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其不快的是,中国已经涉足很多西方世界固有的势力范围,这已经影响到后者的市场运营全局。在忍受了世界银行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近10余年的市场强制政策和控制之后,中国发展了独特的不规则的经济模式,但却成就了卓越的经济业绩。诚然,这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中国经历了很多困难,同时也顶住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压力,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正确的决策及务实的态度屹立于东方。“到中国发展”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强,而且也成了挑战称霸两个世纪的西方国家权威的代名词。
这种威胁也表现在:一些西方人认为对未来的前景展望可以命名为“北京共识”,而过去的前景展望则叫做“华盛顿共识”,因为美国对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威胁来自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不同于日本在几十年中的快速发展。事实上,日本的腾飞并没有对西方的统治地位构成全局性的危险,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东京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和外交欲望,她的政治色彩和西方国家是相同的;其次,美国认为日本的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属于以防御为主的国家,应对这个群岛国给予保护和扶持。当然,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接受其经济制度,随后又出台了一些对日本的经济限制的政策。例如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高调抛售了美金储备,导致美国不得不对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日本政府则是采取了一贯服从的态度。在1985年9月,东京不得不接受美元兑换日元和德国马克的货币贬值。这是个不合理的经济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十几年的经济衰退。而在中国,情况则不同,西方势力强制中国政府接受对本国不利政策这一手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例如人民币升值)。由于中国军事力量较强,不必屈服于美国的高压政策;同时,中国的经济也能够影响世界经济(中国在2007年的经济增长达到世界总增长份额的35%,而美国只有5%,和欧盟差不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数据,载《世界经济展望》2007年。);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在北朝鲜、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等国际争端);她也能够应付不法闹事分子的恐怖活动,同时延缓外来的经济、政治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更好的战略发展方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威胁论”(2)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强到能够影响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就提出了“*”。事实上,不管是一些冲突,还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呈直线上升,这些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麻烦”不能完全被西方国家掌控。美国和欧洲国家为约束中国而颁布的一些新的规则也不能被中国所接受。同时,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不会轻易附和西方决策国的意见,甚至还会做出相反的政治表态。从19世纪初期开始,如何完善世界发展的体制一般由一些西方权威轮流指导,一些欧洲的思想家(如戈比诺和休斯顿·张伯伦)还对此进行论证研究。当然,在欧洲还有很多反对这些理论的声音,而且殖民化也带来了很多正面冲突:平民的抵触情绪、宗教的冲突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等。这些冲突主要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原始文化的差异。尽管西方国家有非殖*义和否定种族主义的思想存在,但是和保持西方权利优势性的意识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这也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或政治的差异。因此,很多西方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发展”和“文明”相互矛盾的尴尬之中。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特殊的景象:年轻的美国战士、满满的可口可乐、愚蠢的电视游戏、自信能给伊拉克带来“文明”的“抵达者”……
对于中国的独立自主,西方国家后来也改变了一贯方针——以前的方法对中国毫无作用——这一方针主要强调“社会工程”。内容不外乎是一些所谓的“*模式”:自由主义、经济极端自由化和所谓的“平等”,这一模式用在其他合适的地方还是屡试不爽的。所谓的“政府*”只不过是流于表面,而被人背后支持的“领袖”也得对“支持者”唯命是从。就像在一些非洲国家,美国扶植一个能够遵守其制定的“规则”的人做“领袖”。作为回馈,这位“领袖”制定的国家政策也大大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色列也遵循这一“潜规则”。在这些国家,选举离真正的*还有一段距离,候选人如果对抗“支持者”,当然也不会得到任何选票。一些总统在欧洲和美国的支持下居位几十年,而代价就是为这些“支持者”提供优惠的石油,同时也是“支持者”的军火大客户,为“支持者”提供高额的军火利润。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西方国家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军事干预(以前是越南和格林纳达,现在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将来的伊朗和叙利亚)、用“安全建议”对一些国家进行最后通牒(现在对伊朗和叙利亚采取的就是这个手段)、利用所谓的“无政府组织”进行“活动”、勾结地方政治或经济领袖进行牟利等等。与这些对西方强权唯命是从的国家不同,中国在制定经济和政治战略决策时,没有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彰显了独有的个性和特色。
第二个让西方世界感到挫败的是,中国能够吸取外来精华,使之适应中国国情,即“中国化”。就像佛教并不起源于中国,当它传入中国后,已经被转化为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了,也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启发了中国,于是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西方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能够在政治领域发展的基础上,并且尊重中国人民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构建一个“中国式”的*体系吗?西方人很难想象真实的中国体系,同时也不能完全理解中国的独立发展模式。当然中国的战略规划受到了领袖的影响,而政治*也以“金字塔”的形式在逐渐形成,基层干部(村官、县长等)的委任也是通过选举的方式。逐渐建立*体系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伟大的转变。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一些欧洲国家,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的一个世纪中,在*深入人心的同时,还是有一些违背*的不和谐的音符(纳粹、法西斯、法国的维西政府等)。这些政府和他们的首脑在欧洲施行*专政,并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和他们的政府居然也是通过*选举而来的。
数十年前,西方的一些人开始宣传中国会因为其政治制度而使政权倒台。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在历经艰辛后,取得了辉煌成就。
而目前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PK“中国和平崛起论”。持第一种论调的人为了证明其观点,卖力地揭发中国发展中的所谓“野心”,他们认为中国的领导人有霸权主义的倾向,目前的*只是在掩饰其野心而已,将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演变为“中华帝国”,并且称霸全世界。在这些带有明显政治色彩恶语中伤中国的极端分子眼中,中国只是不断地分析国际社会形势,还将跨越国界,建立自己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些“敲打中国”20世纪80年代,“敲打日本”专指将美国经济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日本,从而掀起的一场声讨日本的运动。的人纠集了一些同党,在中国准备奥运会的同时,利用西方的媒体大量播放一些中国很久以前落后农村的恶意宣传片,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支持中国和平崛起的人,则找到了可靠的论据:2003年中国领导人的“北京宣言”给了曾经担心“中国威胁”的国际伙伴一剂定心丸。在国际争端中,中国领导人尽量调解,使其和平解决,而不是用武力。当然,还有很多西方人用观望和怀疑的态度来看待中国。
该怎样评价中国的发展呢?她的政治体制的发展、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以及战略军事的和平定位都可以显示这个国家的务实和活力。这些特点完全可以让那些对中国有敌意和持怀疑态度的西方人宽心。虽然中国依然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但是她不会再回到从前(“*”时期)那个没有法律约束的年代。如今的中国在学习并运用了西方经济体系后,西方人也能够越来越准确地衡量她的发展界限。曾经是亚洲核心的中国也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外来的侵略和无情的屈辱。但是她也拥有了不起的发明,像火药和印刷术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