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4-1948我的战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节 从上海逃到广州
我的祖籍广东番禺,一九二八年十月生于上海。
  父亲黄持汉是同盟会会员,早年赴美国旧金山和法国里昂学习商业和法律,辛亥革命成功后,父亲没有立即回国,先后在秘鲁、美国等地的华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父亲的特点是很沉默,不张扬,认准一个事情不容易回头。
  革命后的中国局势很乱,各地军阀、地方势力都起来了, 孙中山先生也压不住。父亲就是在这种*局势下回国的,他认为国家这么乱,主要是国人没文化、没知识,要解决国家的问题,只有教育才能救国。
  当时很多同盟会会员都是由国民政府给养起来,无论在部队和地方上任职都给很高的待遇,没有实职没什么权,就是到时候拿钱。我父亲是学商业、法律的,搞商业做买卖都有条件, 但是他想教育救国,就在上海办起了学校。
  学校叫尚贤中学,在闸北,离上海火车站不远,父亲是校长,也给学生上课。
  当时的环境内忧外患,外国势力欺负我们,国内也乱糟糟, 军阀互相争地盘,混战一团,学校办得很困难。终于办得有点样子了,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了,蔡廷锴和日本人一开打,日本人的炮弹打过来,学校被炸毁了, 眼看情况不好,只好走吧,就经香港到了广州。
  我们家就这样在上海破产了,除了一点细软,其他东西都带不出来。
  到了广州没有生活来源,父亲说那就教书吧,我大姐辅佐他办了个英文专修课,大姐英语很好,白天上学,晚上帮父亲给学生辅导英语。
  家里有个保姆,母亲管她叫女儿,就是干女儿,我叫她润蝉姐姐,她负责照顾我。
  母亲是在日本长大的华人,父亲去日本时认识的, 跟父亲回来时才十七八岁。她非常能干,特别能讲,办外交可以,除了不会针线活剩下的全行。
  母亲特别会做菜,尤其是海鲜很拿手,家里每顿八个菜,都是她一个人做,谁做都不行,连润蝉姐姐都不让做。家里一共十口人,两个姐姐、两个妹妹、我和我哥、父母,我姑姑和润蝉姐姐,谁的口味什么样她都了解。母亲爱吃鱼,八个菜里面,肯定有一道鱼,但我从小不吃鱼,母亲就再给我煎一个荷包蛋,顶上八个菜。我没事老跑厨房去,母亲说烟雾隆咚的你来干什么,我说看你做菜。我从小对做菜就特别感兴趣,长大了也喜欢做菜。
  姑姑一辈子没有结婚,一直跟着我父亲。
  广东人都知道有个叫莫雄的人,他也是同盟会会员,和我父亲关系挺好,我父亲回广州后,有什么不容易解决的事找莫雄一出面就都解决了。记得那时家里来过一位带金牌牌的军人,将军衔,来了就和父亲聊天、喝茶, 可能就是莫雄。
  编者注:莫雄,参加过黄花岗起义、护国讨袁,北伐时名列北伐军五虎将之首,在国民党中人称“莫大哥”,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促成者。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对已陷于被动的中央苏区制定了最后一击的“铁桶计划”,莫雄时任江西第四区行政保安司令,冒死向地下党提供围剿”的绝密情报。广州解放后,叶剑英派人持亲笔信到香港接回莫雄。土改时,当地农民和土改干部不清楚莫雄的历史,要求揪莫雄回老家交群众斗争后就地枪决,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莫雄缄口不语,幸而有人及时向陶铸反映,莫雄才得保全。一九八○年在广州病逝。
  解放前夕他领着一个师起义了,据说解放后有人要收拾他,叶剑英询问为什么要收拾他?有人说他反动。莫雄这么些年在国民党里,说一点对不起共产党的事也没有做是不可能的,但他也做过很多对共产党有益的事。叶剑英说不能光看他的缺点,你没看到他救了多少共产党人?蒋介石围剿的时候,有人把内部信息告诉我们, 救了好多人,那是莫雄干的。
  叶剑英保了他。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飞机频繁轰炸广州,我们天天都要跑警报。
  大姐跟随就读的教会学校明德女中撤往粤北韶关, 她那时十六岁,本来是高一,学习好,跳级到高三。
  父亲说广州不能住了,你们都搬到乡下去,让我母亲带我们回老家,他去香港另谋生路。
  多年照顾我的润蝉姐姐就此和我们分别,她要嫁到广东九江县去,这年十八岁,我实在不愿意离开她,哭得很伤心。战乱年代,都是不得已。
  乡下老家有个私塾学校,只教四书五经,我去那儿学《论语》《古文观止》,还学尺牍,就是教怎么写信, 放学回来姑姑教《三字经》《百家姓》,其他科目就谈不上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从广东逃到香港(1)
一九三八年夏,父亲在香港站稳脚跟儿了,在私立仿林中学任职总务主任,兼任高中部的英文教学和高三班主任,仿林是校长的名字。母亲领着我和我哥先到香港,姑姑领着二姐和两个双胞胎妹妹继续在乡下。
  在香港,父亲安排我和哥哥就读于仿林中学,我排球打得好,就是在仿林打的基础,我当过校排球队队员,代表学校打过全香港的比赛。
  当时香港的民众夜校很蓬勃,那个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
  望很强烈,求知的人非常多,学英文、学数学,夜校比比皆是,
  这种环境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个
  明白。
  父亲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教夜校,教夜校是义务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很累。
  一九三八年夏天,广州沦陷,老家很困难,没有生活来源, 钱也寄不过去,我姑姑领着二姐还有两个妹妹也到了香港。
  广东省主席是李汉魂,战区司令长官是余汉谋,国民党的书记长是吴铁城,吴铁城是国民党*,李汉魂和余汉谋原来是广东军阀陈济棠部下,后来倒戈有功被蒋介石留用,李汉魂当了八年广东省主席,余汉谋一直到解放战争还当战区司令。日本人来了,这城一攻就破,没放一枪就撤了,所以老百姓就骂余汉无谋,李汉无魂,吴天无城。
  这时香港的物价开始起来了,特别是房价涨得惊人,一厅一房加个床位月租十六元,当时一块钱可以买十二斤米,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九十块港币算是很高了,但维持八口之家也很不
  易,根本顾不上在韶关读高中的大姐,大姐只好靠给小学校教书维持,直到高中毕业考上广州大学,广州大学也迁到了韶关, 白天有空袭不能上课,都是晚上上课。
  姑姑她们来了以后,家里负担更重了,八口人住房也很紧张,家里住不下,父亲就安排我和哥哥在学校住宿。
  一九四○年秋,父亲的后背长个小火疖子,他没当回事,就贴贴膏药,由于过分劳累,积劳成疾,母亲对医疗这方面的知识也差一点儿,结果越弄越大,医生诊断是背痈。后来更加严重了,发高烧,就送到香港湾仔那边的东华医院,一查是败血症,那时候败血症治不了,父亲就过世了。
  那天是一九四○年的阴历九月十七,阳历是十月末,父亲时年五十六岁。
  仿林中学的发展有我父亲一份功劳,所以校长发了抚恤金, 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全校师生一千多人都来送别,仿林还有女子中学。
  父亲走了,母亲继续供我和哥哥读书,女儿可以不供,儿子不能不供。母亲一直没工作,她虽然会讲中国话,也会讲上海话,但她是在日本长大,对中国好多事情并不太了解,生活也不怎么习惯,比方说我们家过去做饭做菜,她总是做得带点日本式的,天天吃鱼、虾,生的熟的都吃。后来实在供不了我们念书了,因为没有生活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母亲说搬到郊区住吧,郊区房租便宜,远就远点儿吧。我们就从香港中环搬到九龙郊区的西贡,挺大的一个套房,一厅两室、大走廊、大厨房,房租一个月四块钱,很便宜。
  但有时要从西贡到九龙或者到香港看亲友,必须天蒙蒙亮就起来,爬过一段崎岖的山路,经过启德飞机场步行四五个小时才能到九龙的亲戚家,到香港那就要过海,也要五六个小时, 往来很不方便。西贡那时候还没有开发,不像现在,都是一些影星、歌星住的别墅,汽车可以直通。。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节 从广东逃到香港(2)
一九四一年的盛夏,母亲领我和哥哥去九龙,天气很热, 三个人都中暑了,晚上到了亲戚家就起不来了,发高烧,人家一看要不行了,说怎么办呢?我母亲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