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车轮顶起来,再在下面垫上石块。”
张子扬把钢丝绳捆到前面的大树上,再挂到车前的挂钩上,然后把钢绳绞紧防止车再向下滑动。随着武克超把油罐内的水放出来,车也很快变轻了,几个人赶紧搬来石块,把架空的车轮垫实,最后把千斤顶放下来,一切就绪后,范海波爬上驾驶室,把车发动起来。
在天亮的时候,他们终于把车移到了路上,四个人已经变成了泥人,分辨不出谁了。
范海波解下了车后面挂着的防滑铁锁链,把铁锁链铺开,把车开上去,然后扣在两个车后轮上。边干边后悔地说:“早挂上防滑链也许就不会这样了。我以前只是在雪地里用过,这是第一次下雨用。”
“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不要后悔了,看看我们都成什么样子了,现在要是来个人,看见我们这个样子,一定会吓一跳,以为遇到鬼怪了,哈哈……。。”武克超边说边跳到路边的水沟里,“都先来洗洗吧。”
在山上困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中午他们终于翻过了龙陵,在傍晚的时候,范海波的车到了边境小镇。还有一步之遥,武克超他们就要进入MD国了。
本文由铁血读书首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回 初到金三角
到达边境小镇后,范海波松了一口气,对武克超说:“来到这里就安全了,到边境地区之前,边防检查的很严,但是到了边境反而很松了,这里的边境线除了界碑,没有任何标志,两边的边民相互来往就象我们老家邻村之间一样,随便的走动,没有任何限制。不是人们想象的大兵压境,严密封锁。”
车子还未停稳,周围就围过了七八个边民,手里举着电子表、太阳镜、T恤等等一些走私商品向他们叫买。
“这些都是走私过来的日本货,内地一般还没有,价格都很便宜,大多都是十块钱一件。”范海波向三个人介绍说。
“他们都是中国人还是境外的人?”武克超问海波。
“很难说是那边的,有的边民根本就没有国籍,两边的人都相互通婚。你们在这里随便看一下,我去找小强。”范海波说完,下车走了。
武克超他们也下了车,在周围转了一下。武克超很喜欢商贩们卖的大蛤蟆镜,一种很时髦的大镜片的太阳镜,十元钱买了一副,张子扬被路边小摊上摆放的各种匕首、刀具吸引了,这些刀具做工都很好,也很漂亮,柄把都是用镶花的有机玻璃做的。样式和尺寸也很多,张子扬挑了一把,把刀插进皮套里,别在了后腰上。对付明涛说:“你也挑一把,用来防身。”
“我不用那东西,带在身上麻烦,什么东西在我手里都是致命的武器。”
范海波很快就回来了,身后跟着小强。小强没有见过武克超他们,范海波给他们相互做了介绍。
范海波对武克超说:“我开车从口岸过去,你们跟着小强,他会把你们带过去,我在那边等你们。”
听到要偷渡过境,三个人既激动又紧张。小强领着他们出了小镇,上了一条小路,走出几里路后,他们踏上了一条在草丛了踩出的小道,山间的小道曲曲弯弯,要用手不时地拨着前面的树枝,走了十多分钟,看见不远出有几栋吊脚竹木楼。小强对武克超说:“这些竹楼就是金三角地区克钦族住的房子。”
“什么?金三角克钦人住的房子?这么说我们已经进入M国了?”付明涛惊讶地问小强。
“对啊,我们已经过来好大一段路了。”
“我们怎么没有看见边防部队?怎么什么也没有啊?”张子扬感觉好象太容易了点。
“你以为这是通过日本鬼子的封锁线啊,快走吧”武克超拍了他一下说。
小强领着他们上了公路,很快就找到了范海波。海波对小强说:“你回那边等着我,我把克超他们安排好后,再来接你。”
武克超他们上车后,范海波开车沿史迪威公路北上,海波一边开车,一边详细介绍目的地的情况。
“我们去的这个地方叫板瓦,是联盟军东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这个军区是联盟军领导的军队中最小的一个,只有600多人,有三个营和一支教导队,他们的司令叫丁杰,副司令叫龙泽,他们都是克钦族人,他俩原来都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后来率部参加了缅共领导的队伍,东北军区里的兵大多数是克钦族人,这里的克钦族也自称是景颇人,与我国境内的景颇人同族。他们控制的这个地区,是联盟军四支武装控制的地区中最富有的。M国是个很贫穷落后的国家,这个国家最珍贵的两项宝藏是玉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都在景颇人控制的区域。我们去投奔的这个人是东北军区的一个营长,我与他多少有些交情,他会很好地照顾你们。”
汽车进入了开始进入丘陵地带。风景是越来越好,看不到田野和庄稼,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起伏的森林、犹如甘蔗林那样的芦苇丛,这是史迪威公路最美丽的路段,美丽的景色让武克超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在路过一个克钦族村寨时,他们看见在一间茅草房前,有一头野象,它的前腿被藤篾做成的脚铐箍住,再用一条很粗的铁链拴在树干上。张子扬兴奋地大叫起来,“快看,大象。”这可是他们在公园之外见到的野象,范海波解释说:“这一带驯养野象的人很多,白天都到森林干活去了,到晚上人们就骑着大象回家。”
“前面就快到板瓦了,这里的对面是云天省的冲县。”范海波提醒着武克超他们向前面看,远远望去,板瓦还不及国内的一个乡镇所在地,大多数的房子都是茅草棚,还有一些竹木的吊脚楼。看到街上人头攒动,范海波说:“今天来的很巧,这里在赶街子,就是我们说的赶集市。”
街里人很多,范海波把车停在街外的路边,下了车,对他们三个说:“走,我们到街子上看看。”
“海波,这么多来往的人,你怎么不锁车门?”武克超提醒海波。
“哈哈……。。克超,我跟你打个赌,在驾驶室的座位上放一沓钱,把车门打开,等我们回来,保证一分不少,你相信吗?”海波笑着说。
“真的吗?我不太相信。”武克超摇着头。
“这里虽然经常打仗,民众也很穷,但是民风纯朴,可以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里的人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偷盗、抢劫、欺骗这些意识。入乡随俗,你们以后要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你过会儿到街子上,对卖东西的老百姓说,你没有带钱,先拿他们的东西,下次来时再给他们捎钱来,他们绝对很高兴说可以。”海波边走,边给他们讲着这里的情况。
“真的想不到,这样的事情以前只是听说过,却没有真正见过。”武克超感慨地说。
“这里赶街都是在正午,因为四乡八寨的老百姓都来,有的是从大山深处,路途都很远,你看这里有克钦族、崩龙族、僳僳族、苗族还有汉族。赶街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很快他们就要散去。”
武克超他们在熙熙攘攘的山民中穿行,只见有的脑门头上套着竹背箩,有的肩挑土产山货野菜,还有的吆着驮货物的黄牛、骡马。背着麂子、野鸡、野猪等猎物来卖的是克钦族,因为他们善于打猎;而卖凉粉、米干、粑粑和香蕉、菠萝、牛肚子果等水果的则是当地的傣族。
武克超他们三人,从小生活在北方,第一次见到牛肚子果这样的大型热带水果,二三十斤一个,外皮有长满刺,感到特别好奇。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在这个深山里原始落后的街坝上,竟能有很多自英国、美国、日本、泰国、印度等国家的包装精美的现代商品,有各种小型电器,还有人头马和XO,不过店铺却很简单,货物都摆两旁的在棚里卖,也有的在路边土地上垫块笆蕉叶摆在上面,来往人穿的大多破烂不堪,嘴里嚼着槟榔卢子,满嘴的黑牙,让人感到恶心。
还有一个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地方,看到男人大都带着枪,中国制造56式,苏制AK47,美式M16,还有老式的半自动。没有背长枪的,腰上一定别着手枪,而54式手枪占多数。武克超惊讶地问海波:“这些带枪的都是些什么人?怎么干什么得都有枪啊?”
“枪在这里就跟我们老家的锄头一样,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人们的玩具。都有枪跟都没有是一样的,”海波见多不怪地说。
“都带枪那不就乱套了吗?”张子扬担心的说。
“我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