织机械生意的李兆枝,偶然在朋友的仓库里发现了一批用来抵租的“环保节能空调”,事实上就是一种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温的机器,特别适合工厂厂房使用。因为它可以在降温的同时充分改善空气流通,而且相当节能。文化不高但是一向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李兆枝马上花了4000元搬了一台回自己的厂房试用,看到效果后,他买下了所有库存的这种空调,除了给自己所有的厂房都装上,多出来的一些还以每台8000元的价格卖给身边的商业伙伴。没想到,找上门来想买这种空调的朋友越来越多,李兆枝于是千辛万苦找到这种空调的生产企业——澳大利亚的西雷国际公司(Seeley International)拿下其在中国的代理权。17年来,他一直专注于推广这种新奇的机器,从代理西雷的产品到建立的品牌,他已经做到了年销售额过数千万元的规模。而且,随着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生产环境和劳工福利的日益重视,他认为他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中国最优秀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商皇明太阳能公司的创始人黄鸣对于他们的温屏节能玻璃的诞生经过有这样的描述:
  “节能玻璃,大概有一千万平方米的市场需求,已经有几个企业在竞争。我的一个营销经理向我汇报市场拓展目标的时候,准备占领10%。我问他,你能争取到20%、30%又怎么样呢?何况你争不到,因为别人在这个行当里已经干了十多年了。你的机会在哪儿?我告诉他应该去开拓那一千万平方米以外的市场,这才是最大的机会。于是我们就有了温屏节能玻璃,保温、隔热、隔音、不结霜,一种高品质的玻璃为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市场。”
  西蒙认为,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