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随1978年开始的改革,人民解放军也进入了变革进程,同时它的地位和影响重新受到质疑。华国锋继任之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1980年8月通过了*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政党和军队力量关系的问题突然提到议事日程。在“*”中,共产党实力受到极大削弱。然而军队虽然相对削弱,但仍然举足轻重。
后来华国锋的失败部分由于他在试图强化自己权力时无法得到军事将领的支持。1977年,*恢复权力,担任军委副主席以及军队总参谋长职务时,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一致拥护。1980年12月*担任军委主席时,军队的秩序得以重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官员都全力支持他。*的目标是在军队内部重建严格的军事纪律,并赋予党对军队的完全控制权。
那些忠于“*”路线、享有一部分特权的军官们,对为刘少奇的彻底*,以及对毛泽东在“*”中所犯错误的讨论不满。1980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削减预算,1981年予以再次削减。1982年9月第十二届党代会前夕,《解放军报》发表文章,指出几位文化部门领导支持资本主义自由化的观点。大会召开后几天,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领导和海军参谋长被免职。*意识到他必须对军队的领导结构进行重组。
在“*”期间,军队的高级领导由于自身过去的革命历史使他们拥有强烈的正统性,他们在“*”中发挥了决定性的政治作用。从历史上来看,是人民解放军使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合法性,并依靠人民夺取了政权。在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有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它尊重人民和财产,由堪称榜样的官员领导。这也是第一次,士兵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的一员。因为在夺取政权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解放后党的机构中有很多高级官员都出身于军队。人民解放军已经与“*”连在了一起,而“*”对国家的破坏性影响度使得军队形象受损。军队在共和国初期的历次运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只有重返职业化才能使其重整旗鼓并恢复它的合法性。
从此,军队不再被号召去积极参与国内的阶级斗争以及支持国外的世界革命,它被要求远离政治活动。政治曾使它身陷“*”,从此它要全部投身于自身重组和“四个现代化”框架下的国防现代化中去。1982年,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受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第94条),1979年被*的彭真在新一届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道:“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是在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的,这自然包括它对军队的领导”。这个决定是支持人民解放军的,因为它打破了人民解放军一直受*中央军委独自领导的枷锁,将控制权转移给国家。像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军队成为一个简单的机关。*当选为这个国家军事力量机关的主席,同时保留他党的军委主席的职位,使党和国家的决策达到一种和谐。军事领导机构逐渐职业化和专业化,从而使具有相同经历的职业军人保持步调,并试图以更加制度化的方式构思军事政策。
一、中国军事冒险主义:现实主义假说(1)
对西方领导人来说,现在核心问题是对亚洲出现一个在国际社会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国,其军事实力所导致的可能后果进行评估。为了不使之成为美国政府扩张政策的束缚,这个分析应考虑到客观的政治、经济、军事各种因素。现在大多属于新保守党党员或美国右派最保守势力的许多美国观察家,偏执地曲解中国的每个新方针,认为这是中国制度“自然的”挑衅性表现。这种观点自然使中国成为西方战略分析家讨论的焦点,转移了人们对白宫追逐的真实目标的注意力。这样,对美国来说,揭露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努力,并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争霸野心的证据是合乎情理的。许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这个反华诡辩的桥头堡,并在涉及中国“威胁”的概念时模棱两可。2001年1月掌权的布什政府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并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同时否认了比尔·克林顿关于中国是战略伙伴的观点。每年,国会关于中国军事实力的年度报告通过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步伐的渲染,旨在引起美国当局更大的警惕,尤其是渲染中国国防预算持续增加。基于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实际影响,威胁西方社会稳定的*恐怖主义活动的日趋活跃,已经被公众舆论断定为“敌人”。现今中国的崛起实际上成为美国势力“不在场”的证明。这些警告经常被国会议员所采纳,而且布什政府要在使民众对当选者放心的必要性和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之间找到支撑点。这种策略的回旋余地很小,难免发出模棱两可、甚至有时矛盾的宣言。当然,这项政策另外还使美国过于庞大的国防开支合法化,其中的收益维持了几个与华盛顿支配的小组有密切联系的公司的财政。2003年4月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表明,布什政府的政策和与军工有关的工业巨头之间明显沆瀣一气。
如果说美国是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首要推广者,那么它的盟友日本也摇旗呐喊,不甘居后。中日关系在小泉纯一郎首相任期内遭到极大破坏,日本自2004年12月就正式把中国视为其安全的主要威胁。东京方面针对北京的言辞越来越有挑衅性,试图将保守阶层关于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努力合法化,该条款禁止日本拥有真正的军队和进行军事活动。这项方针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了出来,并于1995年获得确认,当时国家防务计划首次将“日本周边地区”纳入日本防卫战略之中。但是,来自日本国内反对重新军国主义化的立场抑制了这种发展,直到小泉纯一郎上台才出现转变。面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日本政权不间断地重申它的忧虑,并在美国的支持下,越来越明确地表明它逐步重建“正常”军事机构的意愿。2005年2月10日,约翰·博尔顿在东京明确指出,日本力求提升它在地区和国际的地位并改变其防卫政策,它不断增长的信心是它正成为一个只对自己的安全感兴趣的正常国家的标志。他补充说:“我们密切关注中国提升其军事能力,尤其是在太平洋的投射能力。”日本甚至在2007年1月9日,自1945年战败后首次重新建立防卫省。现在东京的战略是效仿美国的做法,它包括过度渲染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威胁,同时也对朝鲜的威胁夸大其词,这是基于在与美国沆瀣一气并在美国军事保护伞下,致力于其自身的军国主义进程合法化。近年来日本狂热的民族主义者的推波助澜不仅在掌权的右派中非常明显,而且也体现在对立阶层和人民大众的观点当中,这种推波助澜打破了二战遗留下来的禁忌,并开启了不希望受美国控制的自主防卫机制的重建道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中国军事冒险主义:现实主义假说(2)
与20世纪上半叶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相比,中国的过去没有任何东西表明她具有固有的扩张主义本质,同时也无法表明她现在的军事现代化有助于其扩张。当帝国的舰队在海上远航至非洲沿岸的时代,中国绝对没有任何建立商行或军事基地的企图。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极度衰落时期后,中国终于建立了人民共和国,重新找回了统一和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承载着数以亿计中国人民的希望,并最终摆脱了西方的轻视、日本的奴役和内战的蹂躏。然而,她很快又陷入了30年的意识形态风暴,这重新引发了一场真正的内战——“*”,致使中国处于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组织了唯一的三次境外军事远征(朝鲜战争、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1979年的中越战争),所有这些都注定会缓解苏联和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包围政策的束缚。
1979年2月针对越南的军事行动正处在中美战略关系的重要时刻,而此时越南刚刚推翻红色高棉政权,并占领了柬埔寨。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了外交关系,表明中国明显感觉到在其反对苏联在东南亚影响力扩张的战略方面需要美国的支持。越南1978年6月加入“经互会”后开始彻底倒向莫斯科,这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1991年突然出现的两个重大事件打乱了中国的战略布局:一、二月份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及12月的苏联解体。第一个事件使中国看到美国在军事技术方面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优越地位,并使她感到自己的军事实力与这个日后自己的主要对手之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