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军工传-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呀!”
  五系传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从黄德馨教员的家中查到一张他和蒋介石的合影。搜到照片的人如临大敌,“呼哧呼哧”地赶来报告:“哎呀!多反动呀!这位起义将领心里还想着蒋该死呢!”
  唐凯心事重重地找院领导汇报,刘有光决定召开一次常务会专门研究这张照片的问题。
  张衍在重庆时看过那种照片,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板着面孔,正襟危坐,年轻的学生站在他的身后,在国民党黄埔系将领中,这种照片比较常见。他首先表态:“黄德馨同志是参加云南起义的国民党将领,起义后表现很好,来学院后工作积极,星期天都用来编写教材,老唐你说说,他在你们系表现怎样?”
  唐凯说:“老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快50岁的人啦,带学员到野营场实习测量和筑城作业,比年轻教员都有劲头,他是我们五系教员中的模范啊。”
  张衍接着说:“这张照片只能算个历史纪念物,不能作为我们判断黄德馨政治立场的依据,我们得尊重历史,应该说,我们改造起义旧军官的政策是成功的,从二高步校带来的旧军官普遍表现不错,在肃反运动中,应注意党对起义人员的一贯政策。”
  党委会的意见居然出奇的一致,刘居英看看刘有光,笑道:“你最后拍板吧!”
  刘有光对唐凯说:“把照片退给老黄吧,思想工作由你们系负责。肃反是揭露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对起义人员得注意党的政策。”
  黄德馨平安无事,照旧当他的教员,笔者也想趁这个机会简单说说他的经历。1907年11月,黄德馨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在北伐军誓师北上的大革命年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1929年8月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选派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明治大学数学研究馆、日本陆军炮工学院深造4年,1933年10月学成归国,任工兵学校教官多年。抗战时一边率部抗击日军,一边加紧培训学员,成为当时中国工兵界的著名专家,1948年升任国民党工程署副署长、中将衔署长。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黄德馨于1949年在昆明弃暗投明,毅然参加云南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哈军工的起义人员,包括黄德馨在内的三名将官和36名校官、尉官,由于学院严格执行了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在肃反运动中有惊无险。其他人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保密大检查”仅仅是运动的序幕。
  在没有任何个人隐私可言,连私人信件都必须公开的政治氛围下,哈军工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大揭发,寻找任何反动言论和行为。
  学员班大多在晚上搞运动,首先每个人要交待自己的历史问题,交待之后离开,全班背靠背提出疑点或不清楚的问题,然后本人再回来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如讲不清楚,则列为重点审查对象,需要升温加压个别处理了。一期学员因为大多从旧社会来,有的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学中集体参加过“三青团”,尽管参军时已向组织交待清楚了,运动一来,都要重新审查。
  七月的骄阳,炙热如火。斗争会的气氛好像这天气,从教室到宿舍,从机关到基层,到处都能听到喊口号、拍桌子的粗暴声音。各单位对重点对象的审查已激起广大群众的“革命义愤”,对这些暗藏的“小胡风分子”不狠一点能行吗?这可是革命立场问题。不少单位热衷于开斗争会,似乎谁大喊大叫,谁能死劲拍桌子、戴大帽子,谁就是运动的积极分子。此风一开,人人争先恐后,唯恐自己不激烈。
  徐立行悄悄对刘居英说:“我怎么觉得现在有点像当年延安的抢救运动。”
  刘居英轻叹道:“群众运动嘛,你到市里其他单位瞧瞧,比咱们厉害,咱们还是少说话吧。”
  他们俩认准了“两不误”,绝不许任何小单位擅自停课。
  7月初,从哈军工野营场的厕所里发现了反革命标语。有人用刀子在木板上刻下“胡风是正义的”、“风为啥要反”的“反标”。
  这可让院领导大为震惊,刘有光指示宣传部长穆欣,出《工学》报肃反特刊,把反标公开登出来,借以提高全院同志的敌情观念。穆欣很少在《工学》上发表文章,运动初期,学院邀请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来学院做批判胡风和胡适的报告,一直由穆欣陪同,大概是受到艾思奇的启发,送走客人后,他在《工学》上发表了两版长文《胡风二十多年来的反革命罪恶活动》,成为哈军工肃反运动中重量级的讨胡檄文。然而不久,穆欣自己又被列为审查对象,《工学》报便由刘景路等人去管了。
  7月27日,全院召开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及一切反革命分子检举坦白动员大会,刘居英副院长代表院党委做了长篇报告。他说:“要认识到,由于我院初建,制度不严以及右倾麻痹,非政治倾向严重,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及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斗争就特别重要,因此,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开展这一个运动……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所以能活动,是因为我们右倾麻痹,我们和老虎在一块睡觉还感觉挺舒服,暖暖和和,有的甚至还摸弄着老虎胡须夸奖它。”
  

28 声讨胡风 肃反运动席卷大院(3)
全院动员大会之后,肃反运动又掀起新高潮,各部系不断报来新的战果。
  科教部揪出一个和“匪首”胡风有密切往来的化学教员傅贻棠。
  1950年2月,傅贻棠在上海见过阿垅和胡风,胡风向他介绍过鲁藜的诗和路翎的小说。1951年傅参军,1953年调入哈军工当化学助教,偏偏此公爱好文学,经常议论一下中国文坛的作品,连主管文艺工作的大人物周扬发表的《我们必须战斗》一文,他也敢评头论足,科教部揪出这位认识胡风的仁兄不是顺理成章吗?
  各单位圈定重点对象,主要的依据还是查档案。个人历年来向组织写的自传、思想汇报、填写的表格,都要重新拿出来过过筛子,仔细审查。
  8月,政治部抓出一个震动全院的大案,挖出有“四条人命血案的暗藏反革命分子后象侬”,院五人领导小组十分重视,指示加强力量,尽早定案。
  后象侬是安徽芜湖人,肃反前,他在马家沟医院当文化教员,在个人交待问题时,他再一次向领导交待了其父兄开枪打死抢粮农民的血案,解放初镇反时其父兄已被镇压,当时后象侬只是个中学生。
  8月初,宣传部副部长何涛找后象侬谈话,说经过外调,后象侬的家乡县、区两级政府都证明后象侬本人也参加此血案,且开枪打死了人。何涛要后象侬老实交待,后象侬大喊冤枉。不久政治部对后象侬隔离审查。刘有光已有交待,不许动手打人和逼供,所以只是把后象侬看管起来,不许乱说乱动。
  挖出这么一个血债累累的反革命分子,政治部要下大力气取证定案,不久派出李航等人去安徽外调。当地乡干部把后象侬的叔叔和堂哥找来,用手枪拍着桌子,让他们证实后象侬当时参加了血案并打死了农民,这两个农民吓得面如土灰,战战兢兢,根据乡干部的意思画了押。
  李航带着这份重要证言回到学院,但他亲眼看到当地乡干部大搞“逼供信”,汇报时他如实向领导谈了外调的经过。
  后象侬就是满身长嘴也难辩诉,一则县、区政府出具证明,当地农民还来信,强烈要求哈军工把后象侬押回原籍;二则他的亲友也出具证明,都指证他有血债,这还错得了?9月16日,政治部在“八一”楼三楼召开大会,当众宣布逮捕后象侬,开除军籍、团籍,保卫部干部给他戴上手铐,押出会场,后象侬大呼:“为什么捉我?”保卫部副部长陈怡说:“你自己心里清楚,证据确凿,还不老实!”后象侬说:“我冤枉!我要向中央上告!”押后象侬下楼时,正巧刘有光上楼,后象侬大叫:“刘副政委,我冤枉呀!”
  刘有光愣了一下,站下来看着几个干部押走后象侬,眼镜片里闪出一丝若有所思的余光,他什么也没说。
  后象侬被关在王字楼的警卫室,带了100多天手铐。春天来了,陈怡又一次提审后象侬。
  “关了你这么长时间,你还不认罪,”陈怡说,“你现在坦白还来得及,你还年轻嘛!”
  后象侬说:“我的确无罪,我的中学校长可以证明我,抢粮开枪那天,我在镇上的中学里,没有回家。”
  “你的材料我们研究多次了,但目前所有证言都对你不利,你敢不敢回家乡对证?”
  “敢!但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