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刘邦不可能不变心,因为此时的刘邦已经有了新欢,并且无论从哪个方面对比,新欢似乎都能甩吕雉一百跌。
首先比长相,因为这个方面最引刘邦这种成功男士的关注。
史书中没有刻意描述过吕雉的相貌,不过能入刘邦的法眼,应该长的不丑。可不幸的是,此时的吕雉已经38岁,到了这个年龄段,基本上都能和“人老珠黄”这个成语沾点边。
再漂亮的女人都搁不住时间的消磨,并且这么多年来,担水种地、砍柴做饭,繁重的生活琐事早已夺走了曾经骄人的容颜。
再说当时既没有美容整形等前言科技,又没有雅诗兰黛、香奈儿等高端产品,无论你身份再牛叉,除了能往脸上洒点胭脂粉外,没有多少能做假的东西。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不像现在的泰国,娶个老婆回家,只能定性是个人,至于是男是女那就不晓得了。
吕雉很不幸,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那只好认命了。
而她的对手戚姬则不然。
戚姬此时的年龄应该在二十一二岁,正青春妙龄,况且长相本就比吕雉好的不止三两倍。并且这些年来一直陪在刘邦身边,好吃好喝养着,既不吹风又不淋雨,保养的自然不是吕雉所能比的。
这一轮对比,吕雉败了。
其次我们比才华。
我们经常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我说那是胡扯。从古至今,没见过那个帝王将相用这一条来规范自己私生活,当然包括刘邦。
至于这一条,吕雉就更没法和戚姬比了,那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戚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为刘邦找个乐子。
而吕雉,我们还真没找到作为女人方面的应该有的才华。不过她这些年来经常砍柴种地,可能在农林牧副渔方面还是有点优势的。不过这些优势似乎吸引不了刘邦的眼球,因为他没准备请保姆。
这一轮,吕雉又败。
下边我们就比性格,因为温柔娴淑也算是能够吸引有品位男士青睐的一个因素吧。
哎,还是不用对比这一条了,翻烂史书,也难以找到关于吕雉温柔的描述,而戚姬似乎还有点靠谱。
第三轮,吕雉再败。
最后我们就比儿子。做别人老婆,生儿育女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职责,要么不嫁,要么就老老实实干活,如果故意罢工,小心被开除。
这一轮似乎吕雉占优势。因为戚姬只生了个儿子,而吕雉很能耐,儿女双全,很该有成就感。现在我们整天搞计划生育,哪家儿媳妇一不小心生个龙凤胎,至少能让老两口的嘴咧上两三年。
这一轮似乎吕雉要赢,可这毕竟是似乎而已。因为我们只考虑数量了,还没来得及分析质量呢。
刘盈这些年来过的很不好。当初他出生不久,老爹刘邦就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了,这一走很多年,连老爹长啥样他都没记清楚。
后来走散了娘,遇见了爹,可很不幸地被老爹踹下了车。从那一次起,每逢刘邦出现在面前时,他就害怕,就发抖,甚至想尿尿。
可刘邦这个当爹的还有两个特色——骂人和打人。他打骂起人来,很多脸皮极厚的老粗们都受不了,更何况只有几岁的小朋友。每逢刘邦打骂时,小刘同志只有怯怯地发抖。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年来,老娘也不在身边,连个能护驾的人都找不到。
总而言之,刘盈害怕老爹,在他老爹面前他是个懦弱的种,一点也不像刘邦。也正因如此,刘邦每次看到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就在刘盈胆战心惊地过日子时,刘如意出现了。这是他难能可贵的好伙伴,是他在那个非人岁月里能够一起玩耍的兄弟和挚友,是他的慰藉。
然而,刘如意的日子要比刘盈舒心的多。因为是他有亲娘照顾,更关键的是刘邦爱屋及乌地非常娇惯这个儿子。在这种环境下,刘如意的性格也更加相像刘邦,也更得刘邦的赏识。
一个是太子,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日日胆颤心;而另一个,虽没有那么耀眼的光环,却万千恩宠于一身。但对两个幼小的孩童而言,他们是好兄弟,是好朋友。能一起疯,能一起玩,能一起做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做的一切事情。
虽然刘盈和刘如意感情很好,但无论在刘邦还是在戚姬的心里对这个局面都很不满意。
这一轮对比,吕雉还是败了。
以女人的资本来衡量吕雉和戚姬,姓吕的无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现在的失败者来到了刘邦的身边。然而,没多长时间后,她的万千思念转变成了满腔愤怒和怨恨,因为在这里,她发现那个女人几乎夺走了她的一切。
上台对垒的日子到了。
第八章 红霞万里—(八)易储风波(一)
提前跌进人生低谷的人叫刘盈,吕雉的儿子,现在的太子。
早在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彭城大败后,在逃跑的路上碰到了这个当时仅六岁儿子,虽然把他踹下车好几次,可还是被夏侯婴给捞了上来,最终捡得一条命回来。
刘盈的逃命过程虽然有些悲催,可跟着老爹一路向西跑到栎阳后,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因为到这里没多天后,刘邦送给了他一个称号——“王太子”。
把这个响亮的称号送给这个还不会擦屁股的儿子,刘邦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刘邦当时应该已经有了三个儿子。
大儿子刘肥,是刘邦第一个女人曹氏所生,但曹氏并不是正妻,理由很简单,因为她爹没有吕雉老爹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争一个排序问题。曹氏娘家没钱,当然她也就不容易上位,他上不了位,也就影响儿子的身份地位。更何况此时的刘肥还陪在老娘以及吕雉等人的身边在项羽大营坐客呢,纵然刘邦想照顾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说刘邦此时也顾不上操这份闲心。
二儿子就是刘盈,是吕雉所生,鉴于老娘的地位,这位兄弟的身份也相应要特殊些。
此时应该还有个老三儿子,他的名字叫刘如意。我之所以说是应该,因为这个人的出生年月还真不好定性。按正史记载,这位仁兄应该在公元前207年出生,到现在已近三岁。而据野史记载,这位仁兄的老娘戚姬,现在刚碰到刘邦,也就是说此时的刘如意还等在刘邦和戚姬的床前等着投胎呢。我此书是以正史来的,因此,姑且认定位现在的刘如意已经三岁了吧。
这次摆在刘邦面前的这道选择题实际上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现在的备选答案最多也只有两个,a或者b,不容易挑花眼。所以刘邦在做这次买卖时,比较省气,免得像街头大妈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挑来拣去、讨价还价,费了半天口舌还不见得能买到好货。
也许大家可能会质疑。既然选择余地这么小,何必这么着急,虽然老刘同志业已四十多,但生龙活虎,并经过实践证明,他的脖子长的比较结实,身体状况也比较良好,再造一些备选答案似乎在情理之中?何必非得此时要立什么“王太子”,如若以后不如意,不得还要抖些精神?
这听起来似乎觉得很有道理,但我给你说这全是扯淡。
刘邦的工作是闹革命而不是坐办公室,和项羽pk,每天都是刀尖舔血的干活,今天晚上脱了鞋,明天早上还不知道穿不穿呢。这个时候,你要跑去告诉刘邦“你还能活好些年”,他除了无奈地冲你笑笑,表示一些善意外,在心里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工作性质影响了他的行为方式。为了避免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他准备先确定好自己这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受益人。当然,此时的刘邦也没有捐献爱心的想法,也不准备去搞什么盖学校、修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他一直认为这份保险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比较靠谱。
因此,a和b这两个选项中揪出了一个答案——刘盈。一则刘盈是“嫡出”,上位的阻力比较小;而刘如意是“庶出”,要是越级提拔,阻力肯定很大。二则刘盈年龄要大点,如果自己挂了,也能尽早收益;而刘如意还在尿床,如果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等这个鳖娃能自己拿筷子吃饭还的好几年,更别说去干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