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学、朋友,对自己进行评价,把他们的评价综合起来进行考虑,会帮助我们对自我进行更客观的分析。)
学生随机回答
学生1:我自己的梦想,第一是,我自己挣钱买自己喜欢的汽车宝马745,二是用我自己赚的钱在北京SOHO现代城买一栋属于自己的楼,第三是娶到我最心爱的人。
学生2:现在大四了,马上面临就业找工作的问题,现在就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我最现实的梦想,就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安定的工作。
学生3:我最想去的用人单位,当然是一些外资企业吧,我觉得在那里发展潜力比较大。
学生4:对于我自己来说,因为学市场营销,我觉得个人的专业能力,即销售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其实,只要我喜欢的东西,只要肯钻研,都会有不错的结果吧。
学生5:我的优点就是上进,对朋友也很真诚。缺点就是,比较懒惰,还有点轻浮。
学生6:我的优点应该就是喜欢看书吧,缺点就是太贪玩。
学生7:我大多数朋友都感觉我比较讲义气,但是他们也说我比较傻,脑筋比较直,不太会转弯,喜欢钻牛角尖。
学生的困惑
困惑1:目标缺失。大学生们可以高谈自己想住豪华的别墅,开豪华的跑车,想一夜成为百万富翁,但这仅仅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尔·盖茨曾忠告过大学生,不要幻想大学一毕业就成为百万富翁——他们对于四年之后自己能进入哪一家企业,可以被哪一类用人单位聘用,这一“中短期”目标其实都欠缺考虑。
困惑2:知“错”难改。在大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一位同学说,他最讨厌自己的缺点是懒惰。懒惰,是当前大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大学生的懒惰,使得他们自己懒于去思考自己的缺点,懒于去改变自己的懒惰。因此,在大学里,往往是勤奋的人,才可能得到知识、能力、经验的稳步积累、提升,而一些经常去游玩,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就可能在这方面与其他同学产生非常明显的差距。同样一所大学,同样一个专业,当初起点相同的同学,会由此分出高下,这就看你怎样利用大学时间,怎样在大学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本章解决的问题
◎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寻找自己与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差距
◎规划提高学业水平的路径
◎规划人格完善路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谁是你的第一个合作者(1)
选择你想从事的五个职业
任何一个自主创业的“个人企业”在走向社会的时候,都要寻找社会合作者,这个合作者要么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要么为我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职位,让我们在这一职位上,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那么,在走向社会时,我们的第一个合作者将是谁呢?换句话说,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想从事的第一份理想工作是什么?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步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问自己,甚至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从小就问自己这个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说到了要寻找职业的时候,才开始想哪一家用人单位会要我,而是应该在学业规划的过程中,就设想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朝什么职业方向发展。
给大家一条建议,就是在开始大学学习的时候,选择五个自己今后想从事、能从事、环境允许从事的职业。将这些职业,作为自己学业规划的目标。
为什么要想从事、能从事、环境允许从事呢?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想从事的,不一定是自己有能力从事的,自己有能力从事的不一定是环境允许从事的。这三者是互相约束的。
你想从事什么职业?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想从事的职业是不一样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长,随着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改变,很多同学对未来职业的设计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小时候可能很崇拜科学家,那时候就想,长大后要做科学家。甚至有的同学非常崇拜解放军,于是希望长大后参军成为一名伟大的战士。还有的同学,非常羡慕宇航员,希望今后能遨游天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实在,就会把那些很虚幻的梦想,逐渐现实为一个具体的可实现的职业。
选择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与个性有关。我们要问自己,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性格是什么?一直以来,有很多专家在研究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有一些专家认为,一定的性格适合从事一定的职业。如果你的性格不适合从事这样的职业,就有可能影响到你职业发展的持续性。我们可以根据一些个性测试软件,来测试自己的职业发展倾向。当然,测试结果并不能就作为你选择职业的依据,它只是你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参考。
每个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都应该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也并不是仅仅依靠个性测试结果就可以决定的,即便个性测试结果充分反映了你的职业倾向性,你的职业发展选择还是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因此,个性测试,只能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参考,而不能把个性测试的结果看得太重,以至于推翻自己原来对自我的认识,或者不顾现实能力与现实环境,一味去实践个性测试结果。
我们可以把个性测试结果,当作周围朋友的建议,这一建议很重要,但是它必须与个人对自我的评价、自身的能力、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个性测试就如我们的朋友,当我们准备去从事某一职业,有的朋友会说,你从事这一职业非常好,而另外的朋友会说,你从事这一职业很不好。为什么呢?他们的建议可能都是正确的,认为从事这个职业好的朋友,他可能看到这一职业与你的优势相匹配的一面;而认为从事这个职业不好的朋友,他看到的是这个职业对你的未来发展不好的一面。他们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现在很多个性测试软件,由于开发的研究人员出发点不一样,设置的参数不一样,考量的指标体系不一样,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可能同一个人,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测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不要一味相信测试,但是也不要轻视测试,把他当作一个朋友,多听一些朋友的意见,综合起来总会得到最优的方案。
谁是你的第一个合作者(2)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个性测试更有现实的“参考”意义。受当今教育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征,因此,借助一些专家的咨询,借助一些软件的测试,会对他们把握自己的个性,选择自己的未来,提供有力的参考。
你能从事什么?想从事和能从事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梦想很大,但是实际的能力可能不足以支撑我们去实现梦想,也就是说,能力将影响梦想的实现,能力越强,实现梦想的可能性越大,而能力不足,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就小。
有两个概念,值得大学生关注。一是能力半径,二是能力拓展。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能力半径”就越大,这一能力半径所形成的能力圆周,其周长就越长,所触及的社会面就更宽,他的职业选择范围就越广。而能力拓展指的是,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由于学习积累不同,将具备不同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力半径将不断增大。因此,一个人能从事什么职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对于未来能从事什么职业,要依据现有能力,并分析自己潜在能力拓展空间,进行预测。而一旦确定未来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其对应的能力要求与自己现实能力之间的距离,就是自己在未来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拓展的。确立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目标,必须以现实能力以及发展潜力为基础,否则确立的目标,有可能太高,也可能太低。太高会导致无论如何努力目标均难达到,而使自己失去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太低会导致目标轻松即可达到,这不利于潜能的发挥。而为了使目标能更符合自己的能力(现有的和潜在的)状况,大学生有必要制订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这样可以在能力拓展过程中,对目标进行适时和适当的调整。
必须注意的是,大学生的能力拓展,一定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