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就是“站在经营者、董事长的立场考虑和判断事情,”这一点和之前提到的“为了取得公司各位同仁的信赖与支持,下达适当的判断与指示是必要的条件。”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为了下达正确的判断,必须掌握世界的形势或是公司的方针才行。达成眼前的工作或是当下的课题当然很重要,但这样还是不够的,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站在经营者的立场,应该努力了解公司的方针,也就是借口“经营理念”来修正眼前所做的的判断,是否有任何错误或偏差。
但是,是不是单纯站在和经营者同样的角度看事情就可以了呢?当然不行。
因为三十岁的人为主的中层干部们,他们的立场相当难为,这话怎么说呢?因为一个经营者站在经营者的观点,下达整个公司的计划、方针、命令就可以了;但是接受这些东西,实际在工作岗位上寻求各位员工的协助、执行实际做法的,都是这些中层干部,如果光是单纯的从上司那里接受指示,直接传达给下属的话,这样你就没有完全尽到应尽的责任。
如果上司的指示非常暖味不明,你就需要将之明确化、具体化地传达给下属才行;如果太过抽象或是广泛,你就得先将之抽丝剥茧才行。
如果属下的能力不足的话,你就一定要加以指导协助他们完成。如果他们士气低落,你就必须用一些方法让他们士气高昂。
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的话,那公司也不需要中层干部了。实际上,如果中层干部只是单纯地传达上层管理者的命令,那么这种中层干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我们在这时提出的内容,就是管理———management,特别是中层管理者的management的重要。如果你能理解这些并加以实践的话,那么你就可能当个称职的管理者;如果做不到的话,可能会被认是不尽责的管理者,所以我们在这里下个结论:“指导下属”是以三十岁的人为主的中间管理阶层的重要课题。
三明治族
所谓的“指导下属”有人可能会认为,大概通过业务流程的指导、让他们学得技术的knowhow等等,但是这只是指导部下的第一部分而已。
还有些人人为,整合公司里面员工的意见才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并且向上层要求改善工作环境、设备、劳动条件等等。但是这原本并且是管理者的使命和角色。
所谓的管理者是经营的代理者。
所以要求改善劳动的工作环境,基本上是工会的工作。如果公司没有类似工会的组织,也应该由公司员工个人提出。
三十岁的企业人,不管喜不喜欢,都被迫必须与公司保持在一种角力关系。所以要保持两种力量的平衡,就必须先图自我的确立。在这同时,或多或少,可能也会必须担任劳资双方中间的协助角色,但是一旦成了管理者,就一定得成为公司那一方的利益代表,希望各位对这一点有所自觉。当然,因为大家都是平凡人,所以站在公司员工的立场,替他们着想这也是必要的,所以考虑到这一点,有些公司倾向采取取得员工共识的方法。
不管怎么说,从三十岁以后,“如果站在公司、上司那边,就不能站公司其他员工这一方”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阵子。或许会因人而异持续到退休为止。
而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处理才好,首先应该先做好心理的健康管理。
管理者的基本原则,就是身为公司经营的代理者,为了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应该要抓住公司员工的力量、想法、心情。“要如何发挥这个团队的力量”应该以这个原则为中心去指导部下,并且寻求部下的协助,进而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这样也才能将自己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在不管你是不是中层管理者,或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先姑且不论,但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你的工作一定会转变为在公司与员工之间角力。到时候的你是否能胜任,就看你是否能通过这里所说的试练———理解方针和指导部下。
〈五〉积极引导下属
如何指导下属上轨道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指导下属包含很多要素。
前提就是“清楚掌握工作状况”;指导工作的要领也很重要,但是不管再怎么留意,工作的分配或是流程有问题的话,团队就不能展现好的成果。
还有指导这一方,如果只是一个人抱着工作不放,最终部下还是没办法熟悉工作内容。如果没有实际给下属尝试的机会,他们永远也无法掌握业务状况。
一般来说,上司会抱着很多工作的,大概都是因为以下原因所造成的:
紧急的工作太多,让新进人员处理的话可能来不及。
想教导下属,但下属的领悟力太差。
无法忍受新进员工错误百出的工作表现。
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指导下属这一环,一直无法进行得很顺利,导致只有公司一部分的人抱着一大堆工作。如果不将工作转移到下属,给他们某种程度的工作量,就会产生以下的障碍;
管理者或领导人不在的时候,对于公司以外的咨询,会完全无法应对。
不了解工作内容,员工就不会有归属感和参与意识。
不给新人或新进人员尝试新的工作机会,会妨碍他们自我潜能的开发。
工作的技能完全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降低了公司整个团队的应对柔软度。
工作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工作的品质可能跟着降低。和公司的实力降低,要恢复原本实力的话,又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管理者、领导者如果太专注于实力的工作,会疏忽原本的管理工作,使流程停滞不前。
克服不适应的关键问题
如何突破前述状况,使部下的工作能顺利并迅速上轨道呢?以下是几点方法:
1。将工作内容简单化(第一步就是“整理、整顿”和“活用便条纸”)。
2。空出时间,指导部下,并给初学者一些他们干得了的工作。
3。将工作和人分类,依照难易度、经历、性格等等分配工作。
以下再就几个要点做说明。
(1)将工作内容简单化
公司的老手将工作揽在手上,工作的流程、使用的文件、甚至道具等等都只有自己才知道,将使其他人完全不清楚工作内容,即使只是稍具难度的工作,也会变得像是无字天书一样的困难。
但是仔细一问,非得要老手才能完成的工作,充其量也只是他们手上所有工作的一小部分。本来,初学者或是新职员也能完成的工作,因为公司的老手紧抓着不放,所以使这些工作对新职员来说,变得难以理解。所以,指导工作的时候,教的这一方要将自己手上的工作内容,尽量的明确化。
(2)要做到这一点就从“整理、整顿”开始:
不管是谁,都能知道档案或是东西的位置,并且随时随地拿到自己想要的档案或东西(但是秘密要案、贵重物品和人事考核资料除外)。例如在资料上面标上标题或是分类、每个用具都加以编码保管等等。有时候,也可以加上插图,用图解的方式可能更简洁易懂。
下一个就是“活用便条纸”。便条纸一般来说,在部分动用在电话联络、留言的传达上面,但是也可以应用在这上面:
用在说明初步的工作上。这时候,也可以用图解、照片让人易于理解。只是便条纸如果就是这样排着,可能会被丢掉,所以在说明或是教育完毕之后,要归档保管比较好。
如果做到这一点,下次在进行同样的指导、教学课程的时候,又能派上用场了。如果能依照这些原则一步步指导部下前进,指导者这方应该也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六〉合理安排时间
创造时间
我们前面所说的,“指导部下”这一环要上轨道的突破点的第一件,就是整理、整顿和便条纸的活用,我们在这里针对前一节第二点进一步做解说。
空出时间,指导部下,并给初学者一些他们干得了的工作。
如果很忙,就没有时间指导部下;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没有空让初学者一次又一次尝试错误的机会,到最后还是得公司的识途老马出手才行,无法培育出优秀的下属的公司,常有这种通病出现。
所以要指导部下,首先,指导者要抽出时间,这点是很必要的。我们这里再介绍几个秘诀。
创造时间的六个秘诀
(A)加紧速度
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须多做解释。只是如果太过勉强自己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