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而优则商-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是,我们两个人准备合伙开一家国际咨询公司。〃   

  〃来个双CEO?哈哈!〃老师有点善意地取笑他。   

  〃还没有想好,我想让她当董事长。她好像比我思维更严谨一些。〃   

  〃她比你这个念法律的思维更严谨?〃   

  〃可能您不认识她,她只比我大八岁,可是已经是博士二年级了。她很有经验,曾经在一家国际战略咨询公司干过三年。〃   

  〃好啊好啊,你这是以人为本嘛!〃   

  〃可是,人们有偏见,说女博士什么什么的,我也有不少压力。〃   

  〃她有没有压力?〃   

  〃她倒是一点也没有。她说,只有那些胆小鬼才不敢大胆用人,非得找比自己差的。所以武大郎开夫妻店的多!〃   

  〃就是嘛,女人比男人强,男人才能无为而治呢!〃   

  〃那么,老师您是赞成我的选择咯?〃   

  〃那还用说,我举双手赞成。在家里我也都是你师母说了算,她很能干,我大事小事都要向她请示一下……〃说到这里,教授好像说漏了嘴,不好意思地笑笑。   

  其实,甄何法也早有听到传闻,今天终于得到老师亲口承认。   

  〃老师,您说,管理企业和管理家庭是不是一样的。〃   

  〃差不多吧,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也是这个意思嘛!〃   

  〃不过,我的女朋友不想要孩子。〃   

  〃啊?这个……〃   

  〃怎么啦,老师?〃         

。←虹←桥书←吧←  

第7节:第二章 学而优则商(2)         

  〃没什么,我想本来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有瓶颈的……不过,说不定这样更好,你们要想办法去培养人才。〃   

  〃陈教授也这么说。不过……〃   

  〃怎么啦?〃   

  〃陈教授说,人们恋爱的时候都处于白痴逻辑的状态。〃   

  〃白痴逻辑?〃   

  〃就是缺乏判断力。〃   

  〃他有说怎么办么?〃   

  〃他也没有说怎么办。他说,要是以为结婚之后就可以改变对方,甚至要真的行动起来改变对方,那绝对是错误的决策,因为对方不可能被改变。〃   

  教授陷入了沉思。   

  〃老师,您说企业里面的员工也不能改变吗?〃   

  〃嗯?哦,企业里面情况要好一些,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手段什么的。〃   

  〃但是人的本性还是很难改变的,对吗?〃   

  〃本性和性格都是很难改变的。〃   

  有一句广告词说,浪费头脑是可怕的!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古代贤哲普遍重视用人的方法和人才培养的方法。不过,无论是〃因材施教〃、〃姜太公钓鱼〃、张良的故事还是三顾茅庐的实践;无论是儒家教育理念、隋唐以后的科举制还是近代的教育改革,以往所关注的主要是人才以及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而并没有把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上。〃以人为本〃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根本要求,而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企业要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培养体系,让员工普遍达到高标准、高绩效、高工资,以最终实现包括老板和员工在内的〃学而优〃,并实现〃极高明〃的企业管理的新境界。   

  【方法精义】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①   

  以高标准达到极高明,以德才兼备的高标准达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的道的境界,是作为境界和方法的〃学而优〃的本意。为了达到〃学而优〃的目的,企业应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在孔子那里,弟子的〃学而优〃是他自己动手教的;而企业也应该考虑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学而优包含着德才两方面的要求。儒家所谓的〃学而优〃,并不只是说有知识,更是指的在行为上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达到君子的境界。它教人〃学而优则仕〃,是说,学完了就要去为老百姓办事情。就今天的企业职业人来说,〃学而优则商〃,是说通过经营企业,照样经世济民。企业里的〃学而优〃,不只是要求老板的〃优〃,更要求员工的〃优〃;就是说,这里的〃学而优〃意思是要求人人都要以〃极高明〃的境界为目标。   

  本方法的精义在于,高标准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应用分析】   

  举例来说,企业人力资源标准上的〃三高〃即高绩效、高标准、高工资就体现了学而优的中道。在人力资源问题上,我们经常看到企业界人力资源的两极分化,或者越来越优秀,或者越来越低迷。在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现象:越是坚持〃三高〃的好企业,越是注重员工能力的培养,企业的业绩也越好,也越是能吸引到优秀的员工;越是缺乏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人才开发,员工越来越消极,状态越来越低迷,其他较差的员工就不愿意受到高标准的约束,越是会跑到差的企业去,该企业的业绩也就越差。这样就造成了差的企业更差,好的企业更好。   

  当然,〃三高〃要求企业高层特别是一把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和培养员工的领导能力上。假如员工的素质普遍较差,企业就没有办法解决经营管理上的同步化高标准问题,整体上无法实现能力与业务的中道的对应,导致企业发展的失衡。   

  【问题聚焦】   

  一般说来,企业比较突出的人力资源问题包括员工的职业化问题、团队悖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从老板到员工的〃学而优〃。而这一要求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虽然〃以人为本〃已成为时髦的口号,但不少企业并没有深入领会以人为本的意蕴。而当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领悟出人的重要性时,市场对人才的竞争已达到炽热的程度了。对于缺乏准备的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急迫的课题。企业需要制定完整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的战略是既要挖掘现有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的潜力,同时又要保障人力的可持续的供给及其质量的提高。当然,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是一回事,能否深刻理解人力资源的本质和把握开发人力资源的方法又是一回事。许多企业仍把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只当作档案管理或是救火队式的后勤事务,并没有对团队文化有根本的认识,也不清楚应该如何组建团队,更没有实质性地经营人力资源。   

  总之,新中道的理念与方法有助于企业中的一些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本章主要围绕人力资源哲学展开讨论。具体说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问题涉及到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本质认识、职业化、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等各个方面。   

  【专题】   

  通过对于人力资源的本质再认识,思考怎样做到企业全员的学而优,怎样做到建立卓越的团队,探讨解决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方法,是本专题研究的重点。   

  ◎ 人力资源的新理念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可再生性的资源。当然,其前提是人能够发挥出创造性,并且是通过团队的方式来发挥其创造性。   

  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理解人力资源,就可以看到,人力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物质要素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其一,人作为一种资源,不应当被看成只是一种纯粹的资源,而是首先要作为人来看待。也就是说,必须尊重人。必须基于对人的人权的意识以及人文的关怀的态度,才可以更好地确立人力资源的地位。其二,人力虽然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对于组织而言,人力既是成本,也是资源,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这种理念改变了只把劳动力作为成本的概念,而把劳动力视为一种珍贵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其三,人力资源与其他物质资源不同,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它不是一次性使用的资源,可以通过学习、组织的方式,提高它作为资源的可利用率,从而远远超出第一次作为资源使用时的内涵。就是说,人力资源是可以内在地再生的资源。二是它能够创造其他资源。它可以通过工具的发明,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比如社会交往,来弥补自身作为资源的局限性。或者说,它可以使自己的力量得以延伸,从而成为一种创造其他资源的特殊资源。其四,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源概念中的〃人力〃,更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