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两个月之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海湾危机的真实小故事
让我们以三个与1990—1991年海湾危机有关的真实小故事来开始这一章。
1。海湾危机爆发几周之后。一天晚上,乔治·布什出人意料地走进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在白宫的办公室。斯考克罗夫特,65岁,身材修长,稳重,面孔消瘦,是美国空军的前将领。他的外交生涯开始于亨利·基辛格时期。他时间观念强,办事效率高,能保守秘密,正属于布什欣赏的那类人。他们谈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将它与历史上的事件进行对比。两人一致认为这堪比纳粹实力上升时期在欧洲的扩张。两人站着说话。斯考克罗夫特的小办公室位于白宫一翼,略显狭窄。布什走到窗户边,盯着林肯纪念堂。在聚光灯的照射下,它看上去像远处的光轮。
“布伦特,我有一个信念。1944年9月,我驾驶的轰炸机被日本击落,当我飘浮在太平洋海面上时问自己,为什么我还活着。现在我明白了:天将降大任于我。”
2。 1991年1月初,在临近椭圆形办公室的内阁会议室中,布什召集他的主要幕僚们,围坐在那张占据了房间大部分空间的会议桌旁。布什向参谋部长科林·鲍威尔问道:“如果萨达姆从科威特和平撤军,我们是否可以接受这一解决方案?”鲍威尔回答:“可以,这正是我们和盟国所要达到的目的。另外,如果这样,我们将不必担忧会有什么人员损失。”
坐在他旁边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对此表示同意。詹姆斯与布什颇为相似,也是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律师。他努力争取利用外交手段获取胜利,能迫使伊拉克进行撤军谈判,这将是他个人的成就,能够提高他的威望。
接下来由布伦特·思考克罗夫特发言。在他分析的过程中,布什不断点头称是。
——你们没有认识到,如果伊拉克撤军,局势将变得难以维持。我们的50万驻军将不能无限期的在该地驻扎下去。如果要延长驻军的时间,从后勤保障上说,这不可能;另外政治上,美国也难以获得支持。真正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是萨达姆·侯赛因从科威特撤军,退回伊拉克,但仍将在边境上驻扎重兵。伊拉克军队将会无限期地驻扎下去,使科威特永远面临再次入侵的危险。
——的确如此,布什接着说,盟军应该利用机会消灭或者尽量削弱萨达姆·侯赛因的军队,使它将来不再构成威胁。
3。 1991年1月9日,詹姆斯·贝克与伊拉克外长塔瑞克·阿齐兹在日内瓦洲际饭店会面,为寻求最后的转机进行磋商。面对面的会谈进行了6个多小时,然而却毫无结果。当明显没有任何可能达成协议时,詹姆斯·贝克俯身对对方说:“我想没必要再谈下去了,我建议会谈延期。”阿齐兹丝毫不感到吃惊,他平静地答道:“我同意。我也没什么要补充的了。”此时两人已经站了起来,四目相对。贝克严厉地说:“你知道吗,和美国作战,根本就不像和伊朗作战那么简单。”
的确,经过一个星期的空袭后,联军在伊拉克投下的炸弹是1944年在德国全境总投弹量的两倍。
“他不想当第二个张伯伦”
上述几幕展示了这位总统及其政府班子的坚强决心,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巴格达的独裁者对当地甚至对全世界构成了危胁。当时的国防部长,即当今的副总统迪克·切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令人难以忘记:伊拉克是世界第四军事强国。这一虚假信息散布全球,大获成功。1991年底,在五角大楼他那间窗子全部朝向波托马克河的办公室中,切尼接受了我的长篇采访。这时距他离任只有几个月了。他端坐在一张庞大的木制办公桌旁,那是一战中珀勋将军用过的写字台。在我们谈话过程中,我一度问起:“您确实认为伊拉克拥有世界第四的强大军队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想,我们估算的时候可能稍有偏差。”
布什的一个幕僚宣称:“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搞绥靖政策,不管怎样,布什可不愿像他那样。”然而,被精心掩盖的事实却是:尽管布什在海湾战争中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但在数年中,他所采取的立场与张伯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仅对萨达姆政权及其多次勒索听之任之,还向其提供资金、装备,对其支持、巩固。这一切完全不为人知。就像美国社评人威廉姆·萨费尔所说的:“一个民主国家负责决策的领导们利用权力制度上的弊端秘密地强化一个独裁暴君的军事力量,这是莫大的丑闻!”
当本·拉登在阿富汗抗击苏军的时候,只能按照美国,尤其是布什及其幕僚的意愿生存、发展,萨达姆·侯赛因也是如此。这一分析引出了一个至今仍无答案的问题:如果没有美国的怂恿支持,萨达姆·侯赛因会入侵科威特吗?《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一次出色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对所谓的“伊拉克门”事件都缄口不言(唯一的例外是道格拉斯·弗朗茨和莫利·瓦斯所在的《洛杉矶时报》),作者拉斯·贝克写到:1990年8月2日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时,很少有记者会问,伊拉克从哪里得到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发动这次入侵呢?
一切都从1982年开始。当时罗纳德·里根主宰白宫,乔治·布什是副总统。两伊战争已经爆发两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1982年5月,伊朗在其境内击溃了伊拉克的进攻,凭迫使伊拉克军队败退国内;6月,伊朗开始向伊拉克境内大举进攻,巴格达在军事上受挫,令华盛顿及其当地的主要盟友们——海湾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巴格达迅速败北、萨达姆政权随之倒台。
当年白宫做出的第一项决定就是,将把巴格达从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中删除。据五角大楼负责反恐计划的官员诺埃尔·科克所说:我们当时收到的情报都表明,巴格达仍在一如既往的支持恐怖主义活动。
这一情况六年后仍未改变。1988年,助理国务卿约翰·怀特—黑德在书中写道:“尽管名单中删去了巴格达,但它仍是那些人所周知的恐怖分子们的避难所。”他同时又引用了阿布·阿巴斯的例子,此人曾经劫持过阿西尔·劳罗号游船。同样又是在1982年,阿布·阿巴斯决定从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盟国过境,向伊拉克运送军火。这些军火从约旦、埃及……以及科威特发出,秘密运至巴格达。在巴格达收到的物资装备中,有60架“民用”的“休斯”直升机,只需几个小时他们便可被改装成军用飞机。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用来为作物喷洒农药的“贝尔”直升机。
这些装备,在1998年被用来对库尔德人村庄哈拉巴亚实施化学攻击,结果造成50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令人意外的特使
1983年12月,乔治·布什说服罗纳德·里根派遣一名特使与萨达姆·侯赛因会面。那时两伊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12月9日,美国特使带着一封里根致萨达姆·侯赛因的亲笔信,抵达巴格达。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诚挚的谈话。一位曾经参加过此次会谈的伊方官员称:“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友好。”返回华盛顿后,美国总统的特使在话语中对萨达姆·侯赛因颇为赞扬,以至12天以后,美国在致海湾各国领导人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伊拉克在对伊朗的战争中失败,将会危及美国的利益。美国已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这一情况。”
这个曾经冠冕堂皇地维护过伊拉克的人,就是现任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而此人现在态度强硬地支持发动对伊战争、推翻萨达姆。1984年3月,他又回到巴格达进行新一轮会谈。就在他下榻巴格达的同一天,国际通讯社的快讯批露说,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攻击伊朗军队。此后不久又报道说使用的是“芥子气”。前一天晚上,伊朗通讯社报道了另外一起对伊朗军队实施的化学武器攻击事件。这次是在南部战线发生的,超过600名伊朗士兵遭到“芥子气”和塔崩毒气的伤害。此后又发生了几起类似的攻击事件。
2002年,拉姆斯菲尔德表示要用军事力量打倒萨达姆,他的理由是:“萨达姆仇视美国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不惮使用这些武器镇压自己的人民,更会毫不犹豫地用来对付美国。”有些人认为巴格达与基地组织毫无关系,并且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拉克制定了发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