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2年就伊拉克总统职位举行一次全民公决,因为现任总统萨达姆的任期于2002年10月届满。易卜拉欣和革命指挥委员会的成员们讨论了举行全民公决的程序、在各省设立投票站及相应的保安措施等事宜。易卜拉欣还表示,举行全民公决是“伊拉克实行民主的体现”,“人民可自由表达他们的意愿”。但他又强调,伊拉克人民应该像上一次在1995年10月15日举行的全民公决那样,“充分表达他们真诚的民族和爱国热情”,“向全世界表明他们紧密团结在伊拉克领导人周围的决心”。在1995年10月15日举行的那次全民公决中,伊拉克官方宣布萨达姆共获得了的支持率,因此连任总统,任期7年。当时是伊拉克首次就总统职位举行的全民公决,也是第一次确定总统任期,但不限制连任。在此之前,萨达姆自1979年开始担任伊拉克总统,根本没有任期或连任限制。
也许有人会问:萨达姆为什么要在1995年搞个全民公决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那就让我给你一一道来吧。
女婿举家叛逃
萨达姆搞全民公决的直接起因是他的两个女婿在1995年8月8日突然携妻带子出逃约旦,从而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萨达姆的大女婿和二女婿分别是侯赛因·卡迈勒和萨达姆·卡迈勒,他们是兄弟俩,分别娶了萨达姆的大女儿拉黛和二女儿拉娜,他们因此备受萨达姆的信任和器重,侯赛因·卡迈勒曾担任伊拉克国防部长、工矿部长和军工部长,一度是伊拉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在伊拉克的地位仅次于萨达姆。而萨达姆·卡迈勒权力也不小,是总统卫队队长。当时伊拉克不论多么重要的官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才能去见萨达姆,而这兄弟俩却可以腰里别着手枪去见萨达姆!虽然他们后来选择了叛逃,但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要利用他们的有利条件来杀掉萨达姆,因为这在宗族意识十分浓厚的伊拉克这样一个阿拉伯国家所不允许的。
萨达姆的两个女婿为什么要叛逃?这是一个众说不一的问题,有的分析说是由于他们和萨达姆政见不合,也有分析说他们是受到了萨达姆长子乌代的威胁,因为乌代在1995年8月在和萨达姆的同父异母兄弟瓦特班发生争吵后,竟然开枪把自己的叔叔打成重伤。这起袭击事件直接导致两兄弟携家眷逃亡约旦避难。
兄弟俩到达约旦后,美国政府兴奋异常,立即对当时还在世的约旦国王侯赛因接纳卡迈勒兄弟避难的行为表示高度赞赏,并立即派高级军事人员赶到约旦与他们会谈。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以叛逃的卡迈勒兄弟为核心,联合伊拉克国内外一切反对派势力共同反对萨达姆,并积极做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工作,试图恢复两国对约旦的石油供应(这是由于约旦在海湾战争中支持萨达姆,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因此切断了对约旦的石油供应),以便阻挠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和同外界的联系,从而达到进一步封锁和孤立伊拉克政权的目的。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伊拉克反对派对美国的想法反应冷淡。
卡迈勒兄弟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批评萨达姆政权缺少民主,对萨达姆统治国家的方式表示不满,甚至公开表示支持推翻(但不是暗杀)萨达姆。他们还向美国和联合国负责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联合国特委会透露了伊拉克生产违禁武器的计划,这使伊拉克当局非常被动。当时有消息说,联合国特委会对伊拉克在武器核查方面给予的合作表示非常满意,正准备打报告向联合国安理会提议取消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呢。由于这兄弟俩捅的大娄子,伊拉克只好极为被动地向联合国方面数次递交了有关伊拉克武器计划的大批材料,伊拉克在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同联合国积极合作”的态度受到质疑,国际社会对解除伊拉克制裁的进程明显放慢。
“负荆请罪”及“大义灭亲”
但卡迈勒兄弟叛逃出去后发现事情的进展并不如他们想像的那样发展。刚逃到约旦时,他们受到约旦当局的保护,更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欢迎,但好景不长,美国和西方国家发现他们并没有多大号召力,组织不起来伊拉克反对派,因为他们曾下令镇压过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和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反抗萨达姆的起义,因此对他们感到很失望,于是就逐渐疏远了他们。而他们在安曼如同被软禁,行动不自由。他们想去叙利亚,但遭到侯赛因国王反对而不能成行。而他们在萨达姆当年下令入侵科威特时在萨达姆的鞍前马后尽忠效力,更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怀恨不已。他们想访问欧洲,也没有一个国家欢迎他们。伊拉克反对派对他们也不理不睬,他们同约旦当局也发生了矛盾,因为他们反对约旦国王侯赛因提出的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联邦国家的主张。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后院起火了:萨达姆的两个女儿同他们又吵又闹,说她们被蒙在鼓里骗到了约旦,根本没想到他们要叛逃,现在她们坚决要求回伊拉克。最后他们简直走投无路,只好迫不得已,痛下决心:返回伊拉克负荆请罪。
在1996年的2月17日,侯赛因·卡迈勒写信给萨达姆表达了要求返回伊拉克的意思。19日晚,萨达姆召开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和复兴党联席会议讨论这一问题,会议决定接受卡迈勒的请求,并依据伊拉克有关赦免所有叛逃人员的法令,不追究其叛逃罪行,回国后享受普通公民待遇。2月20日,卡迈勒兄弟俩及家眷在当时伊拉克驻约旦大使努里·鲁维斯的陪同下乘车返回伊拉克,在伊拉克和约旦边境等待他们的是脸上露着微笑的乌代及其随从。乌代率领着一个由27辆汽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在等待他们。
他们一进入伊拉克国境就马上被推进一辆等候在那里的豪华汽车里,而乌代则带着他们的妻室上了另一辆汽车开回了巴格达。这时,卡迈勒兄弟才明白了乌代脸上的微笑并不表示对他们的欢迎。他们在汽车里见到了一个被他们当作知心朋友而非常信任的人,他们就是通过这位仁兄作为中间人同萨达姆进行了谈判并获得了将被宽恕的承诺。现在看来,这个人是替乌代办事的,他们上当受骗了。
卡迈勒兄弟再也见不到他们的妻子儿女了。他们一回到巴格达就被带到保安总部审问,不过他们有时也被获准到他们的父亲在巴格达的别墅去。坏消息接踵而至,到了2月23日,拉黛和拉娜宣布同他们离婚。同一天,乌代带领一批枪手来到了卡迈勒兄弟的父亲的别墅,一场枪战之后,卡迈勒兄弟连同另外七个人全部丧命;他们选择回来结果以血迹斑斑的一幕而告终;伊拉克官方称他们是被要“雪耻”的“亲戚”打死。伊拉克电视台的一位播音员当晚毫无表情地宣读了他们已死亡的消息。
萨达姆全国大赦
萨达姆家族发生了两个女婿携家小叛逃国外的天大“丑事”,让美国等西方国家抓到了攻击萨达姆政权的把柄。美英等国当时大造舆论,指责萨达姆政权已经“民心尽失”,就连萨达姆自己的女婿都要叛逃。为回击西方的攻击和证明伊拉克人对自己的拥护和支持,萨达姆当时对临时宪法进行了修改,规定总统以选民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任期为七年,并提出要在当年的10月份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全民公决。萨达姆当时拍胸脯表示:如果全民公决失败,他甘愿辞职,由执政的复兴党另推总统人选。结果伊拉克官方宣布萨达姆在全民公决中的得票率为,而且选民投票率达到了9948%。萨达姆因此得以“名正言顺地”连任七年总统。
我在2002年5月给《参考消息》写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2002年的全民公决同上一次比背景和意义完全不同:上一次的全民公决只不过是为了回击西方的舆论攻击,但这次却面临着美国的武装打击。所以易卜拉欣在2002年5月19日主持召开的会议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动员伊拉克人在今年的全民公决中继续支持萨达姆。由于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总统布什一直在叫嚷要对伊拉克动武,把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威胁要推翻萨达姆政权,所以伊拉克2002年的全民公决意义非同寻常,伊拉克官方必定将利用这次机会来展示伊拉克人对萨达姆的“热烈拥护”。
其实,在2002年4月28日萨达姆65岁生日之际伊拉克各地举行的盛况空前的庆祝游行,这在某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