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清末-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佐臣兄,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你也是够狠的呀!不错,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些人都是死不足惜,当然是一杀了之。具体的你还是写个计划给我,这样我看得明白。不过,我同时还有个想法你也要考虑进去!”张仁杰竖起一根手指说道。



  “大人请说。”



  “阜宁的那个老锤头的的确确的个祸害,不得不除,这一次我把队伍调出去,一来就掩人耳目,对付唐家夏家的时候就不会怀疑到我们身上。另外,就是铲除老锤头这一股悍匪,还百姓一个晴天。最重要的,也是能让咱们这些新军得到锻炼,不然就是练再久也是没多大用处的。”



  “按照大人您的这想法,你还准备将淮安府的这些土匪都清剿一遍?哎呦大人,我觉得您还是多考虑一下。这些土匪盘踞再次这些年,漕运总督府闭眼不管,淮扬道总兵也没管,这里面是不是有些什么道道?”华良辅考虑的可没有那么简单。



  张仁杰抬眼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官府养匪自重?官匪勾结?不能啊,我清剿海龙王的时候,在海龙王老巢也没有搜出来任何东西是与官府有关的呀?!”



  “这个说不准,据我们这些天的了解,除了桃园的那个孟老虎的确算是个义匪没有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之外,其他几个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像是这个老锤头,据说都六十多了,人老精鬼老灵的,他能不知道和官府作对没好处?”



  “说的也是,但是不管他和上面的哪位大人物有联系,本官这次剿匪也是剿定了。就算是漕运总督府,也管不着我这地方驻军清剿土匪的事。嗨,直接跟你说吧。咱们这花钱大手大脚的,银子经不住折腾。前番剿灭海龙王的确是得了不少银钱,可是咱们不能坐吃山空。我先前就跟你说过,我只需要在这安东有大半年的安稳,接下来还要有大事要做,因此需要的银子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那是越多越好。”



  “大半年?”华良辅有些跟不上趟,怎么着就成了只做不到一年的官?



  “这事情再过几个月你就明白了,但是现在除了要给家乡做好事之外就是想法子弄银子。弄银子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抢,抢谁的?目标当然是这些大《烟》贩子以及那些无恶不作的土匪!抢他们的我没有心理负担,而且来钱还快,另外还能得到好名声!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啊?!”张仁杰说着脸上的笑容就灿烂了。



  。。。。。。。。。。。。。。。。。。。。。。。。。。。



  清江浦其实也包含了青河县城在内,在运河交通中起着枢纽作用而被称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这地方的繁华并不逊色于江南地区。在这个地方真正主事的并不是清河县令卢向久,在他的头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级衙门,压在最上头的就是淮扬道道台衙门。至于说漕运总督府以及淮扬道总兵府虽然也设立在淮安府,但却不是在清河县,而是在边上的山阳县。



  自从三百年前黄河全流夺淮以后,淮安府以北的京杭运河不仅迂缓难行,而且危险很大,张仁杰的老家马头镇一带,断缆沉舟之事经常发生。以淮安为界,大运河的南北漕运能力是非常悬殊的。



  清廷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运船只通过,因此大量旅客都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的变更,故除运粮漕船、贡品船与巡河官舫外,一般旅客由南而北,均至石码头舍舟登陆,渡黄河至王家营换乘车马,踏上通京大道;由北而南,则至王家营弃车马,至清江闸下登舟扬帆。



  直到现在,即便运河漕运已经不是主流,但是这条规矩还是没有变,江南源源不断的物资船运抵淮安府后,绝大多数都是无法继续北上的,只有改为车马陆运,大量的北方人士乘车马抵淮安,休整一番之后,乘船优游南下。就因为这,清江浦的石码头曾被称为“九省通衢”而名扬全国。



  由于清江浦这里“最是襟喉南北处”,“舟车日夜绕城行”,并且大量的人员、货物还要经过这“一停”、“一顿”、“一周转”。“船一靠岸,千车万担”,因此最靠边上的青河县城里货物的丰富、仓储的发达、各色人等的汇集、市井的繁华,是不消言说的了,真可谓南船北马,南腔北调,众声喧哗。



  南来北往的流动性极大,这对于张仁杰来说可就是好事啊,钓起唐家、夏家这两条大鱼最好的位置就是这里了。
第五十七章 石码头接货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朋友们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动力!拜托拜托,感激不尽!)



  应淮安府钱知府以及布政使楚大人的命令,要在淮安府境内来一场大规模的扫匪行动。张仁杰算是第一个响应的,也正好借口带着队伍出城。布政使楚大人的命令,钱知府负责统筹安排,而下面的各支队伍负责具体执行。张仁杰主动挑下来阜宁老锤头这一窝土匪,单独的带兵对上这一股,至于说阜宁本地守备衙门的兵马,虽说也是参与进来清剿老锤头的,但是能起到什么效果还真不好说,张仁杰十分相信这其中是有人与土匪老锤头暗通款曲的。



  安东县城到阜宁县城的距离比到青河县城的距离要远,足足有一百里。提前几天时间,张仁杰就带着队伍大张旗鼓的出了城,应牧县令的要求,还是留下了八个班的队伍保护县城,以免上次的‘土匪’再来作乱。



  在队伍离开安东,晚间张仁杰便带着特战队以及警卫班两队离开了队伍,队伍指挥权暂时就全权交给了董彪,张有发辅助。按照张仁杰的说法,他已经给董彪张有发讲了半年多的课,也训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带领三百多的队伍,两人商量着来不是问题。要不了几天时间,张仁杰将预定在清江浦的事情忙完,在马不停蹄的赶回来。



  这苏北地区的土匪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躲能藏,就是被发现了跑得也快。因此,对付老锤头就得现行将侦察部队全都撒出去,扮成百姓打探消息。侦察班的战士在五天前就已经被张仁杰提前派出去了,多少都能打探到一些消息。董彪带着的队伍就一心一意的剿匪,能取得多大的战果就是多大,不强求。虽然董彪和张有发不大明白这个命令的意思。但也就是照办而已。



  张仁杰的主要目标正不是老锤头,队伍去清剿老锤头也是掩人耳目,自己带着特战队和接到命令便衣在青河县城待命的张大牛两方汇合。



  “大哥,倒货的人你见了吗?哪儿来的?”唐家大宅,唐家几个主事人正商议着最近接货的事情。



  唐绍德摇摇头:“正主没见着,只是见了一个管事的。那人操着一口苏州口音,具体是哪儿的人不大好说。”这唐绍德已经年近五十,脸上都还看不出什么皱纹,瘦长脸却是倒八字眉,给人以凶狠的感觉。



  “那货呢?”唐绍德胖胖的二弟唐绍景接着问道,唐绍景长得倒是富态,眉毛较粗,留着一把小胡子。



  “货倒是不错,印度大土和云土数量都有不少,那还只是样品。只是这批货量真的不小,一口吃下可是要担些风险。”



  “大哥,还怕什么风险啊,这批人明显是刚到咱们淮安府,想要打开市场来着,价钱压到这样低,咱们要死不吃下来可就真的吃亏了!淮安府各个县,咱们的竞争对手可是不少,对方能直接找上咱们,那也算因为咱家的牌子响。咱们要是错过了,别人就会吃下这批货,到时候再用这批货来押咱们,咱们可就被动了!”唐绍仁也跟着道。



  “只是我总觉的对方来路不正,这件事情里面透着邪行。你们想想,想要到淮安府打开市场,自己又不肯报号。价钱比市场价低了三成,即便这东西就是他们自己产的,利润也不多了,他们图的什么?人都有一图,别告诉我说他们无欲无求!”唐绍德觉得不是很保险,这可是是足足二十万两银子的生意,可不是小数目。这要是真的成了,自己可从中获得五成的利润,可要是里面有鬼,自己怕是就要亏上一笔。



  唐家大公子唐渊听了一阵也发表意见道:“爹,我觉得二叔、三叔说的有道理,这拨人手里的货咱们急需,吃下这批货对咱们大有裨益。若是担心这拨人耍花样,呵呵,这清江浦可是咱们的地头,多带些人在旁边策应着不就结了嘛。我就不信了,在这码头上还有人敢和咱们唐家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