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手册,而是让你知道,哪些药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是一个性质或者完全相同,哪些药服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不能与哪些食物同时服用,与什么药物一起服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另外,对于哪些人群尤其需要小心地方面等。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普通家庭认识药物的真实成分和作用,减少服药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对进口药的迷信程度,认识普通药与品牌药之间的区别,对于正确使用药物作出理性的判断。当然对医务工作者更是一本丰富的专业备查资料,可以对相同类药品进行横向的比较和选择,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作合理的选择。当然,我持有这本书并非为了吃什么药,而是稍稍了解一些最常见药品的使用须知和目的,也放在家中让父母有时候可以查询一下药物的信息。在中国目前的状态下,有一本这样的参考资料可以让你用药的时候更加放心一些。不过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有健康的身心而不生病也不服药,这样的书放在家中只是有备无患作参考,我的希望就是这样。
书评7 颇为实用的医药参考工具书
书评7颇为实用的医药参考工具书
作者:蓝莓兔子2012…05…10
在我的书架上,除了字典辞典以外,很少有1188页这么厚的大部头。不过考虑到这本《家庭用药手册》可以用作家庭应急的工具书,还是毫不犹豫地下手了。
拿到书后发现比感觉中要小巧一些,虽然厚度惊人,但是因为版面比一般的书都小,所以看起来更像是一本比较厚的小册子(厚度约5~6cm)。这本书原出版地是美国,作为一本翻译作品,它尽可能地忠于原著,将所列药品目录按照药品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与此同时,又按照抗生素类药、磺胺药及其他抗菌素药、抗结核药、抗麻风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针对不同疾病适用的药品进行了分类,使用时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所患疾病类型查阅对症的药品。!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具体到每种药品,列出了各种不同的商品名称、适应证、一般说明、注意事项、各种形态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食物的相互影响、常用剂量、过量使用说明、特别说明及特殊人群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有点类似于各种药品的产品说明书,不过任何一个人的家里也不可能保管这么多种药品的说明书,即使保管了,在真正需要使用时也常常会因为数量繁多而难以检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小册子真的很实用。书中谈到的与食物的相互影响及过量使用说明,在国内的药品说明书中鲜少见到。由于大多数国内药品说明书中并未注明服药应该在饭前还是饭后,所以我们常常按照自己的习惯乱服药,把明明是该饭后服的药在空腹时服,或是把本该空腹服用才能发挥最大疗效的药品放在饭后服,结果吃了一大堆药下去,病情却并未见任何好转。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过量服用的后果及处理方法也是本书的精华部分,即使是日常用药,也建议在服药前先查阅本书进行参考,特别是自己在药店购买药品时,常常会因为不懂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买回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药,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肚子里吞,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书中所涉及的药品名称和我所知道的药品名称翻译基本一致,比如常用的抗过敏药“西替利嗪”(商品名称好像是“比特力”),以及抗过敏的激素类药物“强地松”等,猜测应该是国际上本身就统一了说法的吧!
不过,美国国情和中国国情也略有不同,比如书中提到“若搬家到另一个城市,要记得请药剂师把处方药记录转寄给当地的药剂师”,这一点,在我们国家就不具备可行性,我们国家的医生在看病的时候会询问病人的服药禁忌,但是医院对于常规病人并未建立专门的档案,更不可能帮助病人邮寄处方药记录。病人的处方药记录更多地需要依靠病历(这个也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取决于病人是否有此习惯)和病人自己的记忆。所以在使用这本书时,不能完全拘泥于书中的内容,有时需要对照我国国情酌情使用。
书评8 《家庭用药手册》告诉你用药需谨慎
书评8《家庭用药手册》告诉你用药需谨慎
作者:抚顺读书人2012…05…15
收到书的时候,我开始还以为里面有两本,这么小的开本竟然有两寸厚,真是很特别。这么厚的书里面都是专业术语,显然不会是让你从头到尾读的,这是一本家庭用药的工具书。
看封面,竟然是第十四版,足可见其畅销程度,不过看初版是1979年,估计是在国外出版的吧。看来家庭用药是一件大事。每年都有很多人吃错了药,上医院也经常看到因为药物吃错了而中毒甚至送命的患者。看来对待吃药不能不万分小心。
说到吃药,我爱人真是非常小心,每次买回来药都要详细的看说明书,尤其是里面不良反应毒副作用部分,看完以后,有的药竟然就不吃了,干脆扔掉。我总是感觉她有点过于谨小慎微,不过对健康负责也是有道理的。还有用药剂量,我爱人也根据成人儿童,还有体重反复测算,有时候算出两种结果,还让我重算,算完以后,竟然能够按照剂量把一个小药片分成六份,真是太精确了。这本书肯定会很适合她。。hushui
书是翻译过来的,所以里面都是西药,我们现在吃药也都是吃西药。书前面是按照药品的种类,列出的目录,数了一下大约有两千种,书的后面有一个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索引。药品一般都有英文名,比中文名更准确一点,所以按照这个查应该很方便。
不过看了内容感觉挺困惑的,买个含片都带说明书啊!我爱人吃含片都看不良反应。那这本书是给谁看的呢?给那些把说明书丢了的人用吗?呵呵,有点太不靠谱了吧。想了半天,好像应该是买药之前的一个参考。不过话说回来了,手里没有那个药的话,想要查查这本书可有点困难。看来下次再版的时候很有必要配上一个中文的检索表。
不过这本书对于我爱人那样的药品警惕症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减少很多浪费,不用把药买回来看到说明书以后再把药扔掉。可以提前检查一下各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至于药品的英文名字,上网查查也能查个大概,只要找总是能够找到的。
书评9 西成药实用小“词典”
书评9西成药实用小“词典”
作者:湖烟醉月2012…05…15
据我观察,这本《家庭用药手册》和我已有的两本书《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一张图表解决所有商业问题》应该是一个系列的。从外形看也很像“一家人”,都是那种开本小、页数多,像个厚厚的小砖头似的。这本《家庭用药手册》尤为明显,实际上就是一本便携式的西成药品词典。这本厚1188页的手册,包含了1800多种常用处方药的说明,而且都是西成药,每种药都有自己的通用药名和商品名,并以通用药名的英语字母顺序来排列。每种药品的具体说明包括药物类型、适应证、一般说明、注意事项、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食物的相互影响、常用剂量、药物过量、特别说明、特殊人群和老年人。
说到通用药名,不妨啰嗦几句。这里所说的通用药名是指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某一种药物的共同名称。举个例子来说吧,治感冒的药一堆,为了吸引眼球名字五花八门,不明真相的群众往往会觉得这种好像比那种好使,其实就通用药名来说,它们可能就是一种药,那五花八门的名字只是商品名,纯粹是为了吸引要求分割市场的需要,对于疗效来讲差别不大。所以,很多的“独门秘方”不一定真的“独”,“秘”倒是千真万确的。这本《家庭用药手册》对于应对这种情况,倒是很有帮助。不过,对于大众人士来说,这本书只是一个指南,真正的用药还是要咨询专业人士或遵医嘱。
本书封面上分布着许多小药片的照片,其中有一个就是伟哥,后面的附录显示,在美国前200名处方药2008年度的处方配药量排名中,伟哥排名86。我们不妨就以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伟哥为例,查阅示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