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宣怀家族-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深深的印痕。
  庄夫人出自这样一个科举加“经世”的智慧之家,其思想的开通与见识的多广,就能与盛宣怀一拍即合,成为盛氏的又一位贤内助。在她的带动下,庄家许多子侄辈陆续来到上海滩,大多都在盛宣怀主办的企业里做事。如她的亲弟弟庄亮华、堂弟庄清华等等。
  庄夫人生了三个孩子:儿子盛恩颐、盛泰颐,女儿盛爱颐。盛恩颐即后来扬名上海滩的花花公子盛老四;盛泰颐夭折;盛爱颐即让宋子文爱得心急火燎的盛七小姐,亦是上海滩出名的人物。
  庄夫人做人一生有两大特点:一是信佛,二是精于治家。盛家在上海静安寺路(南京西路)上的老公馆里,常年雇着十几个裁缝和绣工,为自家做衣服倒在其次,主要是为上海、苏州和常州的寺庙里制做绣品,如椅披、台布、帐幔、坐垫、门帘等等,究竟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据上海玉佛寺里的僧人们说,该寺里现在用的绣品,仍是当年庄夫人送的。据常州天宁寺的寺志记载,庄夫人对该寺有多次捐献,最重要的是两次,一次是捐了八根顶梁大柱;一次是在常熟买下一座私人园林,捐给了天宁寺作为“下院”(即分寺)。
  庄夫人的卧室旁边就是香堂,每天要念上四小时佛经。同时也大做善事,夏施凉茶,冬施棉衣,每逢过年就在老公馆后面的自家药房向穷人散钱,药房则长年向穷人施药。每逢过年散钱时,药房前人头攒动,等待庄夫人的到来。庄夫人每人发一个红包,有求必应。后来她发现,有的乞丐排了一次队领了一个红包,然后再去排队再领一份,于是就想出办法,凡是领过红包的人,手上划一红道为标记,以示不能再领。
  庄夫人管家理财有过人的才能。盛家老公馆方圆百多亩地,前门在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后门在北京西路,西部到现在的新华电影院,东部达现在的成都路以东。现在的成都路南京西路段原本是盛公馆的一部分,当年工部局要求从盛家花园中辟出一条南北通道。盛家同意了,但以此为条件,要求工部局在盛宣怀大出殡时,整条南京路为之开绿灯,并为之维持交通秩序,于是才开通了这条成都路。
  在偌大的盛公馆中,盛家、庄家的人自不待说,仅佣人就有二百七十七个,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保姆,每一房都有管事、跟班、账房,每个太太、少奶奶又都有自己的一班随从。在庄夫人“来归”前后,盛宣怀因在北京、武汉做事,需要人随时照顾,于是又讨了三位夫人,即刘夫人、柳夫人和萧夫人。萧夫人原是庄夫人身边的丫环,被老爷看中,遂“收房”为恭人。后来刘夫人生下五公子盛重颐、五小姐盛关颐;柳夫人生下六小姐盛静颐、七公子盛昇颐;萧夫人生下八小姐盛方颐。而长子盛昌颐也有了孙子盛毓常、孙女盛佩玉、盛毓菊……所以整个老公馆整天车水马龙、冠盖如云,达官贵人、公子小姐蜂来拥去,整个成了一个小社会。盛宣怀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来去匆匆,庄夫人就成了公馆的最高领袖。
  她平日不苟言笑,断事严肃得很。她的账房叫太记账房。好在总账房宋德宜是盛家老臣,忠心得很,笔笔账目都有交代,庄夫人就有了时间和精力,做佛事,做善事。然而一遇到家庭的重要问题,她是要亲自出马的。她处理的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盛宣怀逃亡日本十个月,上海大乱,一切内外应酬、料理,全靠庄夫人一人支撑;二是盛宣怀去世之后,庄夫人在世十年,这十年间的世态炎凉、惊涛骇浪,亦全赖庄夫人以一当百,安排全局。所以到她老人家去世时(1927年),盛家的财产仍维持有一千万两银子。
  庄夫人去世后葬在苏州七子山,墓园占地五亩,台阶层层而上,周边的栏杆上雕有一百只石头小狮子,甚为壮观,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毁于一旦。
  

第七章 豪门联姻(1)
枝枝蔓蔓的豪门网络
  盛宣怀有八个儿子、八个女儿,除了两个因病夭折外,其余后来都成了上海十里洋场的风云人物。
  有这么多孩子,也就有了这么多门亲家。十几对夫妻,再加上侧室、外室、如夫人、女朋友以及她们所生的孩子,于是就有了上百个孙子孙女外孙——浩浩荡荡的盛家子弟兵。到了这些孙子辈成年的时候,虽说盛家已经家道中落,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内中尽管日见“空旷”,而外面的架子还是要搭足的。于是乎,吹吹打打地又招来一大帮门户相当的孙子辈亲家……豪门联姻,裙带蜿蜒,枝蔓连理,使得盛家这个原已够大的家族,更加不可阻挡地膨胀起来。
  于是,小姐们一个个从这一处豪门深院,陆续步入另一座豪门深院;公子哥儿们,则在自家庭院,迎归那些灿若天仙的富家千金。至于他们婚后生活开心不开心,感情生活默契不默契,那是另外一回事。作为公子哥儿们,如果不开心,还有补救的办法,另找姨太太,开开小公馆,在外生孩子;而小姐们一旦婚姻不幸福,可就麻烦了,于是就又生出许多“女门低”的故事来。
  董夫人生的三儿三女,亲家都是江浙一带的地方豪富。庄夫人生的盛老四盛恩颐,娶了民国时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大女儿孙用蕙。盛老五盛重颐娶了苏州豪绅彭家的女儿;盛老七盛昇颐则娶了清末外交界的“大腕”人物吕海寰的八小姐。小姐当中,盛四小姐盛樨蕙,嫁给上海道邵友濂的二公子邵恒;五小姐盛关颐,嫁给福建人、后来成了台湾富豪的林薇阁;六小姐盛静颐,嫁浙江南浔“四象”之首(家财在一千万两以上者,当地人誉为“大象”)刘锦藻的公子刘俨庭。只有七小姐和八小姐是自由恋爱结婚的,但也是非常显赫的门第:七小姐盛爱颐嫁常州世家、庄夫人的内侄庄铸九;八小姐盛方颐嫁江西盐商、号称清末咸同年间的江南首富周扶九的外孙彭震鸣。孙子孙女辈中,有的嫁给李鸿章的侄孙,有的嫁给台湾银行的买办,有的嫁给汉冶萍公司萍乡矿长之子,有的则娶回了“江南一枝花”……
  如此“强强联姻”,富上加富,金枝玉叶,晨钟暮鼓,盛氏家族的气焰之盛,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换句话来说,如此金山银山,山堆海积,盛家的子孙后代,还用得着明白“创业”为何物吗·
  一等好亲家孙宝琦
  民国初期曾两度出任国务总理的孙宝琦(1867~1931,字慕韩)也是盛家的亲家,而且是一门“双份”的亲家。
  一份是盛家最得宠的公子、四儿盛恩颐,娶了孙宝琦的大女儿孙用慧;另一份是孙家的四公子孙用岱(字蔚青),娶了盛宣怀的亲侄女盛范颐(盛宣怀的四弟盛善怀的独生女儿,盛范颐老人至今还在世)。两家都是累世为官,而且都曾在北京做官,又都是南方人,生活习惯相近,于是亲上加亲。
  盛家子女多,八儿八女,孙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八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小姐的队伍超过盛家一倍。孙家公子和小姐、太太们,出门赴宴请或是上戏园看戏,呼拉就是一大群人,动辄就是车马成堆。蜂来蝶去、衣香鬓影之中,差点又“惹”出第三“份”亲家来,即盛四小姐盛樨蕙的三公子邵云骏,看上了孙家大女儿孙用慧的大女儿盛毓青(即冠云)小姐(她的名字以留园里的假山冠云峰为名),一对年青人很快就热乎了。可是谁知后来邵家与盛家又打起了官司(据说是为盛四小姐继承财产的份额事)。大人们不开心,孩子们的交往也就受到了限制。后来官司又撤了,据邵家后人说,是“盛家人买通了我们的几个叔叔”。官司不打也就罢了,一对恋人的热乎劲却给他们拖“黄”了,只能算是一门“流产”的姻缘。

第七章 豪门联姻(2)
孙家这门亲家对于盛家来说,实在是非同小可。过太平日子时大家只晓得荣华富贵,风光一时,到了倒霉的时候,亲家之间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危难见人心,孙宝琦就成了盛家向大总统耳边“迂回前进”的重要渠道。
  盛宣怀与袁世凯虽说都是李鸿章的亲信,但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一个抓枪杆子练兵,一个办实业弄钞票。可是枪杆子毕竟需要钞票来支持,所以在李鸿章去世之后,他们就成了一对冤家,为招商局和电报局的事情,你争我斗,双方各有高下。后来光绪和慈禧去世之后,盛氏反而更获高升,位至尚书,而袁世凯大概因抓权太切,急吼拉吼的,触怒了摄政王,把他赶回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