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决不能以任何形式干涉我们国家的财政,也不应妨碍我们的发展”。②它不
应该是控制,而应该是“明智的互利行为”。③为了建立在中国的法国商会的
主席昂希?马迪埃所谓的“友好的经济协作”,中国资产阶级寄希望于外国
人的明智与善意,希望“盟国和友邦中的健康力量能够影响他们的政府,废
除或修改有害于合作精神的条约”。④由于受到威尔逊的幻想的迷惑,中国实
业界特别寄希望于美国。1918 年,他们热情洋溢地欢迎美国总统的特使百万
富翁查尔斯?克兰,这位先生特地从芝加哥赶来表示他对中国的同情和援助
的愿望。
由于缺少资金,这种不可避免的依赖别人的善意的想法,包含着将本来
是未雨绸缪的努力变成乌托邦的危险。中国资产阶级在 1919—1920 年面对的
问题,即不发达国家接受外援的问题,至今仍具有头等重大的意义。这个问
题的性质是非常清楚的:怎样在取得外援的同时又使国家的独立受到尊重,
还要照顾到有关列强的相互利益。这一虽然很少付诸实施但现在已经变得尽
人皆知的思想,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它与 19 世纪以来追求特权和势力范围
的国际外交概念相冲突;并且与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根本不承认国际间
有什么互利关系的儒家传统,背道而驰。
这种国际合作的主旨,与国内政治方面实现工业革命所需要的社会和谐
思想,正好互相配合。
资产阶级当时对工人阶级所表现的关注可能反映了一些信奉基督教的雇
主的忧虑;聂云台、欧朋(音,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人之一)和银行家徐
恩元都属于这一类人。无论如何,这正与基督教青年会和 C.F.雷默、歇伍
德?艾地等人自 20 年代起领导的运动巧合。由于这些影响的汇合以及帮会的
传统,产生了温情主义思想,它追求的是将劳动者的福利与雇主的利益调和
起来。1920 年创刊的《工商之友》宣传减少工时,增加工资,工人分享利润。
①在效率的伪装下承认了社会进步的必要性。穆藕初在他于 1920 年创办的一
家新纱厂的开幕式上说,工人的力量是“工业的看不见的资本……这个资本
③ 《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议记》,《银行月刊》,1。6(1921 年 6 月)。
④ 工业高级官员叶恭绰对北京商会的报告,《北京政治》,特刊,1920 年 1 月,第 21—22 页;1920 年 1
月 29 日,第 147 页。
① 穆藕初语,转引自《北华捷报》,1923 年 1 月 23 日,第 95 页。
② 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第三次决议案,《远东商业公报》,1921 年 10 月,第 17—18 页。
③ 穆藕初语,转引自《北华捷报》,1923 年 1 月 13 日,第 95 页。
④ 《北京政治》,特刊,1920 年 1 月。
①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3,第 292—294 页。
决不可以浪费掉”。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资产阶级认为它与工人阶级是互
相依靠的,主张制定“民主实业的新制度,实行业主与劳工的互助”。②而这
种认识在某些工人团体中得到了响应。③民族工业正遭到外国的竞争,对共同
危险的认识加强了团结精神。因此工人阶级的进展不是对大家都有损害的斗
争的结果;不是抛开资产阶级而是要和资产阶级一道取得进展,要依靠资产
阶级的主动精神。胡适认为,“在充分明智和强大的公共舆论形成之前,在
有效的法律通过之前,要解决中国的劳工问题只有靠聪明的雇主如聂、穆诸
先生自愿地执行一种改善工人境遇的政策”。④
上海的中国报纸一再重复“聪明”和“有远见”的资产阶级这个话题。
它们强调“中国资本家的觉悟”的必要性,并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自由主
义大报《申报》要求提高工资,并且解释说,这并不会损害股东们的利益。
实业界为普及教育而作的宣传坚持社会团结的主旨,其直接的目的显然
是为工业提供它所需要的职工。不过 1917 年创刊的出版物《教育与职业》坚
持说,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工业与教育协调一致发展的结果:“雇主与学
校合作,工作与教育并进”。①
在 1919 年,中国资产阶级的哲学是扩展的哲学。它和法国社会主义(特
别是圣?西门主义)以及英美自由主义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不应
完全归之于文化史。把一切都考虑在内,这是类似经历的结果——成长的经
历。因此,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
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
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民族主义的动员
资产阶级不是一个纯一的阶级,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外国的势力和侵略
的反应是不同的。在这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而在民族资产阶级和买
办资产阶级之间所划的分界线,看来并不正确。一方面,大部分新式民族工
业都依赖外国人——即使只在财政上。外国银行一直在为中国工业提供直接
贷款。例如亚细亚银行就向郑州豫丰纱厂投资,还有日资东洋拓殖会社、东
亚兴业会社、中日实业会社等也都曾向中国企业投资。②同时,由于缺乏资金
(这是它们那种经营方式所固有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家们不得不向旧式银
行(钱庄)取得短期贷款,而这些钱庄本身又是部分地由外国银行提供资金
的。另一方面,即令任何纯粹的民族资本确实存在,那也不能认为是民族主
义产生的主要条件。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国企业家从与外国人的经济合作
中得到好处,他们自然就注定倾向妥协。因此,在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上海
总商会所采取的亲日立场,可以部分地用它的主席朱葆三和主要的董事们如
广州商人顾馨一、买办王一亭、宁波煤炭商人谢衡牕等人与日本财界和商界
的商业关系来解释。①但是,经济上的依赖并不总意味着政治上的屈从。就在
这同一时期,天津买办同业公会就是积极的反日分子天津商会副会长卞荫昌
② 《宁波工厂周刊》,《期刊介绍》,3,第 289 页。
③ 《工界》,《期刊介绍》,3,第 301 页。
④ 胡适,《密勒氏评论报》,1920 年 7 月 10 日,第 324 页。
① 《期刊介绍》,3,第 303 页。
② 周秀鸾:《工业的发展》,第 80 页。
① 《五四运动》,第 243—244 页。
的主要支持者。②因此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并不依赖于纯粹华资企业的发展。
各个商业和职业团体所发表的宣言和采取的立场表明,这一爱国主义分
裂成了激进与温和两翼。我们已经指出上海总商会在参加五四运动的问题上
表现得犹豫不决。当他们在 5 月 13 日决定参加时,他们也是十分谨慎的:6
月 3 日,他们拒不批准由学生所发起的罢市。面对这样一个既成事实,商会
的主要考虑是维持秩序;商会的临时会长虞洽卿对军政当局要求商店开市的
努力从旁协助。6 月 9 日,商会正式宣布反对罢市:但是商人们没有服从这
个决定。在整个这段时期内别的组织在起带头作用。是上海商联会于 5 月 6
日致电共和国总统抗议凡尔赛和会的决定:学生们表达了全体国民之公
意……我们要求政府不要惩办他们,否则将在全国引起困难。③在 5 月 10 日
的电报中,商联会进一步谴责了总商会的亲日立场。6 月 4 日,地区商会就
已讨论了罢市的计划。正是这些商人在 6 月 5 日自行决定关门罢市,并在门
上贴出启事:因外交失败,无心营业。④6 月 9 日,宁波、广州、山东帮会和
宁波同乡会措词尖刻地拒绝了总商会要求复工的呼吁。⑤
这些不同的联合会的积极参与和总商会的节制态度之间的差异,部分地
反映了它们社会组成的不同:银行家、买办、工业家和企业家为一方,商人、
小店主为另一方。但是现在只有极少数会员还能弄清姓名的这些联合会,到
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认为是代表了资产阶级的一个特殊阶层呢?这个阶级
的结构还很不完善,其不同集团之间的联系很复杂。同一些人在积极的和保
守的两种类型的组织中担任首脑。总商会会长朱葆三和作为它的主要董事之
一的虞洽卿同时也都是上海商业公团联合会有影响的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