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艳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摘自一段网文。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集各大生杀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他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六个国家刚刚被自己的铁骑征服,一时半会还不可能有谁敢造反。但北边的匈奴却是他心头的一块心病。

  面对匈奴的不断骚挠,秦始皇发怒了,这天下谁敢和我做对,偏偏你来送死。

  当时他以皇帝的身份,下了第一份宣战的诏书,那诏书的内容很简单,除了“奉天成命、皇帝诏曰”几个必需的字外,就只有一个大大的“杀”字。果然简洁易懂。

  接诏书的蒙恬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向那片广袤而神奇的草原进发了。

  名将就是名将,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蒙恬一世英名岂是白来的,他的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威不可挡,不消几个月就把匈奴赶到遥远的北方去了。

  匈奴人是跑了,但秦始皇的脸上却并没有笑容。因为他在考虑一个问题,匈奴只是为避我军锋芒而逃走了,等我军撤退后,他们还会来的。你来我走,你走我来,非要被他们活活托累死不可。

  由此可见,那些看似粗鲁野蛮的匈奴人也不是傻瓜,居然这么早就发明了“游击战术”。

  游击战术的灵活性和时用性,我们看近代中国革命史就可以做大致了解。武侠小说中常有这样一个句话:敌不动,已不动,敌一动,已先动。这里可以改成:敌不动,已就动,敌一动,已先撤。

  打不起,还躲不起么?反正就是不和你们正面交锋就是。

  如何才能更有效的防止匈奴的骚挠呢?

  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的秦始皇,突然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

  从陇西的临洮到辽东将原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起来,做一条人工屏障,彻底把匈奴关在国界之外。

  多么伟大的想法啊,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夺得天下了。他太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只有敢于拚搏敢于创新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秦始皇的设法的确是不错的,他甚至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做好了守江山的打算,真可谓高瞻远瞩。有了这样一条万里长城的存在,那些匈奴只能望“城”兴叹了。如果放在今天来看,他的发明不但可以获得吉尼斯奖,甚至还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

  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秦始皇当时突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在当时科学技术超级落后的时代,没有车子,没有电器,什么现代化的工具都没有,要修建这样一项举世闻名的大工程,都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修建万里长城一共死了多少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统计,但有史学家说,万里长城是人们用尸骨堆积而成的,这并非空穴来风。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长城之悠悠,哭冤魂而泪下。

  至今流唱的孟姜女哭长城,何等的凄凉,令人几不可闻。但在那时,象孟姜女丈夫这样为修长城而累死困死饿死的人数不胜数,又是何等的无助。

  总之,孟姜女把长城哭倒的那一幕已定格成永恒,历史已被添上了浓墨色彩的一笔,这一笔血迹斑斑,触目惊心。

  当时的秦始皇只是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地,率土地之滨莫非王臣”,可他忘了更为重要的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于是,秦始皇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神话。万里长城现在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电影《神话》中有段经典台词:“在没有科学验证之前,很多事情都可以叫神话。”

  105年前,无线电话叫神话,飞机是神话,陆全登陆月球更是天大的神话,就算是50年前,电脑和数码科技不也一样是神话吗?

  只是秦始皇如果知道他在建造这个神话时,已经破坏了自己在人民心目中“神”的形象,他一定会后悔的,毕竟神话和江山相比较,哪个重要,这个不言喻。

  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朝代,对一个人心还不是很稳定的朝代,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万里长城虽然成了北方一道屏障,但在修建过程中却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

  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太高楼也会有倒塌的一天,这一天只争迟早而已。

第三章:密密麻麻密
(3) 阿房宫

  曾经有人这样来形容我们这一代。

  “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好了,万里长城修好了,总不能让这些长年劳动的民工们失业下岗吧。

  首先解决最基层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和就业问题,失业和没有就业的,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也要安排就业。

  秦始皇真是伟大之极,大手一挥,毫不含糊的说道:同志们,你们没事做了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来帮我建房子吧。

  这话说的很客气,但谁都知道他这是命令,谁敢不从谁就得掉脑袋。

  起前,民工们满以为皇帝会说,同志们,你们建万里长城辛苦了,现在都来领赏钱吧。

  这倒好,以前累死累活好几年的工钱都还没结,现在又要去搞新的建筑。而且这个工程量的精细程度比长城要求更高。

  建长城还可以偷工减料,有时借山势地形,有时为了省材的需要,借助尸骨打底也是很常见的。既便是这样,也不算劣质工程,从古到今,历经风雨洗礼两千多年的长城仍能屹立不倒,怎一个牛字了的。

  但帮秦始皇建房子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只能藏蚂蚊的缝也不能有。要是皇帝睡的地方有一只蚂蚊出现,你的脑袋也得跟着蚂蚊搬家了。

  请注意,当时我们的第一个皇帝并非没有地方住了,才强烈要求广大劳动人民加入到他免费建房的行业中来。

  相反,他的房子很多很多。但他还嫌少(除了咸阳皇宫的房子,其它的根本就不够级别),因为他的女人太多了,后宫佳丽三千,如果每个人都安排一间房的话,皇宫里的房子虽多,但究竟是不够用的。如果再招几千佳丽进宫来呢,岂不是要为争房子打破头颅了。

  而且当时秦始皇觉得皇宫装修的太寒酸,跟他九王之尊的高贵身份简直就有点不般配。

  我想,当时秦始皇一定是凭其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房产生值的商业前景。乘着当时人价物价低廉(其实是免费),再造一个座超级皇宫吧。以后我的子子孙孙们都不会为房子而发愁了。从这点来看,秦始皇的眼光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皇帝都说没有房子住,那就建吧。作臣子的谁敢反对,除非你有两个脑袋。

  阿房宫就这样开工了。

  如果说建造万里长城,秦始皇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抵御匈奴的入侵),或多或少还对国家有点实用价值。那么修建阿房宫,就纯粹是为了他自己的享乐了。

  其实自修练好万里长城后,秦始皇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的眼里,没有办不成的事,打江山如此,守江山亦是如此。

  现在国家统一了,对自己有威胁的领居匈奴又被自己建的一道墙永远的挡在了关外。

  无内忧无外患,一切都平静下来了,我可以高枕无忧了,我现在该享受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阿房宫的建造究竟有多豪华,气势究竟有多大,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只能靠古书典谱中的记载来猜想。

  但如果你知道项羽后来入住咸阳城时,放火烧了这座令人深恶痛绝的之宫殿时,那把大火燃烧了整整三个月,你就会明白秦朝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就迅速走向了灭亡。

  后来有人把秦始皇这两大建筑合称为“成功之道”,当然,这里的成功,成是通长城的城,功是通宫殿的宫。

  至于秦始皇这两大建筑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后面我们就知道了。

  
  (4)焚书坑儒

  如果说修建万里长城和阿房宫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