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科。  约·斯大林  当天夜里,中欧时间23点刚过,德国电台中断了节目,然后播音员用庄严的语调宣读了如下声明:  “帝国政府与苏联政府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协议。帝国部长里宾特洛甫将于8月23日抵达莫斯科完成谈判。”  希特勒急于向全世界宣布已经跟斯大林达成的协议。他要切断一切退路……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小卷《旧约》(1)
“军事共产主义”残酷无情地剥夺了农村,造成物资普遍匮乏。我们一家人想尽办法,才能勉强糊口。  乡村牧师送给我一小本《旧约》,圣经故事令人着迷。  斯帕斯塔楼上又响起了钟声,提醒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应该结束议定书的核对工作了。但我的思绪飞到了遥远的过去,飞到那条小径开始的地方,这小径最终将我带进克里姆林宫里这间小小的办公室来。  ……我们预先准备好在斯塔涅茨基下船。东西都拿到了底层甲板上,等着船头靠上岸。时刻表中没有规定停船,这促使我们动作要快。由于除了我们再也没有人上岸,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五分钟。  柳芭姑妈在跳板旁边等着我们。虽然当时一片混乱,但父亲还是想办法通知她我们要来了。我觉得,她跟父亲一点也不像,所以很难相信他们是兄妹。她整个人黑黝黝的,干瘦干瘦,一张脸神经质地拉长了,显得很孤僻,并且我觉得,她不大高兴我们一家突然投奔到她这儿来。不过后来发现,这个最初印象不大正确。她母亲般地关照了我们一家来自彼得堡的难民,想方设法要使我们在新地方生活得轻松些。我现在觉得,她表情严肃,主要是认为自己被抛弃她的丈夫欺侮了,并且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那个艰难时世的确很困难。不过,主要是醋意折磨着她:她的前夫娶了一个很年轻的女子,她从不放过机会把人家骂作狡猾而不知羞耻的狐狸精。父亲早在革命前就认识柳芭姑姑的前夫。他就住在切尔尼戈夫,并且带着自己漂亮的金发妻子到我们家住的斯瓦里切夫卡来过几次。每次柳芭姑姑总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从窗帘后面朝着自己的情敌咒骂……  我的表兄谢尔盖握着缰绳,坐在套着两匹马的平板车上,他差不多也是十来岁。我听说过他,当然是头一次见到他。他长得非常淘气——一头散乱的淡黄色头发,脸上长满了雀斑。我马上就感觉到,我们能作好朋友。  父母亲跟姑姑拥抱接吻,一阵亲热。姑姑抚摸了我的头。我们把东西拿到车上,各自坐好。  我们乘车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林,然后沿着一片土豆田往前走。远处可以看见一排整齐的金字塔状的杨树。  “这是斯瓦里切夫卡,”柳芭姑姑说,“从前整个医院的院子周围也是这样的杨树。为了给病房和宿舍取暖,不得不砍掉了一部分……”  我们穿过戈列克夫卡村,来到一条宽阔的林荫道上,路的两边长着百年柳树。马车咯吱咯吱地走过小河上的木桥,来到了敞开的大门前。从这里走进去是长满青草的内院,右手是两座红砖三层楼。姑姑解释说,这是门诊部以及四十个床位的住院部。这就是地方医院,或者现在叫做乡村医院,斯瓦里切夫卡医院,名字取自创办人,当地的一个开明地主。医院开办于上世纪末,它为周围五个村子提供服务,按照当时的标准可以算作模范医院。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都没有破坏到这家医院,所以它依然保持着初创时的原貌。主要医护人员也保留了下来:主治医生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瓦西里耶夫,助产士柳芭姑姑和医士普洛科菲·费奥德洛维奇·乌沙奇。后勤人员基本上也没有变化。  马厩现在空着,原来那里养着医院和医护人员个人所有的牲畜。这样,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奶产品供应。远处是草棚和猪圈。院子的另外一处是生活区:主治医生的房子和助产士、医士住的偏房。住院部的楼里有杂役住的几间房子。住人的楼房后面是果园,旁边是菜园子。一条湍急的小河绕着院子,河的两岸长满了柳树。小河湾里的水相当深,河边上设了一个浴场。果园子显然在医院之前早就有了。苹果树枝挂到了厢房上,于是,爬到屋顶之后,我们就可以在高处摘到苹果。梨树非常之大,简直就像是百年的橡树。  刚开始,我们住在柳芭姑姑家里,但很快就发现太挤了。大概她跟谢尔盖二人住两间房子还算自在。但我们一来,就将她们的生活复杂化了。她得跟儿子睡在一间屋子里。而且我们一家三口在小小的卧室里也转不开身。况且如果产妇情况复杂,柳芭姑姑会把她留在家里,而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个产妇。我们把她安顿在厨房里。晚上阵痛的时候,会传出来呻吟和喊叫声。姑姑从床上跳下来,跑到厨房去,家里一片忙乱。再加上还有我们一家!必须另外找地方住。  医士普洛科菲·费奥德洛维奇替我们解了围。他一个单身汉住一套三室的房子,叫我们搬过去住。我们搬进了两间紧挨着的房间,大家一起在有俄式炉子的大厨房里吃饭。另外,还有一间带窗户的储藏室,父亲后来在这里安顿了自己的鞋子作坊。  医士普洛科菲是个少见的善良客气的人。我们很快跟他处得非常好,事实上像一家人一样。后来,当我们回到基辅之后,普罗沙叔叔,当时我们大家都这么叫他,在基辅住了三年,完成了自己医学院的学业。  父亲开始找工作,但毫无结果。最先一段时间,妈妈拿自己的衣服跟村里的姑娘们换一些食品。但是,父亲很快就拿出自己天生的精明能干,开始干一些乡村居民需要的活计:用鱼油、炭灰加上其他一些东西炼肥皂。肥皂的气味不是很好,但洗衣服的效果却还不错。然后他回了一趟距离斯瓦里切夫卡大约有一百多公里的切尔尼戈夫老家。拿来了自己做鞋子的工具,给我带来了格林兄弟的童话,卡尔·曼的几小本德文书和瓦特·斯哥特带漂亮插图的英文书。这些书引起了我对外语的兴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小卷《旧约》(2)
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鞋匠的手艺。皮子没有任何问题。许多人在他那儿定做靴子,乡村的时髦女人们则要更讲究一些的鞋子。他用上等的红色山羊皮为我缝制了一双漂亮的小靴子,我喜欢得不得了,睡觉的时候都不愿脱下来。  我们家的情况有了改善。虽然有“军事共产主义”这把硬扫帚,起码我们附近乡村的居民们还是藏了一些东西。我们的饭桌上有了鸡蛋,各种米,牛奶,奶渣,乌克兰家常香肠,有时还能有肉。复活节之前,父亲会画出一批彩蛋,很受邻居们的欢迎。那时的乡村里流行一种古老的风俗:“碰”复活节彩蛋。谁的鸡蛋碰破了,那人就算输了,必须把鸡蛋交给得胜的人。为了让鸡蛋壳子硬一些,饲料里面加了各种东西。但是,效果总不是太好。  父亲想出来了一个牢靠,但未必能够被允许的方法。他用奶渣,石灰浆和蛋白做出了一种东西,然后涂在鸡蛋的小头上。然后,经过这种方法加工的鸡蛋再画上各种颜色,完全遮盖住人工涂层。这种鸡蛋绝对不怕碰,所以,谢尔盖我们俩用它来玩“碰鸡蛋”的游戏,给家里拿回来不少战利品,给节日的饭桌上添了许多鸡蛋。  大家在医院的院子里住得很和睦。类似的本地或者从饥荒地区逃出来的知识分子绿洲,在距离斯瓦里切夫卡大约几公里的一片大树林子中间的林业所还有一个,另外一个在第聂伯河畔斯塔涅茨基教区。总林业师叶戈尔叔叔跟几个护林员和雇来的猎人住在一个百年古松围起来的院子里。每个人都有家,以及跟我和谢尔盖一般大的孩子。我们非常喜欢复活节,三一节,圣诞节以及新年前夕的节日。每次都有许多客人,其中许多人是艺术家。节目从自娱音乐会开始,演奏钢琴,吉他,曼陀铃,小提琴等等。然后吃晚饭,各种甜食。孩子们跑到树林里玩捉迷藏,冬天则是滑雪橇。大人们在留声机的伴奏下跳舞。这些节日的气氛可以叫人暂时忘却穷困,相互仇视以及相互残杀的血腥冲突。  炎热夏天的休息日里,也是这么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呆在第聂伯河边。大家一大早套好马车,装上各种各样吃的东西,然后在通往喀帕切夫的林间小道会合。革命前,那里是米洛拉###奇伯爵的大型养马场。现在,养马场只剩下了屋顶倒塌废弃的马厩,和河岸边一望无际的绿草场。米洛拉###奇一家逃走了,马匹被那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