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在说,桦甸商业系统各企业和其它行业在城市改革中都在忙于买断的、破产的、股份制的,没有几家来玩的。在这种情况下更显得生意平淡。
眼看挣不到钱,人员在这耗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于是,经研究他们决定放弃继续经营,迅速撤回了桦甸。
左丹从北戴河回来后,错过了在桦甸中考机会,初中就毕业了。父母为让儿子继续读书,和他讲了很多道理,他妈妈又到学校请求领导让左丹重读一年再考高中,将来上大学,左丹接受了。
开学后,左丹被分配到另一个班级重读初三。
没过多久,左丹的情绪低落,不爱言语,总是不开心,父母还以为他学习辛苦呢?他妈跟他谈学习,他什么也不说。这孩子最大个性就是倔强,养成了无论对或错什么也不让说的怪毛病。
于是,他妈找到几个同学打听学校情况,同学说这个班太差了,学习环境不好……
左丹放学回来,他妈想再问个究竟,他哭了,哭得非常伤心,他妈也哭了,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是为啥呢?心里有着深深的愧疚感,思绪万千。老左回到家,妻子把所有的怨恨和火气朝他发了出来。
又过了些日子,左丹正式向父母提出不念的请求。父母听后都非常吃惊。左丹说:“我们班早有不念的了,有的转学了,有的回家了”。他说:“今天到班里一看没人,后来才发现在最后墙角还剩曹忠华一个人在那坐着呢!”于是,他俩最后离开了班级。曹忠华这孩子懂事,很有学习天赋,也落得如此下场。可怜可悲的孩子们啊,从此断送了自己学习生涯。
左丹的爸爸是名干部,妈妈是名教师,对儿子的决定实在不甘心。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深思后,父母还是给儿子讲道理,希望他回心转意。而左丹却说:“你们饶了我吧!反正我就是不想再念了。我保证不给你们找麻烦”。话是这么说,这小小年纪不念书怎么行。将来没文化可怎么办!他又怎么样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去独立生存呢?
这天晚上,老左俩口子怎么也睡不着,经过反思,认识到,孩子不念书究竟怪谁呢?孩子就是孩子,象树苗,怎样长大,靠的不是它自己,需要的是阳光雨露。所以,不能怪孩子,是大人家长的责任,是父母犯了个错误。几经波折,是没有给儿子创造最好的读书环境,是父母关心的少。他妈的眼泪说明是自己责任心受到谴责。如果早把自己的事放一放,多为儿子学习操点心,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乱子。
最值得深省的是,是左丹从上中学起,他的学习成绩老处中游,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就是从那时起,他们忽视了自己儿子处于中间地段这个危险信号。如果他们早意识到,抓一抓,可能就不会有这种结局,这是左丹父母终生遗憾的事情,也是他们一生不想发生的一个悲剧。
左丹父母悔之已晚,最终把孩子不念书的责任都拢到夫妻俩身上。是他们不精心,断送了左丹继续读书的前程。事已至此,夫妻俩只有静下心来从长考虑,从其它途径去培养孩子的发展,宁愿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培养儿子做一个有用的人。
1999年,对老左一家人来说是个不幸的一年。
左丹失去了往日校园里的朋友,有时候也想起他们在一起的欢乐。一个星期天,他高兴的出去了,本想找几个同学到一起玩玩,没想到,不是这个去补习了,就是那个在上课或者不在家,好算到了要好的一个朋友家,敲开门,同学的家长一看是左丹,问他:“干啥来了?”他说:“找同学玩玩。”同学家长满脸不高兴的说:“你不是不念书了吗?我孩子没在家,他还得念书呢,以后别来干扰他了。”
左丹听了同学妈妈的话,眼泪都要出来了,他明知道同学就在家里,反而让同学妈妈一顿责怪,心灵上受到很大打击,自尊心很强的左丹,如同受到巨大的创伤,满脑子一片空白。
在痛苦中他想,我也不是什么坏人,一下子这人怎么都离我远去了呢,他只好以网吧为伍,把电脑当朋友,整天去网吧打游戏,以此来消磨时光。
左丹他母亲回到学校上班,后来申请到校小卖店工作,8月份新学期开始,她就把校内小卖店承包下来,也是为儿子、丈夫以后有个事干。
老左这一年忙着企业转制,到了年末,企业破产了,按上级文件要求和职工共同“买断”下岗了。
老左下岗后,还算想的开,爱人也劝说他不要把下岗的事看的太重,不老不小的,还能有机会干点啥,眼前先到学校小卖店帮着做事,以后再寻找机会去干点自己能干的事。就这样老左放下心事来到妻子身边。
就在那年开春后,左丹向父母提出了要求说:“爸,先给我办个驾驶证吧。”老左跟儿子说:“办个证可以,这是当代青年人必备的一项技能,但有一点,长大后不能指这行吃饭,太辛苦了,只能说花钱培养你有个一技之长。”
左丹听后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二天,老左找熟人就让儿子学开车去了。
到了驾校,左丹如鱼得水。那年,他才17岁,米多的个头跟孩子一样,师傅、师兄都喜欢他,其他班有两个女学员,也称他为师弟
花儿与少年 11
从上驾校后,左丹恢复了往日的欢乐,每天回来都有说的,也有讲不完的故事,师傅怎么样偏爱他,师兄怎样照顾他,师姐还给他买东西吃,总有说不完的话。
在驾校他学的很快,学的很扎实。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最优秀的。他的机灵劲儿是从小养成的。三个月的驾校学习,看得出来他有很大的进步,身体也长结实了。考试前他们训练的各项科目都得满分。如:理论考试、路上行驶等等都非常熟练。
他们毕业考试是到吉林市统一考的。考试那天,师傅让左丹第一个上车的,几个环节左丹就下来了,在场的师傅,师兄和考官都为他娴熟的动作要领而满意。没想到全部考试结束后,按常规不能全班都合格,得有一名补考的,师傅没办法只好把左丹的名报上去了,原因是谁让他最小呢。
左丹有了驾照后,还得找个车练一段,于是,老左就找他从小一起长大的老朋友杨荣,他在石油公司车队当队长,很方便的。
没几天左丹的杨叔就让他随王师傅大油罐车拉油送油去了。王师傅大高个,开的车也大。为方便小徒弟练车,重车时他开,空车时交给左丹开。但麻烦事却很多,当王师傅开车时驾驶员的座椅就得往后靠,当左丹开车时,座椅就得往前推,一天下来总得折腾几回,真是辛苦了王师傅。
这一段时间起早贪黑,不是去吉林拉油,就是往市外、乡下各加油站送油,很辛苦。饿了王师傅买饭师徒共餐,渴了王师傅买水,师徒共饮。
又过了两个月,有一天晚上,左丹回来后对父母说:“我不想练了。”老左问他:“是不是出事了?”他说:“没有。”又问他:“为什么呢?”他说:“太累了。”是啊,这半年儿子是够累的也该歇歇了。
当晚老左给左丹杨叔打电话说明了情况。第二天晚上,左丹他妈做了几道好菜,把两位叔叔请到家来,吃顿团圆饭表示感谢。王师傅为左丹的付出表示满意,说这孩子是个好样的,对他熟练的驾驶技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左丹从不练车时起,先到妈妈的卖店工作。从2000年新学期开始,一家人都来到学校小卖店,汇集在这个遮风挡雨的僻静处,开始了平静的新生活。左丹开始还是挺守摊的,上班来下班走,父母很满意。可好景不长,渐渐地他的事就多了起来。不是帮小朋友开车,就是给人家跑长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朋友们有事没事就到小卖店来玩。还经常在小卖店吃喝,吃饱喝得就走人。同班的吕舟米的大胖子,父母也都下岗了,他和左丹最要好,形影不离一起吃一起住,没事时也不回个家,一顿饭就能吃满满的两二碗。田立志米的大个子,家里条件比较好,可就是不愿在家,跟父母很少有话说,父母问他到哪去了,他就说在左丹家了,他父母原以为左丹是个姑娘孩呢?小朋友在一起给田立志起个外号叫“老太太”,后来老左听了感觉不雅,就让大伙叫他“甜甜”。
张旭民是左丹的中学同学,又是驾校的同期师兄弟,他们来往也很密切。这帮孩子都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从小都走向了社会。谁都不知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