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而我看起来却好像刚刚失去了一个要好的朋友。
※虹※桥※书※吧※BOOK。※
第9节:快乐真的不需要理由吗?(2)
虽然我不是天性乐观的人,但内心深处却知道应该去追寻快乐。11岁时,我会涂上厚厚的一层防晒油,偷偷去姐姐的房间拿本书,好在晒太阳时看两眼。因为我看书速度很慢,所以总是拿最薄的一本。有本书是赫尔曼·黑塞 著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书中讲述了几千年前一个年轻印度人追求悟道的故事,读到一半时我就哭了。在阅读中我认识到其实自己并不孤独:这个星球上还有别人能理解我的追求,能分享我对人间温情和快乐的渴望。这本书促使我走上了探寻之路。
当其他女孩子还在为拉拉队不断排练时,我却在到处听讲座。13岁时,我听了人生中第一个励志演讲,当时的讲演者是著名的励志演讲家金克拉。他在讲台上颇有风度地来回走动,向听众揭示着成功的秘密,他讲述的故事让我像被雷电击中一样激动不已。我认识到成为职业演讲家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立志要做一个职业演讲家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象着自己站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演讲,激励人们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虽然父亲是个牙医,家人也希望我能女承父业,但他们仍然支持了我的梦想。妈妈说:〃如果你确实说得了足够多的话,也应该能养活自己吧。〃
我把书架上以前常看的侦探小说都挪到了一边,把位置让给每一本我能找到的成功励志学书籍。16岁时,我开始整天思索;到了20岁,我已经是一位讲师了。
时光荏苒,我从未动摇过自己的想法。我沉浸在成功的准则之中,尽可能实践它,实现它。在念完MBA以后,我争取到了一份很棒的工作,做到了一个公司的副总裁,负责培训和激励员工。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教给他们每一样自己人生中的研习所得:明确你想要的,感受你所想的,克服障碍,达到目标。
从那时起,我继续作为培训师,为《财富》杂志500强企业培训成功准则。我的职位变得越来越高,薪水也越来越丰厚;但是我并不完全快乐。我知道我还缺乏某种东西,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
当时我还以为是自己职业的原因。于是我不再举办成功研讨会了,而是转向专门为女性讲授自尊课程。这方面的顶级专家杰克·坎菲尔成为我的导师,几年之后他写出了超级畅销书《心灵鸡汤》。没过多久,我就每天为两三百名女性听众授课了。有时候课程排得满,上午我还在一个城市给700位听众讲课,讲课结束之后又要马不停蹄地驱车3小时赶赴下一个城市,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持续,让人感到精疲力竭,但也让人兴奋。我喜欢站在听众面前,看她们脸上逐渐地被一种光芒所照亮。只是我觉得还不够,我需要和更多的人接触。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0节:快乐真的不需要理由吗?(3)
接下来我休息了一段时间,想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频繁的出差让我感到身心疲惫,于是我申请拿出7天时间给自己爱说的嘴巴静养一下,这一举动对于我这样爱说话的人真是个挑战。休假的第四天,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束灵光,一个标题蹦了出来:《给女人的心灵鸡汤》。那时,《心灵鸡汤》只出版了一本,我知道这个观点肯定会在市场上赢得青睐。我太兴奋了!我已经感受到了职业使命的召唤,唯一的问题是我还得保持3天的沉默!当休整的最后1分钟到来时,我跑向最近的一个投币电话,打给杰克·坎菲尔。1年半后,《给女人的心灵鸡汤》成为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我一口气写了后面的5本《心灵鸡汤……心灵篇》丛书,总销量超过了1 300万本。
我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中,给庞大的听众群演讲,享受着女王一般的礼遇,过上了成功人士的优越生活。有一次会议,他们派一辆加长的豪华房车把我接走,去为8 000人演讲。整整3天的会议,有几千位女性排着长长的队绕会议中心一周,等候我给她们买的书签名。按摩师每过1小时就得抓住我的手按摩一会儿,许多排队签名的女性告诉我,我的书改变了甚至拯救了她们的生活。我也被她们的故事深深打动,觉得能够帮助别人做出积极改变是让人高兴,可每当晚上我回到酒店房间,倒在床上时,却感觉自己被抽干了,感到莫名的虚弱和无力。
是因为我的人生到了巅峰吗?不是,但我已经自我膨胀了,担心、压力、抱怨,我和每个人一样,都有心烦意乱的时候。在职业道路上,每一点进步都曾让我感到兴奋不已,但是这种兴奋感持续不了多久。我为职业所得感到快乐,但这并非真正的快乐。
电视上经常有这种名人名利双收后,反而泪眼婆娑大吐苦水的情景。以前看到时,我还对自己说,如果我是那些名人,我都要高兴地飘起来了。但是,当我开始尝到这种生活的滋味时,一直渴望的快乐却没有如期而至。我见了很多名人,他们大多也不快乐。
可能问题并非我的职业,而是我的爱情生活。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找到真正的爱人,那么我就会快乐了。我拿出追求职业目标时候的干劲,应对这个挑战。我积极地约会,有几次关系发展不错,可是他们都还不是我想托付终生的那种。一个周末,我参加了一个在纽约州北部的休闲中心举办的研讨会。在那里的停车场上,我和我现在的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在我们互相致意之前,他就挽着我跳起了华尔兹,他的风度深深打动了我,我的白马王子终于出现了。和大多数浪漫故事一样,我们结了婚,买了一处可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11节:快乐真的不需要理由吗?(4)
最后,我拥有了梦想中的生活:房子、爱人、事业,还有很棒的朋友。(唯一缺点是我没有哈莉·贝瑞那样的好身材,可是又有多少人有那么好的身材呢?)即使这样我仍无法摆脱对现状的不满,这种想法不断涌现,吞噬着我的心灵。
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不管怎样我都快乐不起来。
更可怕的是我仍然感到空虚。其实我有很多理由去感到幸福,可我却一点也做不到。
当时,我相信快乐来自于争取到想要拥有的东西,以及实现目标所经历的成功过程。但事实却告诉我,或许快乐并不需要这些我想象的理由,快乐,也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理由。
这个发现促使我专注于快乐不需要理由的研究,并把发现的法则应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之中。结果,我的快乐水平大大提高了。我感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我发现自己整天哼着歌,愉悦地欣赏着周围的人们。5年前,朋友们开始叫我〃快乐的小兔子〃,我知道我真的进步了。这种心灵震撼就好像拿了诺贝尔奖一样。
在我的发现之中,有一条很突出。(阅读本书,你就可以知道这条突出的发现是什么了。)它彻底改变了我通往快乐的方法,解释了为什么多年来我没有领悟真正的快乐。
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快乐呢?
如果你和我坐在路边咖啡店一起喝茶,我问你:〃你快乐吗?〃你的回答是什么呢?
可能很少人会说〃我百分之百快乐〃。是啊,这样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回答:〃有时候快乐。〃
但是我敢打赌,不管赌面包圈还是赌一大笔钱,至少半数的人会说:〃不,我不是真的快乐。〃
有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够享受生活、感到快乐,有的人则不管多么努力寻找,都找不到快乐。我们大多数人则处在这两者之间。
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我在引言里提到的快乐起点。研究发现,不管你的生活中发生什么,你都会倾向于回到一个固定的快乐水准。就像体重一样,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但基本上会保持一个固定的水平。你的快乐水准也有自己的水平线。
快乐只与起点有关
有很多人认为中奖是通往神奇快乐王国的门票。实际上,有一个著名的研究跟踪那些中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