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时唐朝-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前来投奔的,不管是阿猫阿狗,还是阿猪阿牛,一概按其才能,一一授官,无论官职大小,李渊都亲自书写“告身”,也就是任命状,以示重视。他一边询问来者的情况进行“面试”,一边笔下“沙沙沙”地写个不停,而具体掌握此项工作的官员,只是从李渊手中领取“告身”,向来者宣布任命,并颁布“告身”而已。史载:“帝特善书,工而且疾,真草自如,不拘常体,而草迹韶媚可爱,尝一日注授千许人官,更案遇得好纸,走笔若飞,食顷而讫,得官人等不敢取告符,乞宝神笔之迹,遂各分所授官名而去。”
  可见李渊也是乐在其中,想必这与后来唐朝书法的兴旺发达,也多少有些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李渊的书法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当时有人把李渊的书法视为神笔,只盼着能得到他的亲笔签名,要是留到现在,那可是国家特级文物了。
  李老大亲历亲为,也是想让别人知道,我李渊与你们,是无时无刻不站在一起的啊。
  当时,有人提出封官太滥,李渊付之一笑,其实心里在说:你懂个屁,多开些空头支票出去,有什么损失?打下了江山再说,打不下,也能多拉些人上“贼船”啊,反正大笔一挥,要多少官就给多少官,就像写作文一样,无穷无尽的从俺笔尖流出来,多好!
  这可是一桩非常值钱的买卖。
  李渊率军经过雀鼠谷,也算是故地重游。7月14日,大军到达距霍邑50余里外的贾胡堡。就在李渊得意之时,在前往长安的路上,却有两头拦路的“猛虎”在龇牙咧嘴地等着他。
  这时,李渊的外交使者从洛口返回了义军营地,最大的收获,就是怀里兜着李密的回信。李渊拆信看过,信上说:
  兄弟啊,我与你也是家门,500年前是一家,自以为不咋的,却承蒙天下英雄抬爱,一不小心,被推做了盟主,希望与你同心合力,互相扶持,一起来做一件在咸阳捉拿子婴,在牧野灭掉纣王这样的大事业,岂不盛哉?
  信中还要求李渊,亲自带几千步骑去河内郡,与他搞个见面仪式,签一份合同,并当面缔结盟约。
  这封信,就是那个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骂人文章——讨杨广檄的超级写手祖君彦写的。原来,当李密听到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消息,也敏锐地意识到,李渊会打关中的主意,去抢占长安。
  

做人要低调
可是,自己如今正围攻东都洛阳。洛阳,对于李密的手下而言,那可是能否获取胜利的一个最大标准,打下洛阳才算成功,眼前的好处可是香喷喷的。只是长久的打算和利益,谁会去考虑?洛阳不下,则是等于一切白做,所以,李密也有他的苦衷。打下洛阳,是铲除暴政;西入长安,是帝王之业。
  可是部下肯定不会想那么远,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所以,李密死也要先攻下洛阳,本想早点拿下来,再考虑进军关中,无奈王世充很难对付,虽然是屡战屡败,但却也是一个屡败屡战的“先进个人”。
  这么一来,李密便被搞得骑虎难下,加之自己也要争口气,死都要打下洛阳,至于进军长安,也就只好先晾在一边晒晒了。不想这一晒,就让李渊钻了个大空子。
  这封信的主要意思是要李渊尊他李密为盟主,并拉李渊入伙,加入他的“集团公司”瓦岗军,并且以老大的口吻,对李渊发号施令。李渊看过信后,哈哈大笑:
  “李密妄自尊大,只有用卑辞求好的办法讨好于他,现在正要进军关中,如果搞得不愉快,就是故意给自己树一个强大的敌人。”
  李老大停顿了一下,又得意地说:“不如用阿谀奉承这一套多夸夸他,让他骄傲自大,不把我看在眼里,这么一来,让李密专心专意、乖乖地去打洛阳,牵制隋军主力,阻挡他们对我进行‘性骚扰’。等我将关中平定后,再据守险要之地,养精蓄锐,在一旁看看热闹,慢慢欣赏他们鹬蚌相争,我再来他个渔翁得利,也为时不晚啊!”
  手下都随声附和:“高,实在是高,老大就是老大!”
  基于这个想法,李渊速命他的超级笔杆子温大雅写了一封回信,信中非常亲热地称李密为大弟,行文的语气,就如同一个马仔跟老大说话,弄得很是肉麻,极尽吹捧之能事。但凡在字典里能找到的漂亮字眼,几乎全都毫不吝啬地派上了用场,反正吹牛也不花本钱,说的都是些偶像啊,俺对您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之类的话。
  在信中,李渊把自己说成是个胸无大志的小混混,说自己在太原起兵,不过是想帮助一下朝廷渡过难关,并且说自己只愿在李密手底下做个马仔,非常高兴地拥戴他做天下之主。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想着要李密到时候能封他在太原看守一下祖业,看着自己家的老宅子,守着几亩薄田;在葡萄架下,抱着小孙子,讲讲狼和小羊的故事,享享天伦之乐,就心满意足了。总而言之,俺绝对没什么野心滴。
  至于李密要求自己夺取长安,做出当年刘邦俘虏子婴和武王大败纣王于牧野这样的大事,那是想都不敢去想的。汾晋一带,还需要我替您去安抚管理,有很多事情要办,力量也不够,只是个叫花子的命,夺取关中,那就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至于去当面签合同的事,还是免了的好,反正签与不签,您始终都是俺老大。
  信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天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
  李渊这封信,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没骨头的人写的,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相。李密收到信后,不知是计,竟然乖乖地咬了钩子,还得意洋洋地把信拿出来,到处炫耀,说什么唐公都推举俺做老大了,看来天下很快就可以搞定啦!从此,“两兄弟”之间,时常写写信,“推心置腹”地交流交流感情,谈谈未来,谈谈女人,谈谈理想,谈谈人生。
  李渊老谋深算,只用了一封言辞恭敬的书信,便化敌为友,把李密打发了,李老大大获全胜,顺利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所以说,做人啊,还是要低调,不要太拽了。
  对于这件事,史书这样记载:“密得帝书甚悦,示其部下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也!’遂注意东都,无心外略。”
  自此以后,李密就一门心思,专心专意地做他的功课——攻打洛阳,只要洛阳不下,李渊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实施他的战略计划。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捧你做老大(1)
枪打出头鸟。稍有不慎,这只鸟,便是李渊老夫子。但是经过他的一番运作,这只鸟儿,就变成“天下之主”李密了。
  这么一来,李渊不但赢得了进军关中的时间和大好良机,还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而不知不觉中,也把李密推到了众矢之的的危险境地。这等于是把他绑到火堆上去烤,让李密在前面冲锋陷阵打老鬼,而李渊自己则在后面优哉游哉,笑嘻嘻地捡宝,反正多叫几声老大,也不花什么力气,李密也乐意,自己也开心,何乐而不为?
  所以有时候,并非凡事都要争个先,一定要争强好胜。以退为进,往往更能达到目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捧”着李密当盾牌,替自己当打手,挡刀枪,挡暗器,是李渊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大手笔,也是李老大的得意之作——可以说,没有李密牵制和打击隋军主力,李渊要想这么顺利地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李密视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一点也不为过。
  其实,当李渊在晋阳发难时,还是有人意识到这是个严重问题,李密的部下柴孝和,就敏锐地判断出李渊野心比天大,有可能要攻打长安,于是柴孝和同志建议李密,千万不可把长安拱手让人,要先下手为强,把这个战略要地抢先搞到手。
  柴孝和还作了一番分析:“关中山川险固,秦汉正是靠它成就帝业,秦中自古帝王都!现在洛阳一时不能搞定,不如派翟让守洛口,裴仁基守回洛,魏公自己则亲率精锐部队,西取长安,如果攻下长安,则基业更牢靠,兵势更强盛,瓦岗军可以说是家大业大,才算是真正‘垄断市场’!长安一到手,再挥师东进,平定河、洛地区,攻占洛阳,东西两京就成了囊中之物,而后传檄四方,天下便可以轻轻松松地进口袋了。如今群雄逐鹿,这么大的肥肉和战略要地,要是被别人夺了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