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人已经强行侵占了海参崴一带,并把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后,俄国人又故伎重演,假装积极的从中调停,而奉命谈判的恭亲王奕䜣不明就里,加上求和心切,竟然还真请求了俄国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斡旋。

  伊格那季耶夫心头大喜,大拍胸脯说保证让英法联军撤出北京,但是有个要求,那就是同意俄国人的领土要求。奕䜣对俄方的要求不敢提出异议,为了让英法联军早日撤出北京,便与伊格那季耶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奕䜣毕竟年纪尚轻,哪里知道俄国人的诡计!其实英法联军根本就没有长期占领北京的计划,被俄国人这么一忽悠,奕䜣还真以为俄国人神通广大呢!后来奕䜣得知真相后,连呼上当,半天都没回过神来。中国人不懂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吃亏上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事实上是在确认《瑷珲条约》的基础上,变本加厉的将《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给了俄国,并为侵占中国西北部领土埋下了伏笔。

  《中俄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瑷珲条约》规定的管理权没了!)。

  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 

  乖乖,俄国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割占了中国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是英法联军知道,不被气疯掉才怪呢!更可恨的是,在英法联军已经撤出北京后,伊格那季耶夫居然还威胁奕䜣说要召回英法联军!

  俄国人果然是个火中取栗的高手。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图们江以北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全部划归了俄国,中国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则完全被封死。从此,俄国人打开了东方海洋的大门,而库页岛也就此改名为萨哈林岛。

  《中俄北京条约》还涉及了中俄西段的疆界。同治三年(1864年),沙俄再次强迫清政府于塔城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领土,包括原属中国内湖的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在内的共计约44万平方公里土地。

  清朝时,中国西部疆界应在巴尔喀什湖。19世纪后,沙俄在中亚开始殖民扩张,并把俄国的边界推进到中国的斋桑湖,直至卡伦线,随后又武装侵占了巴尔喀什湖东南的喀拉塔勒河、伊犁河等七河地区。1854年,俄国人强占了阿拉木图,并把伊犁河下游一带据为己有。

  沙俄趁着清政府正值内乱,援引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中俄西部边界走向的规定,逼迫清政府赶紧订约割地,承认既定事实。在谈判中,俄国人坚持要以中国“常驻卡伦(类似哨所)”为界,强迫清政府接受俄国的划界方案。

  中方代表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对俄国单方面提出的方案严加驳斥,认为“常驻卡伦”并非中国的国境线,就是按照中俄《北京条约》第2条规定,中、俄两国也“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划界,斋桑湖和特克斯河上游等地仍属中国,俄国无权霸占。

  俄方代表理屈词穷,就开始横加破坏,耍横耍赖,并派出军队强占伊犁、塔城地区中国常驻卡伦西侧的战略要地,阻止中国军队出常设卡伦查边;还派人在斋桑湖、额尔齐斯河和伊塞克湖周围设立哨所、垒石立界,伪造碑界的既定事实。

  1864年9月,清政府在外有沙俄大军压境、内有新疆回民造反的形势下,被迫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这样,中国西部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湖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的广大地区共达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沙俄完全侵占。

  斋桑泊宽400里,景色壮美,碧波万顷,乃护卫新疆塔城的天然屏障;巴尔喀什湖面积为万平方公里,西淡东咸,几乎半个台湾省大;伊塞克湖本名称大清池,得源于天山雪峰,湖水清澈,这三个湖泊,乃是镶嵌在中国西北的三颗明珠,就这样落入了沙俄的手中。

  苏联解体后,斋桑泊和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伊塞克湖则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我国古代著名的汗血宝马的故乡,就是大清池(伊塞克湖)附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也是出生在这一地区的碎叶城。

  一眨眼功夫,老母鸡变鸭,李白居然也成了外国出生的人!

  固然,我国古代疆域变化极为的复杂,而且也没有具体的国界概念,统治者大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边远之地,尽是蛮荒。但就近代而言,特别是民族国家兴起后,中国国境应当以1759年即乾隆二十四年开始形成的稳定疆域作为衡量标准,那就是北起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南至南海诸岛。

  但是,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总共割去中国144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今天两个法国与一个波兰面积的总和。对照历史,沙俄是中国近代屈辱史里的最大受益者,但很奇怪的是,它并没有和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这就不得不佩服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2、鸩占雀巣,外贼侵地妄称王
新疆地域辽阔,天山纵横其中,通常以此为界限,分为南疆和北疆。在大片的沙漠和戈壁滩的边缘,河流交错,点缀着一些绿洲,在绿洲的中心则形成了城市。近代数百年以来,新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但也有很多其他民族如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和吉尔吉斯族等,各民族大都信仰###教,宗教的影响力比较强大。因此,在近代历史上,因民族和宗教而引发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更大的变故。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之时,新疆正处于一个多事之秋。此时的清政府,注意力大都被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内地起义军吸引,对新疆的控制有所放松,南疆先后出现了三个较大规模的割据叛乱政权,即库车的热西丁霍加、和阗的哈比布拉帕夏与喀什噶尔(今喀什)的司迪克伯克。

  三个割据叛乱政权中,以喀什噶尔的司迪克伯克危害最大。司迪克本是一个趁乱起事的西域枭雄,占城为王后感到底气不足,人心不稳,便想请一个有宗教和贵族背景的人来压压场子,以帮助维持统治,后来他左盘算右盘算,最后选定了一个人,即当时避居在浩罕国的布素鲁克,即当年大和卓之曾孙、张格尔的独子,一个血统纯正的白山派“霍加后裔”。(和卓为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为“圣裔”,专指###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后来也用以称呼###教学者和大阿匐。)

  说起这张格尔,乃是当年的大和卓之孙。“大小和卓”之乱被平定后,新疆安定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躲在中亚浩罕国避难的张格尔仍旧贼心不死,19世纪初他在浩罕国的支持下,屡次潜回新疆,试图制造混乱,夺回原来的权势。

  当时发生了一个“斌静”案。1819年,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斌静强占了浩罕商人萨赖占的女儿,出于民族和宗教的禁忌,萨赖占在羞忿之下,将女儿杀死,抛尸在参赞衙门。此案发生后,新疆人心激愤,要求清政府严惩肇事凶手,当时清政府派了伊犁将军庆祥前往查办,但庆祥庇护斌静,只将他革职查办而草草收场,结果引发了更大的矛盾和冲突。

  趁此机会,张格尔在浩罕统治者的支持下乘虚而人,大肆鼓噪,带领数百人入境企图煽动民众作乱,但这些人刚一入境就遭到清军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张格尔和少数几个亲随冒死逃脱。1824年,张格尔再次入境作乱,但还是无功而返。两年后,他第三次入境,并利用狂热的宗教煽动,裹胁了万余人攻占喀什噶尔,并一度占领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英吉沙、叶尔羌、和阗等地。

  但好景不长,清政府很快派伊犁将军长龄和陕甘总督杨遇春率兵进剿张格尔,并收复了英吉沙、叶尔羌、喀什噶尔、和阗等地,张格尔后来也被清军将领杨芳活捉,结果被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