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为人民币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亿元。
苏宁电器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攀升,这为再融资【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再融资”】有个好价格打下了基础,因为再融资的价格是参考公司的股价制定的。
2006年6月20日,苏宁电器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定向增发)【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定向增发”】人民币普通股25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元,每股发行价高达人民币元,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亿元。
2008年5月16日,苏宁电器又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定向增发)人民币普通股54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元,股款以人民币缴足,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亿元。三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4亿元、12亿元、24亿元,合计超过40亿元,每次募集资金都翻1…2倍。
苏宁电器张近东:再融资的秘诀(3)
如果苏宁电器IPO时将所有股份全部卖光,募集资金也不会到16亿元。苏宁电器2006年非公开发行2500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比例是多少?才!让出了就又募集了12亿元。为什么出让这么少的股本就能募集到这么多的资金呢?其中的秘诀在于公司不断地用资本公积金转增的方式增加股本,转增后再巧妙利用“填权效应”复原股价。股本增加了,发行同样数量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就少了,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权的稀释作用就减弱了。【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资本公积金”、“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苏宁电器于2004年7月2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时,公司股份总数为9316万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近东直接及通过持有江苏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集团)持有苏宁电器的股份约为。2005年5月22日,公司召开200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0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根据决议,公司以2004年末总股本93;160;000 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10 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9316万股增加至18632万股。张近东的控股比例不变。
苏宁电器第一次除权(2005年6月3日)
但随后的股权分置改革【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股权分置改革”】又稀释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张近东的股权。2005年8月4日,苏宁电器召开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根据方案,公司非流通股【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非流通股”】股东为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向流通股【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付股,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总数为1250万股。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不变,但张近东的股权(含间接持股,下同)降低为。
2005年9月29日,苏宁电器召开200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05年度中期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根据决议,公司以2005年6月30日的总股本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亿股增加至亿股。
苏宁电器第二次除权(2005年10月17日)
2006年非公开发行2500万股后,苏宁电器的总股本增加到股,250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此时,张近东的股权比例约为34%,才降低了个百分点。
苏宁电器找到了这个秘诀之后,2006年9月13日,苏宁电器召开200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中期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根据决议,公司以2006年6月30日总股本亿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亿股增加至亿股。张近东的股权比例仍约为34%。
苏宁电器第三次除权(2006年9月21日)
2007年3月30日,公司召开2006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根据决议,公司以2006年12月31日总股本亿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亿股增加至亿股。
苏宁电器张近东:再融资的秘诀(4)
苏宁电器第四次除权(2007年4月6日)
2008年苏宁电器非公开发行5400万股后,公司总股本增加到亿股,540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张近东的持股比例约为。也就是说,苏宁电器只出让了的股份,张近东的股份才下降个百分点,就募集到了24亿资金。
尝足甜头的苏宁电器于2008年9月16日又召开2008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08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根据决议,公司以2008年6月30日总股本亿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10 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亿增加至亿股。截至2008年底,张近东的持股比例仍约为。
苏宁电器第五次除权(2008年9月26日)
2009年6月19日,苏宁电器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0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本次发行数量上限为2亿股,占发行完成后公司股本总额的。由于张近东认为自己的持股比例有点低,因此,拟拟现金亿元亿元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截至笔者完稿时2009年7月,该非公开发行还未实施完毕。
评鉴
张近东的资本秘诀就在于:苏宁电器不断地用资本金转增的方式增加股本,转增后再巧妙利用“填权效应”【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填权效应”】复原股价。下图中比较陡峭的“下跌”就是资本金转增股本后的除权【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除权”】。第一次除权前,股价在六七十元左右,除权后,经过一段时间,在2006年中,股价又回到了60元左右的高位;2007年再转增股本后除权,股价再回到60元左右的高位;然后是再转增股本后除权……用资本金转增的方式增加股本,股本增加了,发行同样数量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就少了,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权的稀释作用就减弱了。这就是苏宁电器的“资本秘密”。
笔者在这里“揭露”了苏宁电器的“资本秘密”,不知道今后苏宁电器还会不会将这样的“大比例转赠股本——再融资——大比例转赠股本——再融资……”资本游戏玩下去。
苏宁电器历史以来的股价(截止到2009…7…14)
其实,支撑苏宁如此良性循环的是公司的业绩和资本市场在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牛市、熊市”】
苏宁电器主要财务指标(单位:亿元)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营业收入 402
净利润
净资产
苏宁电器财务指标增长
就公司的财务指标来看,营业收入以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净利润也是几乎一年增长一倍。当然,除了公司自身业绩好之外,也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苏宁电器2004年上市,第二年就遇上了股权分置改革,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第三年就遇上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股票供不应求,此时资本金转增股本和增发,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当然,也和张近东对资本市场的悟性,和中介机构的协助分不开。
因此,可以说,苏宁电器资本运作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苏宁刚上市时,张近东坦言:“对资本市场的运作及结果,我不太懂。”可是,谁曾想到,上市后的张近东,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及其运作,竟能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
国美电器黄光裕:上市与套现的财技(1)
【资本密码】借壳上市与配售套现。黄光裕在国美电器身上共计套现约100多亿人民币。套现的方式主要为“配售旧股”,这是国内证券市场没有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这6次配售,配售价格一次比一次高,这其实是和国美的业绩相挂钩的。如果说,刚开始还有人怀疑黄光裕的资本运作水平的话,那么,随着黄光裕一而再、再而三地荣登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的首位,没有人再怀疑这位没念完高中的企业家的财技了。一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