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援”作战地形的基础上,决定沿左翼采取平行路线,隐蔽迎敌,准备以伏击、侧击、兜击等手段,从左到右逐次消灭敌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
  2月下旬,左翼集团部队按作战部署向作战地域开进,但此时适逢连日阴雨,昼间山野昏暗,浓雾笼罩山头不见人影,入夜则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加之道路泥泞,又黏又滑,对部队按时进入设伏阵地造成了很多困难。
  2月27日拂晓前,罗瑞卿和徐彦刚率第七师、第九师两个师和炮兵连在右,聂荣臻和林彪率第十师和第十一师两个师在左,同时进入了预定的伏击阵地。各师、团、营到达伏击阵地之后,迅速隐蔽在阴冷潮湿的丛山密林之中加紧进行作战准备。
  与此同时,彭德怀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率红三军团在红一军团之后依次展开。
  连日来的阴雨,也给敌军的“围剿”行动带来了不便,拖住了行军速度。然而使敌人没想到的是,红军能乘这样恶劣的天气,在宜黄、乐安到宁都一线上设下重兵伏击。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4)
红军以逸待劳,敞开已经部署好的“口袋”,只待敌人来钻了。
  聂荣臻对这次战役极为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成败,关系到中央苏区的生存,也关系到中央红军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战前他亲自率红十一师埋伏在一道山沟里,山沟东口便是大路,相距仅1000余米。他认为这一仗如果九军防线崩溃,首先出在此处。于是,他亲自检查了红十一师的作战部署和阵地配置,并根据战斗需要作了适当的调整,并要求他们加强西面火力。
  27日清晨,雨后初晴,群山幽静,山林青翠,山泉淙淙。上午###点钟,太阳高照,浓雾逐渐消散。“围剿”的国民党军继续向中央苏区进犯,倚仗兵多势众,武器精良,十分骄横大意。先头部队是敌第五十二师,敌师两个旅的四个团毫无戒备,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我伏击部队火力的有效射程之内。
  面对已经进入伏击圈的敌人,参谋长陈奇函请示聂荣臻和林彪:“打不打”!”
  聂荣臻用望远镜看了看敌人的开进纵队,对林彪冷静地说:“还是等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再打更好。”
  林彪也分析判断道:敌人大部队行动不可能没有辎重部队。所以,打辎重部队更为有利。
  事实果然不出其所料,敌人辎重部队也进入了伏击圈。
  参谋长陈奇涵急切地问道:“军团长、政委,打吧!”
  聂荣臻和林彪还是认为应再等一等。于是聂荣臻从容地对参谋长陈奇涵说道:“等后卫团。”
  不多一会儿,敌人的后卫团果然也开了进来。这样敌人的四个团已经全部进入到红一军团的伏击圈内了。
  此时,林彪掏出手枪,朝天就打。
  “呯!呯!”两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谷间的宁静,红一军团的伏击战斗打响了。
  埋伏在各处的各师团得到信号,立即投入战斗。顿时,狭长的山谷两侧,枪炮声响成一片,敌人的队伍就像蜿蜒十几里的一条大蛇,首尾不能相顾,很快被截成数段,然后数万红军将其团团围住,使其动弹不得。经3小时战斗,全歼敌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被击毙。
  敌第五十二师被歼以后,陈诚十分恼火,急令后续的第五十九师立即赶赴增援,但当敌第五十九师前来增援时,围歼第五十二师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第五十九师非但没能起到增援的作用,自己又成了红军伏击的新目标。当天下午14时,敌第五十九师同红一军团的右翼部队开始交火。战不多时,边打边迂回的红一军团的右翼部队就将敌第五十九师实施了四面包围。经一天激战,到29日,战斗胜利结束,红一军团在聂荣臻和林彪的正确指挥下又全歼敌人四个团。陈诚的增援计划彻底的落空了。
  黄陂战役以胜利告终,聂荣臻和林彪都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他们合作指挥的首次大兵团伏击战,而且战果辉煌,全歼敌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击毙师长李明,而且缴获了大量的枪炮、辎重。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5)
陈诚遭此重挫,十分恼火,他做梦也没想到,同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在实力相差悬殊的对决中,聂荣臻居然轻而易举吃掉了他的王牌师。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陈诚将三个纵队缩编为两个纵队,以吴奇伟指挥三个师为后纵队,前后两纵队重叠行军,由东陂、黄陂经新丰、甘竹直趋广昌,打算得手后,促使蔡廷锴、余汉谋率领的左右两路军前进,达成对中央红军合围的目的。
  陈诚新的作战部署又被红军电台窃听到了。针对敌军的布兵情况,朱德对红一方面军的兵力重新作了部署。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部署,3月20日夜,红一方面军各部又先后进入了伏击阵地,开始进行战斗准备。
  21日拂晓,红一方面军发起了攻击。
  在草台岗方向,敌第十一师第六十三团团长宋瑞珂正率营、连长侦察地形,研究如何配置兵力。突然,警戒哨报告:“红军大部队分路来攻。”
  宋瑞珂举起望远镜观察,只见晨雾中的红军从西南方向像潮水般涌来,东北方高山顶上也出现了红军的身影。他明白,草台岗已处于被红军大包围的态势。于是立即向师长肖乾报告。
  敌第十一师师长肖乾也发现形势不妙,急忙命令各团坚守草台岗环形阵地,企图做困兽之斗。红一方面军的各部队乘敌立足未稳之际,以猛烈的火力和坚决勇猛的突击迅速缩小着合围圈,战至中午,已经夺占了若干高地。
  但敌第十一师毕竟是蒋介石的嫡系和王牌部队,不仅武器装备精良,而且部队也确实有一定的战斗力,官兵都比较顽固,一个连队就剩下十几个人时,也仍在作殊死顽抗。当战斗到最关键的时候,陈诚还派出飞机狂轰滥炸,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使战斗更加紧张激烈。这时,战场上传来消息,红一军团中有三位师长在一线指挥战斗时负伤。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黄柏岭高地还未攻克。红军不占领黄柏岭,就难以夺取草台岗。聂荣臻对红九师师长李聚奎说道:“从拂晓打到现在,还没拿下黄柏岭,现在命令你们九师从正面山垭口突过去,要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两小时之内把它拿下来。”
  为了实现聂荣臻的战斗决心,林彪也孤注一掷,命令把预备队也全用上去了。
  红九师师长李聚奎向聂荣臻报告说:“敌人只要两挺机枪就可以把口子封住,我们攻不上去。”
  “那你有什么办法吗?”聂荣臻问。
  李聚奎说:“我认为以一个团正面强攻,另两个团从山垭口左翼山梁攻上去。”
  聂荣臻一听就说:“我看你的办法行,快抓紧时间准备吧!”
  李聚奎领命而去,重新组织作战部署,明确了任务分工。很快发起新一轮突击,战不多时便拿下黄柏岭,克服了夺占草台岗的最后一道障碍,部队乘胜向草台岗冲去。
  这时红五军团已在敌第六十六团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接着,红三军团也将敌雷母山阵地突破。刹那间,红军三路大军向草台岗铺天盖地冲杀过来。敌第十一师完全陷入了混乱状态,急忙向陈诚呼救。陈诚命令肖乾无论如何一定要顶住,并答应他马上派部队增援。
  然而,此时的陈诚,嫡系部队已经被逐一消灭掉了,手下没有兵力可调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第十一师被歼了。
  在最后的顽抗战斗中,敌第十一师师长肖乾负伤,不能指挥战斗。敌人失去统帅,被红军一冲,顿时阵局大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最终悉数被歼。陈诚在抚州听到第十一师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急得吐血,急令残部向宜黄撤退。
  蒋介石在南京得此噩讯,气得直跺双足,大骂陈诚无能。在写给陈诚的“手谕”中,他哀鸣道:“此次损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

人物简介
林彪:原名育容,又作毓容。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1926年3月,正式升入第四期学生队,编在步兵科第二团第三连。入黄埔军校时改名林彪。同年10月毕业后,参加武汉革命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失败后,林彪跟随朱德、陈毅沿闽、粤、赣边境向湖南转移。1928年1月,参加湘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