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00年海兰泡的惨案,在这里却被描绘成了俄国人伟大的“卫国战争”。
要知道,只有东北人才会把自己的居住地叫“屯”,俄国人占领了中国人的土地后,却完全篡改了他们的名字。黄山屯成了穆拉维约夫;博尔多屯成了格罗杰科沃;大泡子屯改叫谢米多姆卡;段山屯改成沃尔科沃。中国人的居住地,还有很多很多,如“布丁屯、老虎屯、蓝旗屯、桦木林屯、南窝棚屯”,等等等等。
“江东六十四屯今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
这首《龙江吟》,是曾经负责交涉收复江东六十四屯的清代瑷珲副都统姚福升当年写下的诗,作为一个中国官员,面对国人被屠、国土被夺的遭遇和当时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无能为力和无奈,又该向谁去述说呢?
俄国人贪婪的脚步并没有因为制造这些血案而停止。1911年12月,沙俄乘着中国爆发辛亥革命的机会,积极策动外蒙古分裂势力宣布“独立”。1913年11月,又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承认外蒙古所谓的“自治权”和沙俄对外蒙古的实际控制,条约中,沙俄只承认了中国对外蒙古的“宗主权”虚名。
1914年6月,俄军又侵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唐努乌梁海地区归俄罗斯所有,强行霸占了我国17万平方公里领土。对于这些被侵占的地区,不仅当时中国的北京政府未予承认,以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也从未声明放弃对这一地区的主权。
多行不义必自毙。沙皇的倒行逆施终于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苏联政府多次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侵占的领土。
1924年5月,中华民国(曹锟大总统时期)和苏联在《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规定,协定签字后一个月内,双方举行会议商订解决所有悬案的详细办法。两国政府同意在上述会议中,将中国政府与前帝俄政府所订一切条约概行废止,根据相互平等原则及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精神,重新订约。
但令人扼腕的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内政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刚签订几个月,我们的“贿选总统”曹锟,很快在军阀混战中被赶下台,上台“临时执政”的是接替者段祺瑞,而又过了一年半后,北伐战争爆发了。从1912年到1928年,北京的内阁就像走马灯一样,总共换了三十八届,这些外交事务也基本上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
苏联人也不诚实,后来不但没有遵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反而将之完全推翻。1925年5月,苏联为获得日本的承认,认可了1905年的日俄和约(即《朴茨茅斯和约》),完全违背了和中国签订的悬案大纲协定精神,和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就这样不了了之。
1921年7月,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当时已经进入外蒙古),宣布“独立”,建立“蒙古国”。消息传来,国内各民间团体、党派纷纷发表宣言,致电当时的北京政府,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并谴责苏联对外蒙古的武装占领。北京政府也发布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但也只能仅此而已。
1945年二战结束前,在斯大林的坚持下,蒋介石被排除在雅尔塔会议之外(这就是英美中在雅尔塔会议之前召开开罗会议的原因)。斯大林之所以不想让蒋介石参加雅尔塔会议,表面上是认为中国不够大国的资格,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让中国参与有关蒙古问题的讨论。雅尔塔会议的结果,美英两国最终同意了苏联维持外蒙古“独立”现状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前往苏联访问,开始时很受斯大林的冷遇,据说进行建立同盟的谈判前,苏联提出前提条件要求新中国承认蒙古独立。尽管中苏后来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但谈判中的不快当事人记忆犹新,这也许是构成后来中苏交恶的最初起因。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当中国提出解决蒙古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而此时的蒙古,早已投入了苏联的怀抱。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交恶,导致了两国边境出现非常紧张的态势,苏联人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威胁着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疆。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人甚至全面越过“条约线”,偷偷摸摸的把边界向我方一侧推进,导致中苏边境小规模的冲突不断。
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让中苏矛盾发展到顶峰。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全岛面积平方公里,长约1700米,宽约500米,距西岸(中国)200米,距东岸(前苏联)300米。从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巡逻队在岛上冲突不断,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火箭炮,我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双方展开猛烈的争夺,互有伤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为亡58人,伤94人;我方公布的数字为亡29人,伤62人,失踪1人)。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的势力开始日渐减弱。1986年7月2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承认中苏两国存在边界问题,并表示愿意按照国际公法,合理解决两国间的边界问题,共同建设一条和平边界。对此,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由此,中苏边界谈判开始走上正轨,并成立了联合勘界委员会,逐步展开勘界立碑工作。
1989年5月,邓小平再次明确宣布:“后来中苏进行边界谈判,我们总是要求苏联承认沙俄同清王朝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承认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害中国的历史事实。尽管如此,鉴于清代被沙俄侵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条约规定的,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我们仍然愿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在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下,1989年10月举行的中苏第三轮边界谈判对中苏东段大部分边界的走向达成一致。1991年5月,两国签订《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中方收回两江主航道中心线中方一侧的岛屿,并取得了经黑瞎子岛两侧在两江水域的自由航行权和经图们江下游的出海权。
1991年,苏联解体,原和苏联接壤的边境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所有,边境谈判也继续在这四国间继续进行。1994年9月,《中俄西段国界协定》签署;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已勘定的边界首次在实地准确标示。至此,除黑瞎子岛和阿巴盖图洲渚两地的划界外,中俄边界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境划界谈判也在顺利进行。1994年4月26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了《中哈国界协定》,随后又在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两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最终解决了两国间的边界问题。
1996年7月4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期间签署了《中吉国界协定》。1999年8月,中吉两国又签署了《中吉国界补充协定》,最终划定了一块争议地区的边界走向,两国的边界问题从而得到全面解决。
1999年8月13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签署《关于中塔国界的协定》。2002年5月27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签订《关于中塔国界的补充协定》,将最后有争议的边界划定。
2004年10月,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的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一半。由此,两国间领土的争执和纠葛,终于以边界线全线标定的结果而暂时告一段落。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许有一些沧桑和悲凉,或许还有些无奈和辛酸,但是,却无法改变一些已经成为现实的存在。毕竟,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谁得谁失,已经很难说清楚,即使能说清楚,也无意义。
岁月如歌,谁人共与悲。当上述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候,传统的思维已经无法跟上现实的脚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