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青藏-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计划行动B小组十几个人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设备的安装工作。如果这时候有人上山来,肯定会被吓一跳,以为遇上了一群外星人,或者把这群人当成神仙也难说。
  她们和A小组一样,身着白色羽绒服般的外衣,头顶伸出两根天线,也就眼睛这个地方有一块墨镜样的视觉系统。这套服装,是中科院最新产品,叫智能自动调控系统,人穿在身上,不管到多严寒多酷热的地方,它都能自动调控温度,使人总是处于最舒适状态,它还能自动排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从体外吸入空气,再经过过滤,让人总是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并能循环使用人体体液,不能使用的将自动排出体外。
  只有穿上这种服装,才能在如此高寒缺氧的地方,活动自如地工作,要不然,你一上来,就弄你个头晕脑胀,别说工作,连生存下去都难。
  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流逝,到午夜时分,一切安装工作都已经就绪,只等开机测试。
  “倒计时开始。”黄莺盯着眼前的计时仪下达了命令。
  “电力组准备完毕!”
  “输送组准备完毕!”
  “操作组准备完毕!”
  “射击组准备完毕!”
  “控制组准备完毕!”
  “波长20米,倒计时,10、9、8、7、6、5、4、3、2、1、发射!”
  副组长小李听到发射二字,右手食指一点控制开关,就见一束白光冲天而起。波长指数刚到二十米处,就猛地落了回来。
  “试验成功!”黄莺欣喜地叫了一声。
  “要不要进行万米波长试验?”小李问。
  “不用,现在就进行万米波长试验,会惊世骇俗,也会暴露我们的目标。”黄莺回道。“现在要对设备进行维护,然后大家就地休息,说不定明天就有战斗任务。”
  “是!”传声器里传来全体队员的回答。
  然后,传声器里就一片寂静,只有轻微的电流声。而她们的身体外面,则是寒风阵阵,雪花飞舞,整个世界一片雪白。这时候,就连天上的“天眼”一号卫星,也探测不到这个山顶上有一群人。
  山顶上晨光初现的时候,黄莺醒了过来,茫茫白雾也在这时候消失了。
  “哇!这景好美呀!”黄莺禁不住喊了起来。
  谁知她这一喊,队员们也一个个醒了过来,纷纷把目光投向太阳出来的方向,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又蹦又跳。要知道,在平地上是无论如何见不到这种壮丽的景色的。
  “不好!大家快分散开来。”黄莺一见眼前这景象,警觉地大喊起来。
  这时候,辛古格已经到了联合演习指挥部,就等着汉克一声令下,名义上的演习就要开始了,而其骨子里,则是对中国的领土进行入侵。
  但是,黄莺她们不知道,因为汉克的傲慢,才没有使她们手忙脚乱,要不然,她们将受到军法的制裁。听到黄莺的喊声,队员们立马安静下来,但却已经迟了,用干冻剂凝固起来的冰盖,已经裂开一道缝隙,队员们又蹦又跳产生的震荡,让冰盖不堪重负。
  如果冰盖滑落下去,那安置在冰盖上的设备,也将随着冰盖的滑落也掉下山去。仅管那块冰盖上只有一套设备,但只要丢失一套设备,其它的设备就将成为一堆废铁。
  黄莺重又操起干冰剂喷筒,在裂缝上进行了喷洒,然后,指示队员们对设备重新布置,把那套设备从产生裂缝的冰盖上,移到了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
  而这一过程,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
  “南方发现目标!”坐在雷达显示屏前的小李喊道。
  “B小组发现目标,请求指示!”黄莺也盯着显示屏道。
  “B小组注意隐蔽,不要过早暴露目标,没有指示,绝对不许开火。”这个命令,B小组的所有队员都听到了。
  朝阳下,第一波美日印机群七十五架呈品字形朝中国境内飞来。
  

6、一飞冲天
6、一飞冲天
  西南地区某丛林地带,因为几十年前的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得相当好,原本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到现在,早已是林木葱笼,几成原始次森林了。
  空A师的机场,就处在这一片原始次森林中,只见林中树木缓缓移动,地下就现出一块平整的机场跑道来。对面山脚下,更是现出一个巨大的山洞,随着跑道的不断延伸,一架一架的战机缓缓滑出洞口,滑上跑道。
  指挥塔就设在一座林木茂盛,又山势陡峭的山顶上,各种天线,雷达,都藏匿于高大的树木间,如果不是战时,外人很难发觉这个机场的位置。
  警报拉响的那一刻,杨柳岸只觉得浑身都热了起来。他知道,这次绝对不是演习,面对的,也绝对是可以一较高下的对手。
  飞机冲出山洞,冲上跑道,并以接近马赫数的速度向高空冲去。因为,飞机升得越高,越能突破音障,速度越快。
  跑道的尽头,飞机如离弦之箭,嗖地冲向空中,眨眼就冲上了高山之巅,机场就被踩在了脚下。
  “这小子是谁,这么大胆。”西南军区作战室里,杨志刚盯着杨柳岸的飞机问道。
  “他叫杨柳岸,名字软绵绵的,但人却是空A师特级飞行员,在咱们军区空军当中排第一名的王牌。”一作战参谋在一旁回答道。
  “哦!名字好熟哇!”杨志刚道。
  “要不要和他通下话?”作战参谋问。
  “不必了,大战在即,反而会加重他的负担。”
  “哈!我认识。”杨志刚身后突然有人说道。
  杨志刚一转身,原来是军委来的那位年轻学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后。
  “你怎么认识他?”杨志刚问。
  “一说杨柳岸,我就想起来了,他是我的中学同学,那时候疯了似地玩航模,整天嚷着要当空军飞行员,他老爸让他出国留学他都不干,后来,他真的考上了一所航空学院,真当上了空军飞行员,你知道他老爸是谁?上海第一首富……”年轻学者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一见面就介绍别人,怎么不介绍一下你自己。”杨志刚打断年轻学者的话。
  “我,李子中,北京自动化研究院一名普通的研究员,奉命前来试验一项科研成果,就是这。”李子中说着,从随身的提包里拿出刚才给杨志刚看过的那件东西。
  “这是什么?”杨志刚不解地问。
  “小型敌我识别系统——李子中说——有了这东西,我方武器就伤不到了。”
  “你是说K计划?”
  “对!”
  “靠得住吗?”杨志刚有些担心地问。
  “不知道,这还只是在试验场上检验过,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进行更多的试验。”李子中实话实说。
  杨志刚沉默下去,不再说什么,眼睛只是紧紧地盯着“天眼”一号传回来的画面。
  “这小子,一飞冲天了,这么得意,小心点啊!”杨志刚像是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对飞机上的杨柳岸说,话语间充满了关爱之情。
  画面上,杨柳岸迅速拉升高度,不一会就到了万米,而紧随其后的其他战友,也很快与他会合,迅速爬升到万米高空。
  “各机注意,速度三马赫,方位十一,敌机七十五架,即将侵入我国领空,火速赶往拦截。”耳机里传来师长方忠文的命令。
  听到师长的命令,全部二十五架战机,以五架为一组,前排两组,后排三组,呈“二”字形阵列,再一次爬升高度到两万米,然后朝中印边界北段飞去。
  参加演习的七十五架联军战机,只有二十五架是从阿格拉印空军基地起飞的,另五十架来自印度洋上美日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上。其中从阿格拉起飞的是俄式轰炸机,每架携弹量是十五吨,而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日飞机,除二十五架为轰炸机护航外,另二十五架用来对付中国空军的攻击。
  敌我形势不容乐观,除去轰炸机外,也还是二比一,如果专意对付战机,则轰炸机得以对我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此时,在北京,外交部已分别照会美日印驻华使馆,提出严正抗议,警告美日印联合军演飞机,不得侵犯我国领空,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中方概不负责。
  这一抗议,也被迅速地传到联合军演指挥部,但汉克只瞄了一眼,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他知道,就是总统,也不会理这种例行公事般的抗议。
  他下达命令;“恐怖分子已逃到中国境内,并建立了基地,我命令,演习正式开始!”
  

7、“霸王鸟”
7、“霸王鸟”
  联军飞机眼看着中国军机到了眼前,却仍然不慌不忙,朝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