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是剥削企业的人》 前言
为什么企业的账面上有高收入却没有高利润?为什么企业的人手众多而效益很差?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亏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本书给出的回答是:所有发展不利的企业必定有若干个剥削企业的人!
谁是剥削企业的人?谁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人?谁是降低企业利润的人?谁是增加企业成本的人?
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而且在一开始就要搞清楚,否则企业一定会出现诸如上述的问题。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曾作过一个统计,在一个三人组成的团队里面,有一个是创造价值的,是优秀的;有一个是没有创造价值的,是平庸的;还有一个是创造负价值的,是拖累企业的。三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没用的,甚至有一个是有害的,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所有亏损的企业中,一定存在着若干个在剥削企业的员工,他们所贡献的价值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是负值,企业的增长与盈利不得不为这些人埋单,试问,如何能不亏损?
企业必须把剥削企业的人揪出来,同时,企业的每一个人也应当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度、观念、方法、技巧等等。
企业和员工不应该是利益共同体的对立面,如何建立和谐共赢的劳资关系是老板与员工共同考虑的问题。在危机困难时期,老板和员工更应该互相理解支持,携手共赢。
要使员工和老板进行密切合作,关键问题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如果员工和老板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工作效率、贡献更多价值上,那么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利润增多了,不仅员工可以多拿工资,而且老板也可以多拿利润,整个蛋糕做大了,自然可以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富裕”。
明智的员工不应该把企业和自己看成是对立的,应该把老板视为自己的伙伴,以合作为基础,以双赢为目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一起把蛋糕做大!
致力于把蛋糕做大的人一定是企业最不可替代的人,他们一定会做最正确的事情而不必老板交代;他们一定会拥有最核心的竞争力,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他们一定是公司的问题解决专家,没有任何逃避的借口,只有不断涌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一定会以企业发展为己任,时刻为企业着想,节俭而高效;他们一定没有推诿和懈怠,在任何任务面前只有真正的执行和到位的落实;他们没有浮躁的工作作风,只会用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用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
《谁是剥削企业的人》 目录
第一章 谁是真正剥削企业的人
从员工与企业的本质关系谈起002
三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没用的003
一个人的成本到底有多大004
你的工资从哪里来?006
裁员是怎么造成的?008
员工与企业关系的精神革命——为什么不把蛋糕做大?010
企业是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013
要做拉动者,别做剥削者014
第二章 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
老板该反思:一招不慎满盘皆输018
管理者该反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019
员工该反思:你是否是企业的负债021
工作的无效造成企业资源的无限消耗023
工作的无序是恶性循环的根源025
浪费时间是最常见的剥削027
胜任是最基本的要求030
第三章 做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贡献了多少
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036
让工作的结果超出报酬038
接受了任务就等于做出承诺041
忙,就要忙到点子上044
做好了,才叫做了047
一开始就想好如何去做050
聪明工作比努力工作更重要052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055
做表面工作等于欺骗自己057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
自己的发展方向要以企业发展为坐标062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业064
轻视工作将让你一无所有071
将自我实现与企业利益达成一致075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078
心怀感恩之心081
为公司赚钱就是为自己赚钱083
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085
和老板分享你的想法086
第五章 不找借口找方法,不换脑袋就换人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090
难度决定高度093
工作标准没有上限096
成为问题的解决专家099
失败是一笔可贵的财富101
方法总比问题多104
问题到此为止106
不要忘了勤奋108
要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111
第六章 节约的都是利润,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降低成本是增加效益的最有效方法116
微利时代,节约先行118
节约是企业与员工的双赢120
把节约意识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122
公私分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124
帮公司节约,为自己谋利126
浪费就是一种剥削128
第七章 真正的执行,到位的落实
不找借口,完美执行132
责任胜于能力134
工作无小事137
尽心尽力,尽善尽美140
服从是第一执行力143
主动工作,自发作为145
点燃激情之火148
拖延的结果就是平庸152
争做最优秀的员工156
第八章 用业绩说明你的能力,用工作证明你的价值
一切以业绩为航标162
靠业绩赢得一席之地165
学位不等于地位168
多点业绩,多次机会171
业绩才是硬道理173
为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工作175
第一章 谁是真正剥削企业的人(1)
从员工与企业的本质关系谈起
每每谈起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时,总会首先想到《资本论》中的经典理论——剩余价值,从著作中我们总是会得到理论上的支持,其实不妨把它变得简单一些。
无论你认为你所在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是家?是舞台?是“剥削”你剩余价值的地方?你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快乐的?残酷的?又或者是忧郁的?
其实,工作就是份生意,员工与企业本质上是商业交换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列举来得到这样的结论:
企业提供:平台、资源、设备、资金、培训、指导、工资、奖金等一系列你所需要的工作条件以及工作报酬;
你提供:通过你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你的知识和技巧,达成工作的目的,提供工作的结果,贡献工作的价值。
不论你是否愿意,你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裸的商业关系,或者叫做利益交换关系,更直接一点可以说是买卖关系。企业付给你工资或薪酬,你提供相应的工作结果,贡献相应的工作价值。
请记住,企业购买的是最后的工作结果,需要的是工作价值,而不是你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无法计量的,当然是不能作为交换筹码的。只有工作的结果才能创造并体现价值,才能作为你交换的资本。
千万不要认为只要上班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领工资,这种观念大大地扭曲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工作本身是不能作为交换工资的筹码的,工作的结果、贡献的价值才可以交换工资。就像睡觉一样,关了灯、躺在床上没有价值,这从睡眠角度来说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益处,睡着了、有质量的睡眠才有价值。关了灯、躺在床上但睡不着叫什么?叫失眠。失眠本身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还是一种病。
如果我们只是上班下班,没有贡献价值,甚至在贡献负价值,那么就是在关着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处于失眠状态,这是健康的杀手。所有亏损的企业或是倒退的企业,一定有一群人处于这种失眠状态。
三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没用的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曾作过一个统计,在一个三人组成的团队里面,有一个是创造价值的,是优秀的;有一个是没有创造价值的,是平庸的;还有一个是创造负价值的,是拖累企业的。三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没用的,甚至有一个是有害的,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现实的确是如此的残酷,我们也不必急于对号入座,每一个人都应该想想,是不是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内所做的全部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所有亏损的企业,一定存在着若干个在剥削企业的员工,他们所贡献的价值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是负值,企业的增长与盈利不得不为这些人埋单,试问,如何能不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