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紫千红-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两个字。

  他早年的浴血打拼就是为了拍一张像这样的照片吗?

  丁家齐的思绪随窗外的白鹭飘飞。那个女记者把他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慈善家,而不是像他设想的那样,成为有着出色商业能力和人生智慧的大人物。不过这也挺好,或许比原来的设想更好,最起码,这篇文章因此而基本属实——只有丁家齐自己知道,在接受采访的三个小时里,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撒谎。

  资本家后代,童年随父逃亡美国,海外置业,家族中兴,重归故里,借改革开放之力事业做大……这一套说辞听起来很真切,有人名、地名、准确的时间表、详细的事件、生动的细节,有必要的话,还有各种证件,甚至照片以备查验。在各种场合诉说过多次之后,丁家齐有时自己都感觉发生过这些事。

  但事实上,他过的是怎样一种童年啊,在他真实的记忆深处,永远是霉烂的肮脏气味和让人绝望的饥饿感。他没有去过美国——那是发财之后的事;他也没有一个资本家父亲,那个可怜的中学教师,在受尽批斗,妻子出走之后,一句话都没给他留下就投海自尽;他没有归国兴业的风光,只有一部充满血和汗的个人奋斗史。

  那是真正的鲜血,许多人的。和所有的黑道老大一样,他的原始积累疯狂恐怖,靠着精明的判断、过人的运气、随时准备同归于尽的狠劲,还有不断的学习,才终于走到了今天。学习,这是他的第一成功法则,他博览群书,精研历史,至今能大段背诵《资治通鉴》的重要片段,他发出的一系列市场投资组合指令,让金融专业的科班人士叹为艺术品。六年前,他果断地决定金盆洗手,尽管通过走私、贩毒等地下行业的暴利远超他现在的行业利润。在拥有了一个黑道人士应该拥有的一切之后,他不想再冒任何风险。他已决定,在商海中漂完自己的一生。还来得及,他还不到40岁。

  这六年是非常成功的六年,丁家齐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更重要的是,他几乎割断了与过去的一切联系,包括一次不成功的婚姻。六年来,他建立起新的庞大的关系信息网,这个网络遍布海门,触及各行各业,将成为他事业发展的有力根基。信息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而这个网络能为他带来无数他需要的信息。窗外,红日半落,他连做了几次深呼吸。

  本报记者 易婷婷。他又瞥了一眼报纸,思路转回现实。这个易婷婷不同于他以往接触的任何一个记者,她笑容真诚纯洁,整个人像是通透的,其目光和言辞却在不经意间变得锋锐无匹,好象能刺破一个人的灵魂。采访期间,丁家齐老觉得有一股吸力在撕扯自己精心打扮的外表,他怀疑再继续下去,他的谎话就要露馅。还好,一个不期而至的电话把他从这种局面中解脱出来。

  这时,巨大办公桌上的电话又响了,女秘书雅子说,有个姓孙的人,说是您的老朋友。丁家齐略一思索,吩咐接进来。

  “安哥,我是小孙。”

  丁家齐皱起眉头,他已习惯了“丁总”的称呼,这个散发着黑色味道的“安哥”听起来非常刺耳,尽管他本名叫丁淮安。

  “什么事?”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情感。

  “安哥,出大事了,马哥前天被条子拿住了——”

  “告诉我你的电话,我打过去。”

  两分钟后,丁家齐用一条无法被跟踪和记录的专线打了过去。

  “安哥,马哥这次事太大了,连夜就转到了红山监狱。这次进去肯定是有死无生了,除非是,越狱。”

  丁家齐一言不发。

  “我们都计划好了,就是缺一个开锁的高手。北方有消息,说能请出锁神,开价是500万。这笔钱兄弟们实在拿不出来,所以,想请安哥看在昔日的情份上,能帮把手。”

  “胡闹,那是国家特级监狱,劫狱是多大的罪名你们不知道吗?”

  “安哥,我们实在是没办法,马哥平常待大伙不薄,就跟您当初一个样啊。现在见死不救,我们还算是人吗?”

  丁家齐最不愿听到的就是这样的话,他在心里恼怒地暗骂。人的过去是永远无法抹平的,他曾经盘算着彻底抛弃过去,但那显然毫无可能。这些年,他的潜意识里一直有只警铃,提醒他过去的麻烦不会了结。今天,警铃终于响了。

  “安哥,救马哥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他在里面多呆一天,兄弟们就危险一天,包括安哥你呀。”

  丁家齐一开始就想到了,在瞬间的利弊判断中,他知道,这个忙不能不帮。

  “锁神是什么人?”他问。

  “我们打听了很多地方,说法很多,大概是个50多岁的老头,行踪不定。北方的消息说,他最近在上海一带活动,钱一到,马上就能出手。”

  “钱我出,我的人会把它转到一个地方,由锁神直接去取。具体方法,晚上我会告诉你。我希望这事快点办成,三天内给我答复。”

  “行。谢谢了,安哥。”

  “我要最好的答复,对我们来说最好的。你懂我的意思。”

  “我明白,安哥。”

  “办完这件事,我希望你们几个老家伙出去避一避。”

  “我也早想,可是——”

  “钱我出。”

  电话迅速挂断了。

  丁家齐疲惫地闭上眼睛。他信得过马大希,在似乎总也望不到头的黑暗岁月里,他们曾经相互依偎和鼓励,并且有过命的交情。六年前他曾邀请马大希同时引退,但接替他成为黑帮老大的诱惑使马大希错过了这次机会。可怜的人,丁家齐想。

  马大希值得信任,但现实总是无情的,在他看来,目前的情况下,这份信任只有三天的期限。三天之内,他需要一个好的答复。他对自己以前的干将孙玉虎也有信心,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万一,他还得做另一手准备。

  想到这里,丁家齐生出一股无比懊丧的感觉。历史不会消亡,它时刻横亘在现实的路上,引领着未来的冥冥的时空。丁家齐开始默默祷告,他希望孙玉虎争气,为此他愿意花更多的钱。

  他太了解孙玉虎了,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不必关注过程,他只要一个结果,所以在划出那500万的时候,他一丝犹豫都没有。

三·擒锁(3)
坐落在孤岛上的红山监狱始建于1945年,是国民党政权为关押特种犯人而建。它占尽地利,坚不可催,解放后多次翻修扩建,被司法界视作保障有力的象征。作为国内级别最高的特种监狱,司法部要求将其“武装到牙齿”,监狱的首脑们每年都有多次出访交流机会,世界上最先进的监狱设施,几乎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这里。

  监狱的犯人名额限制极严,只有犯下国内顶级大案的重案犯、跨国要犯、直接危害国家安全的犯人,以及个人影响力广泛的要犯,才有资格进入该监狱。监狱里犯人最多的时候是1995年下半年,当时在押167人。今天,加上刚进来的马大希,犯人总数是149名。

  作为政府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的回报,监狱二十三年来未发生任何事故。

  二十三年前的那一天发生的事,在最新版的《中国司法简史》上占据了半页纸。当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囚徒利用精妙绝伦的开锁技术,在凌晨三点同一位“狱友”成功出逃。两个小时之后,警方才在海上搜寻到他们,遭遇抵抗后开枪击毙。从那以后,监狱的所有锁具都换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锁,并且养成了监狱管理者过于频繁地更换锁具的神经质。从那时起,“技术是保障,执行是关键”的口号开始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

  红山监狱的B区一般是关押重刑犯的所在,三十个“标间”沿5米宽的走廊排开。每个“标间”面积10平方米,有特质软塑材料的盥洗设备和马桶,“标间”之间以超强材料分隔,隔音绝缘,确保邻居之间不能交流。房间靠走廊一侧是透明防弹玻璃钢墙壁和门,门上安装中控指纹钢甲锁,只有两名当班狱警同时指纹确认,并经中央控制系统再次确认后,门锁才会开启。门上有窗,用来传递饮食等必要东西,窗上也是指纹锁,这把锁简单些,一位当班狱警可以直接开启。

  此刻,B016号“标间”的主人唐六正呆呆地看着床上几件东西发愣:新毛巾,一套内衣,牙刷和牙膏。他的母亲刚刚来探视过他,经过严格的检验后,这几件物品发到了他手中。由于自恃最先进的防护设施和严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