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节 荆轲血洒秦王宫
荆轲乘坐着马车向西进发,头也没回,表示自己义无反顾。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达秦国后,虽然此时自己是做燕国的使节,但是要想见到秦王还是要有人通报的,而且还不能随便找人,要找就找秦王信任的人。秦国将军蒙氏的族人蒙嘉是宫里的中庶子,服侍秦王的近臣,很得秦王的宠信。荆轲就向蒙嘉行贿价值千金的财物,蒙嘉自然要为荆轲去打前锋。
蒙嘉向秦王献言:“燕王恐惧大王的威武,不敢派兵阻挡秦军,要向秦国投降称臣,只是按照秦国国内诸侯的待遇,以及授予郡守县令的职务,只要能祭祀燕国的祖先就可以了。为了打消大王的忧虑,还把樊於期的人头以及燕国督亢的地图,都派人带来了,正在宫外等候!”
秦王一听燕国内附,不废一兵一卒就平定了燕国,这是天大的好事,秦王心里非常的开心满意。为迎接荆轲布下了最高的礼仪,穿朝服,设九宾,在咸阳宫会见荆轲。九宾是古代最高最隆重的礼节,派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荆轲整装待发,把徐夫人铸造的匕首藏在了地图中,放在盒子里,让秦舞阳捧着,自己捧着装樊於期人头的盒子,在迎宾官的引领下进入王宫。
走到殿前的台阶的时候,秦舞阳感到了恐惧,神色畏惧被在朝的秦国官员发现有所不对,就感到奇怪,荆轲就出面解释说:“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就这样把这不同常时的表情给骗过去了,如果当时秦舞阳露馅,恐怕荆轲在秦宫大殿就被擒住了,真是危机时刻啊!
荆轲在秦王面前打开盛樊於期人头的盒子,樊於期的神色没变,估计还是冻的。樊於期不死秦王的仇恨不解,现在仇家死了,秦王对荆轲的就更加的相信了。
秦王迫不及待的亲自传秦舞阳所捧的盒子,荆轲打开盒子,取出地图,放在秦王前面的案桌上,荆轲缓缓的将地图打开,开着开着匕首露了出来,秦王大惊失色。当时的人们都是坐着地板上议事的,站起来逃跑就要需要时间,荆轲左手抓着秦王的衣袖,右手持着匕首,向秦王辞刺去,秦王本能的向后退去,扯断衣袖,甩开了荆轲,秦王站起来就要把佩剑,可是剑身比较长,而且一下子拔不出来,而荆轲又赶到,情况万分紧急,秦王就绕着宫里的柱子跑,躲荆轲,荆轲在后面穷追不舍。
朝会的大臣被这突发情况吓住,不知所为。宫殿外,有执卫的郎中侍卫,手里都是有兵器的,但是没有诏令,他们是不能上殿的,秦王被追的慌的来不及召士兵上殿,只好站在下面看秦王被追。
秦王被追的走投无路,御医夏无且用自己背着的药囊向荆轲砸去,荆轲夺药囊,秦王得以喘息,左右的宫人总于反应过来,大喊:“王负剑”。就是倒着把剑,剑身长,倒着把顺势。秦王抽出了宝剑,荆轲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短刃对长剑肯定是吃亏。
秦王挥舞着宝剑,刺杀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在了地上,然而荆轲也没放弃,用力将匕首掷了出去,有时候运气还是很重要的,荆轲的运气比较差,击中了铜柱,噌出了火花,荆轲手无寸铁,秦王占据了完全优势,秦王连刺荆轲八剑,荆轲知道刺杀失败,靠着柱子仰天大笑,然后大骂秦王:“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荆轲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只是想学曹沫劫齐桓公,签订互不侵犯协议罢了,并没有想杀秦王的意思。
作者题外话:希望看了的同仁,能为我推荐一下!再此感谢了!新浪首发,不得转载!
第六节 高渐离为报仇,灌铅刺秦始皇
燕国太子丹使荆轲刺秦,这样的行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恐怖分子做的事情,势必引发更大的灾难。又,太子丹花费巨大,田光,樊於期为之死,荆轲的刺杀却以失败告终,辜负了燕国老少的希望,当初丹把经历如果全部放在国防军事上,而不使大将樊於期死于非命,燕国况且一战,只是一味的以行刺为苟事,燕国的灭亡也是咎由自取。
与荆轲随行的秦舞阳,原本是希望秦舞阳助己一己之力,但是早已被场面吓住。宵小,地痞终究是不能信任的,只不过以威服人的,当失去这分“威”之后,不过是一只纸做的野兽罢了,中看不中用。
荆轲的失败除了运气之外,实力也是很重要的,当初在榆次与盖聂比武,就被对方镇住了,追求大体了解的人,就像“一”字形的人才,虽然全面宽广,但还是却没有真正可以让人信服的地方或者说可以卖弄的特长。
秦王杀了将荆轲分解,以惩处他的罪恶。赏赐了用药囊救秦王的御医夏无且,褒奖了他的功劳。
秦王对燕国的愤怒到了极致,增加了驻扎在中山的王翦军队,开始对燕国发动攻势。
公元前226年,王翦的军队攻下了燕国的首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喜以及太子丹逃到了辽东,将军李信帅精兵追击燕王。
在代地称王的赵嘉,写信告诉燕王喜,杀太子丹以解秦国的愤怒,以为上策。
太子丹逃到了衍河,躲了起来。燕王派使臣找到了太子丹,把丹杀了,把丹的首级送到了秦国,秦王依然不放过燕国,不断的进攻燕国。
太子丹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不仅自己丧命,而且使整个燕国处于水深火热中,亡国屈指可数。
五年后,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翦之子王贲攻下辽东,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燕国灭亡后,秦国大肆抓捕参与刺杀秦王的太子丹的宾客,很多人都逃亡外地。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也变姓该名,逃到了宋子家,为奴仆。做奴仆是非常辛苦的,高渐离无所事事,憋的发慌,听到主人家的客人演奏筑的时候,就指出哪里不好,有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人,主人对高渐离很好奇,便找来了高渐离,请高渐离演奏了一曲,在做的人,都为之折服。高渐离感叹流亡的日子不好过,就决意不躲了,下去穿上自己原来的衣服,气质一下就展现出来了,人靠衣装这句话不假!
在坐的宾客与高渐离分庭抗礼,被推为上客。高渐离演奏的曲子哀转,让在坐的人都为之悲伤,不忍心听下去,纷纷离席。
后来宋子的宾客在见到秦始皇的时候就把高渐离推荐给了秦始皇,秦始皇也很喜欢听筑,就召见了高渐离。高渐离出现在秦宫的时候被人认了出来,始皇爱惜人才,就赦免了他的死罪,并且让他为自己演奏筑。
时间久了,始皇对高渐离就放松了警惕,对高渐离也就更加亲近了,高渐离就在筑里免灌上了沉重的铅,在靠近始皇的时候,用筑砸向始皇。没有击中,高渐离以此获罪被杀。
自此以后秦始皇在也不接见亲近原来六国的宾客。甚至疏远了自己的朝臣,不是始皇孤僻而是被天下人逼迫的,秦始皇在管理天下的时候,历史学者大都用了“暴”来形容他的政治态度。这是这些态度很多也是被迫施行的,因为自己在管理那些本身对自己就有仇恨的人,当然会遭到排斥,不得已才使用武力刑律威慑他们。
作者题外话:希望看了的同仁能为我推荐一下,再此感谢了!新浪首发,不得转载!
第一节 蚕食韩国
公元前226年
秦国
自秦王政十年掌权(前237年)以来,诛杀嫪毐,除吕不韦,内乱解除了,开始向天下迈进就有兼并天下的野心以及政治策略,公元前230年秦国攻取韩国,俘虏韩王韩安,并把韩国定为颍川郡。韩国成为六国当中第一个被灭的王国。
韩国是三晋中实力最弱的一国,韩国军士所使用的“弩”天下第一,为各国所畏惧,韩国人使用弩,这与自己的地域有关的,地域多处丘陵山脉河流,不利于战车,长枪使用,与弓相比弩更具有杀伤力。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攻灭了在春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郑国,将国都迁到了新郑。
韩国西边是强大的秦国,东面是正要图强的魏国,南北分别是赵国和楚国,地理位置是七国中最差的,韩国的兵力也是最少的,数量在十万至二十万之间,而其他诸侯国的兵力往往要达到五十万,在数量上就很吃亏。
韩昭侯时期,任用法家人物申不害,在申不害的改革下,韩国的国力日增,摆脱落后国的帽子,但犹豫地理关系,处于中原之中,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所以韩国的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