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成的开疆拓土之业。*厥在李世民即位后不久即被铲平,由此更加助长了他的气势,但在后来对西突厥和高丽的战争中,远不如之前对付*厥那般顺利。对高丽之战是李世民一生中为数极少的几场败仗之一,可以说是最惨重的一次。

  当时朝野半岛上有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均与唐朝通好。但三国之间世代结怨,相互攻伐,战事连绵。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登上皇位,立即派国子监助教朱子奢前去朝野半岛,劝三国讲和,三国因此罢兵,而且均上表谢罪。

  昔日隋炀帝杨广曾经三征高丽,几乎是倾尽国力。唐朝立国后,唐高祖李渊曾经致书给高丽王高建武,要求交换隋朝时陷于高丽的战俘。高建武当即同意,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由此被放归中原。仅此一点,便可知道当年隋炀帝杨广攻打高丽规模何等之大。高丽还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京观又称武军,是中国古代军队作战的一项惯例,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高冢,用以夸耀武功。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长孙师为使臣,到高丽毁掉京观,收隋朝阵亡将士尸骨,埋葬并加以祭奠。这实际上是一个有力的信号,表示远在长安的唐帝国并没有忘记高丽这块领土。

  此时,唐帝国刚刚灭掉了*厥,声威正隆。高丽王高建武十分恐惧,知道李世民早晚要*高丽,于是发动举国之力,修建了一条长达千余里的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大海,总共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这就是高丽长城的来历。

  李世民得知高丽修建长城后,心中很是不喜,已经起了*之心,只是他为人深谋远虑,没有立即发作,而是静静地等待时机。

  当时因为西突厥势大,控制了西域地区及丝绸之路。自隋朝以来,中原政权便一直渴望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因此唐朝廷所关注的重点仍然在北部和西部。等到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灭掉高昌国之后,高丽问题就立即被提上了日程。李世民派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暗中打探城邑情况。陈大德回来后告诉李世民说:“高丽听说高昌国被唐攻灭,非常害怕。”李世民说:“高丽本来就是汉武帝所置的四郡,是我国领土。如果水陆并进,攻取高丽不难。”可见此时,攻伐高丽的计划已经在他胸中酝酿。

  到了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发生了内讧。当时高丽权臣泉盖苏文(姓泉,名盖苏文)残暴不法,恣意妄为,高丽王高建武与其他大臣商议,决定杀死泉盖苏文。泉盖苏文知道后,将所部兵马集结起来,佯称要校阅,并设置酒宴,召集各大臣前来观看,趁机杀死大臣一百多人,并且入宫将高丽王高建武杀死,立高建武弟之子高藏为王,由他自己做莫离支(官名),专霸国政。

  高丽政变后,营州都督张俭向唐太宗李世民报告了泉盖苏文发动政变的经过。朝中有人请求*高丽,李世民认为出兵高丽,山东(太行山以东)州县必将成为供应唐军的基地,而此时“山东雕弊”,意思是经济疲惫,时机尚不成熟,因而没有同意。不久后,李世民正式册封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相当与认可了泉盖苏文的政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盛唐130年…高丽之败2
很快,朝野半岛三国再起风云。百济与高丽联合,夺取新罗的四十多座城,还刻意阻绝新罗通唐的道路,新罗派人向唐朝求援。李世民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信到高丽,让高丽停止进攻新罗,不然唐朝将出兵*。贞观十八年(644年)正月,相里玄奖到达平壤,将信交给高丽,掌权的泉盖苏文不肯从命。

  李世民得到回报后大怒,决意亲自率军*高丽。褚遂良等重臣极力谏止,认为征高丽不可行。然而,李世民有心*高丽已久,加上沙场征战出身,自马上打得天下,对戎马生涯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当年他未能亲自参与铲平*厥的战斗,已经是深以为憾,如今,他即将到知天命的年纪,无论如何不会错过他人生中可能的最后一战,因此当然听不进去褚遂良等人的意见,开始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预备亲征高丽。高丽恐慌之下,曾派使者入贡。然而李世民一意孤行,没有接受,还将使者拘留。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李世民率大军由洛阳北上定州,太子李治留在定州镇守,李世民率军继续北上。唐对高丽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四月,唐朝大将张亮率领海军从东莱渡海而东,袭击高丽占据的卑沙城。程名振带兵趁机行军至城下,王文度率先攻上城墙。

  五月,唐军攻克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多人。此时,唐朝另一名将李世勣率领大军进至辽东城下,高丽派四万兵马援救辽东。江夏王李道宗、唐将马文举奋勇冲杀,歼敌千余名。李世民带数百名骑兵赶到辽东,慰问奖赏将士,亲自指挥唐军攻城。皇帝亲临前线,唐军士气大振,一举攻克辽东城,俘获男女四万人,歼敌一万多名。李世民即以辽东城为辽州。

  六月,李世勣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箭受伤,李世民亲自为他吸去脓血,将士深受感动。乌骨城派出一万多人声援高丽白岩城守将,唐朝大将契苾何力率八百名骑兵迎战,腰部被敌将高突勃击伤。唐将薛万备不顾兄长薛万钧、薛万彻昔日与契苾何力有隙,单枪匹马突入敌阵,救出了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情绪更加激动,包扎上伤口又去拼杀,所向披靡,跟从的骑兵们奋勇出击,于是大败高丽兵。高突勃后来被俘虏,李世民将他交给契苾何力处置,契苾何力认为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将高突勃放走。最终,在唐军的压力下,白岩城守将孙代音被迫献城投降。李世民以白岩城为岩州,以孙代音为刺史。

  同月,唐军进围安市城。高丽派高延寿、高惠真统兵十五万救援安市。李世民设计将高丽援军诱至安市城东南八里处,指挥唐军依山布阵出击。薛仁贵当时还只是个普通的军士,他穿奇装异服,手持方天画戟,腰挂两张弓,大声呼叫,单骑冲入敌阵,所向无敌。李世民一眼望见,大为倾倒,当即拜薛仁贵为游击将军。薛仁贵从此扬名。

  此战中,高丽军队大败,唐军歼敌二万余名,高延寿、高惠真率所部三万六千多人降唐。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然而,李世民的好运就到这里为止了。辽东对他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块神秘迷人的土地却完全将他吸引住了,以致他不断地想深入前进。此时的李世民,自信将所向无敌。确实,以唐帝国当时的军事实力,确实没有任何力量能与他相抗。然而,他除了遭遇到顽强的抵抗外,还遇到了比抵抗更危险的阻力——一心要征服的愿望令他的感觉模糊,他逐渐分不请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

盛唐130年…高丽之败3
与之前的节节胜利相比,攻打安市成为一场苦战。安市人在城墙上远远望见李世民的旗帜伞盖,总是一齐敲鼓呐喊,令李世民怒火冲天。于是李世勣请求攻下城池当天,将全城男女老幼全部活埋。风声传入安市后,安市百姓为了保命,全力支援守城士卒。

  之前李世民击败安市援兵时,曾活埋了三千三百名精于射骑的靺鞨兵,造成另外一座京观。这件事情十分反常,与李世民一贯大度的作风完全迥异。巡逻的唐骑兵曾经抓住了到唐军军营打探情报的高丽间谍高竹离,李世民亲自为他松绑,还问道:“你怎么这么瘦呢?”高竹离说:“我只能偷偷走小道,已经有几天没吃东西了。”李世民命人赐给他食物,还说:“你身为间谍,应当迅速回去复命。你替我告诉泉盖苏文,想要知道我方军中情形,可以派人直接到我们的营地,不必偷偷摸摸地这么辛苦。”高竹离光着脚,李世民又赐给他草鞋,放他回去。这只是一件小事,可见李世民为人胸襟广阔。但他突然大开杀戒,活埋掉靺鞨兵,很可能是他急于灭掉高丽,要杀鸡骇猴。

  有一天,李世民听见了城中鸡鸣猪叫,立即对李世勣说:“我们围城的时间不短了,城中炊烟日见稀少,但几天鸡和猪却叫得厉害,这一定是城主在犒劳士兵,打算半夜出来偷袭。”果然,当夜有几百高丽士兵从墙头顺绳索而下。李世民亲自赶到城下,指挥唐军围攻,杀死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