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搅瞬芨
  一天清晨,一个白胡老汉,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来到曹府门前,口称来送女领赏。门卫赶去向曹操禀报。这时曹操刚从尹夫人屋里起床,来看望卞夫人,她又是一夜未眠,思女心切,哭泣不止。曹操刚想安慰她几句,忽见门卫来报,有一白胡老人送女上门。曹操大为惊奇,传话请白胡老汉进府。
  白胡老汉进来,直接把女婴递给曹操说:“小民给大司空送女儿来了,请让尊夫人辨认。”
  曹操问:“这是怎么回事?”
  白胡老汉略述道:上个月的一天中午,他在河边上放羊,忽然发现岸边梧桐树上飞来许多鸟儿,不停地鸣叫,真如人们传说的百鸟朝凤,老人感到情形很是少见,就走近观看,不想在一棵大梧桐树下发现有个女婴,包裹她的小被子里还卷有一纸,写有小女婴的生辰八字。面部两眼下边,各有一颗很小很小的朱砂痣;老人觉得可怜,不知小女是死是活,正好一只母羊刚刚生过羊羔,鼓鼓的奶子里有奶汁,就挤出一些在手心中,灌在女婴口里,那女婴小嘴竟然蠕动起来,咽了下去。老汉喜出望外,把小女抱回家中,让老伴每日喂她羊奶,女婴就活了下来。老人没有儿女,本来想抚养做女儿,没想到官府贴出告示,寻找女婴。老汉说,见告示上所写情况,与这小女相符合,特意送来相府。
  卞氏看了小女后,果有两颗朱砂痣,确认是自己所生。刚生下她时,小女只会不停流泪,丁夫人就说这痣是滴泪痣,不吉利,要克父的,派人把她扔了出去。曹操只相信事在人为,不太相信天命,他听了卞夫人所述,见她确认了女儿,又转悲为喜,也非常高兴。要奖赏白胡老汉,这时发现白胡子老汉早已不声不响地离开走了。
  

曹府赐名(6)
曹操的长子曹昂,是刘夫人所生,可惜刘夫人早逝,曹昂就由丁夫人抚养长大。丁夫人没有儿子,对待曹昂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卞夫人已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曹彰三个儿子,建安元年八月,又生了这个女儿,且又失而复得,当然被曹操视为掌上明珠了。
  曹操:“这小女出生在金秋八月,就取名叫金桂吧!”
  卞夫人:“小女在梧桐林里、百鸟朝凤的景象中,由老人拾回,就叫‘金凤’吧。”
  曹操:“好的,希望我的这个小女儿,将来能成为一只金凤凰!”
  文武百官们听说曹操丢失的女儿又寻了回来,都纷纷带了礼物来曹府祝贺。曹操也派人去四处打听救小女性命的那对老夫妻的下落,要为他们老两口养老送终,但始终没有打听出来。
  汉献帝刘协也听到了这些,他命赵兴传旨给荀彧,让他安排车仗乘舆,献帝要亲自去曹府慰问。
  刘协让备了礼品,伏后还专门给卞氏母女准备了衣料,由赵兴和两个宫女在身边服侍,亲自陪同献帝去颍阴曹府探视。
  这次曹操再也无法拒绝,闻报皇上驾临,只得在曹府门外行了跪拜大礼,迎献帝伏后进门。赵兴等送上礼品,曹操恭敬接纳,都由仆人接了过去。伏后提出要去看望卞氏,曹操又只好亲自引领帝后去卞氏房中。卞氏正在怀抱小女逗乐,赶忙把孩子交给女仆,迎了上来,向献帝与伏后跪拜。伏后急忙伸手扶起,让宫女送上衣料等物,又夸奖小女躲过大难,必有后福。
  伏后问道:“令爱起了名字没有?”
  卞氏答道:“有了名字,叫做‘金凤’,随便起的。”
  伏后一听,心中一惊,都说天子是龙,皇后是凤,卞氏这小女儿,就算长在丞相之家,怎么就能叫金凤,而无一点顾虑呢?但她虽年轻,也是见过世面的女人了,就说:“叫金凤,好名字。”
  献帝却说:“曹爱卿,我给令爱起个名字,你看如何?”
  曹操说:“那太好了。微臣环夫人所生小女,就是皇上赐名,那是侍御史裴茂到兖州,宣达圣旨定下‘曹宪’之名的。今日圣驾光临敝舍,恭请皇上给卞氏所生小女赐名。”
  献帝看着门外院里生长的竹子说:“朕赐她一个名字,就叫‘曹节’吧。”
  卞氏一听,心想过去袁绍和曹操杀掉的十常侍中,不是有个宦官叫曹节吗?怎么现在皇上偏偏给自己的爱女赐个曹节的名字呢?她很不理解。
  曹操说:“好,臣谢皇上对小女的厚爱,就叫曹节。”曹操立刻想到了小皇帝的用心所在,他是暗示曹操应该保持臣节,忠于汉室。
  伏后抱过女婴说:“曹节,曹节真乖,长大一定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子。”伏后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自己会被曹操杀掉,让曹节当了皇后。
   。 想看书来

祭师训丕(1)
惊梦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正月十六,二十一岁的伏皇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汉献帝刘协高兴得飘然欲仙。他心里想:老天还是很有眼的,让我刘家皇族后继有人。他看一看孩子,亲一亲伏寿,心中有表达不出来的兴奋。他给孩子起名叫刘熙、刘懿。曹操也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孩子到头九的时候,就让荀彧安排了庆宴。
  宴散当夜,刘协让赵兴服侍他住在许都皇宫前殿之中。伏寿刚生了孩子,又不放心让女婢们照顾,她不能离开孩子,也就无法再去照顾刘协。刘协不能入眠,一直保持在亢奋之中。半夜里他刚入睡就做起梦来,喜庆的日子里,他却做了噩梦,梦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满脸刀痕,浑身血污,步履蹒跚,走到他跟前说:“皇上,老臣来向皇上道大喜喽,皇后一天生下两位皇子,是大汉朝要复兴的征兆,老臣特来祝贺,并祝皇上龙体圣安。”
  刘协一时看不出是谁,心中大惊,急忙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这般模样?”
  “莫非是皇上忘记老臣了吗?”满脸刀痕之人说,“老臣为平定李傕之乱,从宣平门城楼跳到贼人面前遇害,但忠魂常随陛下。现在老臣去也,陛下多多保重吧。”
  献帝立时惊醒,认出是司徒王允,大喊:“王司徒,王司徒,恩师留步,恩师留步!”王允却早已退去,没有了踪影。
  刘协想到,王允真忠臣义士也。当年在宣平门城楼上,亲眼看到恩师惨死在叛贼乱刀之下,不能相救,也不敢降旨安葬,心如刀绞。那时已决定有朝一日,天下太平,要隆重安葬恩师,而今恩师的尸骨在何处,也不知道,想起梦中王允言语,再也不能入眠,痛哭失声。赵兴赶快进前问他,刘协把梦中情况说了一遍,又哭了起来。
  赵兴说:“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皇上念念不忘忠臣,不忘恩师,才会在梦中再见,陛下实是有德之君。可以召见曹公,让他派人去长安找王允尸骨,迁葬许都,不就了却皇上一件心事了!”
  献帝道:“朕也一直想迁葬王允,但这事还需妥善考虑。朕逃离长安时,本来让张济将军留守长安,但听说他恨李傕专横跋扈,恨他杀了樊稠又与郭汜征战,不可相交。于是他也逃离关中,到南阳郡去了。近闻张济病死,他的侄儿张绣,统领他的队伍,住在宛城,尚不听朝廷节制,曹公正在思虑征讨张绣,军务繁忙。你去把荀彧召来,我先与他说说。”
  荀彧听了赵兴所述,心中犯愁。知道南阳张绣欲投荆州刘表,曹公准备出征宛城,哪有心思考虑迁葬王允?再说西安尚在李傕盘踞之下,怎好公开去找王允之墓?但他也知道,献帝刘协要迁葬王允,是想给文武百官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大家向王允一样忠于汉室。不遵旨照办,献帝肯定不乐,皇上一旦与曹公见面,在这件事上顶牛,有伤君臣彼此感情。他想了一会儿,有了主意,就跟着赵兴去见献帝。来到金殿,问了圣安。问道:“皇上召见微臣,必有要事,敬请示下。”
  献帝道:“朕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司徒王允求见,满身是血,朕想召见曹公,谈谈迁葬王允之事。先请你到此相商,不知尚书令是何见解,请直言相告。”
  荀彧道:“曹公欲征南阳张绣,大军即将出发,此时此刻,皇上提出此事,不甚好办。曹公若表示异议,皇上也不要怪罪。皇上不能操之过急,微臣设法办好这件事就是了。”
  荀彧辞帝出宫去见曹公,先汇报了军需物资,均已准备停当;然后向曹公说了皇上想迁葬王允之事。曹操一听,立刻说道:“胡闹。”
  荀彧说:“曹公不必烦恼。听在下之见,可以派人去长安一趟,一来寻找王允之墓,二来可以探得李傕虚实,得机一举歼灭。”
  曹操道:“说的在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