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4-1948我的战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大队的中队长都是黄埔十三期、十四期的,一九三八、三九年毕业,都是抗战初期就上战场,已经打过很多仗,素质很高,在驻印军部队都是担任营级职务,但中队长的级别相当于连长,等于派来营级干部给我们当连长。
  担任排一级区队长的,大部分都参加过昆仑关和第一次远征,这些老兵大多没什么文化。和我们一起到印度的黄埔十八期毕业生,只能当副排长。
  二十二师这支部队军官的素质都比较高,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学生大队里,黄埔出来的军官八成以上不抽烟、不喝酒, 抽烟喝酒的都是老兵油子,当排长的老兵一半都会,在部队时间长了,坏习惯也形成了。
  我们在训练场上的接受能力比一般征来的兵要快,担任兵器教练的美国教官要求我们对步枪、轻机枪、冲锋枪各种武器, 不仅要会使用、能排除故障,还能闭着眼睛操作,我们都可以做到蒙上眼睛排除故障、拆卸、装上。在缅甸打的是森林战,森林里的白天和晚上差不多,完全看不到阳光,武器一旦出故障,
  在黑暗中你要知道怎么排除,才能射杀敌人发挥武器作用。
  我们在国内没摸过枪,实弹射击更没门,现在人手一支步枪,美国中校教官领着,靶子支好了,子弹随便放。天天搞射击,不合格不行,你当多少年兵能打这么多子弹啊?到了这儿随便打,练吧。
  廖耀湘当军长后视察我们,给我们讲话时提出要求,说你们要练到什么程度?一支步枪装五发子弹,弹膛里压一发,就是六发,你的三○式步枪五分钟内要打出六发子弹,这六发子弹你要消灭五个敌人,必须达到这个标准。
  夜间训练的集合号一响,值星官就喊,穿皮鞋、打绑腿、戴钢盔。告诉你穿什么要按照规定穿,比如不打绑腿不行,林子里荆棘丛生,到处都刮你扎你,打上绑腿起码扎不到腿,绑腿是黄呢子的,很好用。
  驻地离森林不远,集合后就拉进去训练,印缅作战的任务是要打通通往云南的道路,这条路必然要穿过森林,所以只有夺取了森林,才能把通路夺过来。没有路的地方就打通准备开路的森林,打下来后路从哪儿开通就是美国工兵的事了,我们不管。
  廖耀湘写了一本《森林战术》,是他在第一次远征时的教训。在森林里被敌人追赶,好不容易跑脱,树上面一梭子弹打来,又撂倒你十个八个。人家先把大树占领了,设立了机枪巢, 你在下面走路看不见,人家在上面看得见你,一枪一个, 一梭子弹还不打掉你几个?根据诸多教训廖耀湘搞了这本《森林战术》,给我们做训练教材。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2)
进了森林啥都看不见,满树满天都是小猴子,一群群的,唧唧喳喳直叫唤。我们都会学猴叫,打仗的时候, 当尖兵、做斥候去摸敌情,三个人一个步兵组,互相联系就学猴叫,出发之前都约好了就叫三声,你三声我回三声,他再三声,意思就是我这边没情况,你那边没情况, 再前进,一棵树一棵树往前摸。
  一下子走个上百米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哪棵树上就有敌人,所以我们也都学爬树。一看这棵树上十五米、二十米高的树杈上适合做机枪巢,就爬上去,架上机枪, 把周围的树枝稍加修改,保证能看到需要看到的那片地。
  我们的对手是日军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对森林战研究得比较透彻,外号森林之王,他是从中国战场调来的,打过很多仗,在日军将领里比较出名。我们对付他,那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制服他,你不是森林之王吗, 我们就是要把你这森林之王消灭掉。
  有一个姓李的同学是广东师范学校毕业的,夜间训练时总看不见,后来才知道他有夜盲症。
  训练很艰苦,三操两讲是按照黄埔军校步兵操典的规定,早上起来做早操,吃完饭队列训练;下午打野外, 练习班、排、连攻防;晚上天黑了,就钻森林去。
  当年我们这帮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这是一场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所以那么艰苦的训练没人叫苦,热情高涨。大家是为什么参军的?很多人就是为了祖国,拼了,日本人打过来,亡国了我们就成了亡国奴了。在队伍里我算是比较小的,那时我就想,不当兵拉倒,要当就干到底,跟鬼子拼到底。
  编者注:第十八师团,共有兵力三万两千人,为日军王牌部队, 兵员大都是来自九州岛的产业工人,以凶顽闻名, 参加过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 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在新加坡曾迫使八万多英军缴械投降,后投入缅甸作战,有“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一九四三年末,遭到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的联合夹击,最终在胡康河谷与密*遭到驻印军的毁灭性打击,位于松山的守备队则在同年遭到中国远征军歼灭,根据战后统计,该部在缅甸超过两万人以上战死。
  虽然训练很艰苦,很疲劳很累,但很充实,有奋斗目标, 就不觉得苦恼。大家就希望快点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早点上一线去。
  六七月份的印度,晚上天天下大雨,天亮了就晴。下雨时,要用两床毯子,不然不行,一床厚毛毯垫底下, 再下面铺胶布隔潮,胶布还可以当雨衣,临时宿营也可以当帐篷,是多用的。身上盖一床薄毛毯,枕的是背包,背包里有衣服,也很舒服,比国内就给半床棉被的时候强老了。
  我们都住在帐篷里,帐篷做得很严实,通风也很好,白天那么热,晚上却很凉快。印度蚊子多,我们都有蚊帐,可能是训练太疲劳了,再加上环境也比较舒适,睡觉很舒服一觉睡到大天亮。
  当时二十二师的连队里没有文化生活,气氛单调沉闷,唯有我们学生大队歌声嘹亮,很热闹,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大家一起做游戏、围在一块儿唱唱歌,直到现在我都没忘记那些歌。
  那时候我最喜欢唱的,也是我们军营里头唱得最多的就是《少年兵》:“我们少年兵,我们少年兵,精忠报国肯牺牲,明天上战场,明天上战场,杀尽鬼子强盗兵,看国旗飘扬多美丽……”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3)
这首歌大家从合唱到轮唱再到合唱都唱不够。我唱歌唱得很好, 合唱时通常是我和卓干成、李自成领唱。
  六十六团政工室少校干事陆志民担任我们中队指导员,他是大学生,江苏人,对我很好,跟我喜欢唱歌有关系,他经常带我们到别的部队教唱歌,所以接触多一些。
  我喜欢问问题,爱跟人辩论,尤其跟卓干成辩论最多,辩不出高低就找陆指导员当评判。
  当时二十二师的一个团就有好几辆吉普车,每个团有两门平射炮,都是用吉普车拉,团长指挥也坐吉普,路不好的时候骑马。
  有一次看见头头脑脑坐指挥车,路还没修好,车开在路上蹾得很厉害。卓干成就问我,他的车为什么蹾呢?我说路不好,轮胎是胶皮的,有弹性,如果是木头、铁的就不一样了。他说,不对,因为鞍座有弹簧,一蹾弹簧就弹起来了。
  我俩就跟指导员说:“你评评!”陆指导员说你们俩一个人只能给五十分,加起来给一百分。
  我们学生兵和长官之间看不出来什么等级关系,普通士兵见到一个排长都要马上立正,上下级关系很严格。我们不是,跟谁都敢说,就是副师长、师长来了都敢说, 我们把军阶关系看得没那么重,不是那么害怕,当然违反纪律那不行。
  我们知道二十二师是爬野人山过来的,一万多人就剩两三千人,都是打死的、饿死的,爬野人山时没有吃的,太疲劳,饿得走不动,倒下了一睡着就完了,还有自杀的。但是三十八师损失不多,保留得比较完整。
  我说指导员你讲讲第一次远征的故事,他说是呀, 你们应该了解这些,一个士兵不了解自己部队的历史, 是不会提高的。
  他说,我们第一次远征失败了,但假如没有这次失败,现在第二次回来,最后能不能胜利都是个问题,从这次失败里面我们找到很多教训,最主要的教训就是, 不能过度依靠英军的配合,因为英军的战斗力很差,了解他这个底细很重要。
  中国军队第一次远征时,是带着昆仑关胜利的那种余威,非要去打通这个道,非要把日本人打出去,把他的威风打掉不可,气势上没有输,但结果却一次次陷入重围。
  比如作战计划一分配,英军布置在我左翼,和我们齐头并进,他的战斗力很差,跟敌人一碰头就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