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瓜情缘-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武群臣高喊:“听清了!”
  徐博道:“皇上,果真这样,则百官勤职,万民勤业,友邦勤贡,民富国强,天下必兴盛也!”
  万历帝道:“说得好!新政乃人心所向,甘霖润物,非是朕头脑发热,凭空臆断。刚才刘台说什么江山铁铸?去他的吧,铁铸的不刷刷油、擦擦土、除除锈,还会永久发亮吗?朕以为,先帝留下之神器,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得以滋养,发扬光大。否则的话,日久必定要生锈糟透,一文不值!”
  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
  万历帝道:“朕一贯视诸位爱卿为大明财富,国家栋梁,是多么希望各位臣僚能和朕一道摸石过河、撒猫逮鼠哇!”
  王国光道:“微臣拥护新政,愿不遗余力追随皇上,为万民造福!”
  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我等望尘!”
  万历帝道:“既然诸位爱卿这样忠君为国,朕也将实话告诉大家,先帝遗训、祖宗法制,朕不是全盘否定。”
  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
  在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的声浪中,在午门外受杖责的刘台趴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一名锦衣卫士仍然在执行杖刑。
  朱家驯无可奈何地数着数儿:“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
  金銮殿中,“皇上英明”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万历帝伸手示意止呼道:“朕英明不英明得让事实说话,天下百姓苦,国库银子少,总是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地过日子不行,不推行新政,大明朝就兴盛不起来,外夷就要欺负咱们。所以,我们决不能按照刘台之流的思想走老路,要大刀阔斧地革新……”
  午门外的刘台早已成为死人,任凭锦衣卫士杖责。朱家驯擦了一下眼泪数数儿:“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
  刘台无力地“哼”了一声,脑袋一歪不动了。
  锦衣卫士甲拦住锦衣卫士乙高高举起的棍子道:“等等!”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五回 冯公公金殿宣读《诏告文书》 肖家楼授计干扰皇上新政(2)
锦衣卫士乙放下棍子。
  锦衣卫士甲来到朱家驯面前道:“朱督尉,看样子,刘大人像是不行了!”
  朱家驯走上去看了看,又用手背试着刘台的呼吸,遗憾地道:“是够活的。这个倔老老头儿,为什么非要跟皇上较劲呢?”
  这时,刘台又无力地“哼”了一声,想张嘴说话,但                                                                     说不出来。
  朱家驯遗憾地说:“活不了啦,就是活过来也难自理。”
  锦衣卫士甲问:“怎么办?”
  锦衣卫士乙道:“快向皇上禀报吧!”
  朱家驯道:“想找死呀?”
  锦衣卫士不敢再多言,等待着朱家驯的决定。
  朱家驯看了看金銮殿道:“让他活着还不如让他死了好受!”转向刘台说,“刘大人,您活着不如死了好受,就让我们成全您吧!”向锦衣卫士甲一挥手道,“再补上最后一棍!”
  只见锦衣卫士甲一杖打下去,可怜一代功臣刘台,即刻口吐鲜血而殒命……后人有一首《采桑子》词哀叹刘台曰:
  暮年不晓随波逝,双脚腾空。双脚腾空,为表坚强自套绳。
  怨声吐尽仇加恨,无奖贞忠。无奖贞忠,命赴丰都灭事功。
  朱家驯用脚踢了一下刘台,对锦衣卫士说:“你们看着他,防止有人抢尸,我去向皇上禀报!”
  锦衣卫士们答应一声“是”,认真地看着刘台那圆睁的双眼而又可怕的灰脸尸首……
  金銮殿中,万历帝一举手中的《诏告文书》道:“诸位爱卿理解得好!”然后又拍了拍,“这是一大沓子写满汉字的白纸,可是纸轻而字重千斤万斤呀!”
  文武群臣高呼:“金银不如它!”
  朱家驯来到驾前跪地道:“回禀皇上,刘台刘大人不堪重责,现已当场毙命!”
  文武群臣听后顿时惶然,战战兢兢,不少人呈现出惋惜和后怕的面容,汗雨纷飞。
  万历帝问:“死了?”
  朱家驯回答:“死了!”
  万历帝道:“死了也是咎由自取!自古没有不为变法革新而流血丢命的。但是,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刘台则属于后者,是为阻挠本朝倡导新政的掉头人之一。告知刘台眷属,他是因为螳臂当车,自寻粉身。传旨,把刘台暴尸三日方可葬埋!”
  朱家驯道:“微臣领旨!”起身退出殿门。
  文武群臣皆汗颜不止,有的还拿出手绢儿擦抹汗珠儿。
  万历帝道:“诸位爱卿!”晃晃手里的《诏告文书》,“朕手里拿的这摞字纸,就是阁老张太师废寝忘食连夜为朕草拟出来的新政的《诏告文书》。朕早已责成司礼监秉笔处誊抄刊印,着八百里加急快马传至南北直隶各个府、县以及各地巡抚总兵衙门周知,同时责令各地官府差人张贴。今日,朕本当亲口宣读,与诸位爱卿共享一段激动人心的乐章,不料出了个刘台插曲,大扫朕兴。现在,朕命冯保冯大伴代朕宣读,诏告天下,诸位爱卿注意听宣,谨记在心,大明朝自刘台断气之日起就是朕变法革新推行新政的开始之时!”
  文武群臣回应道:“臣等牢记!”
  万历帝道:“冯伴,宣诏吧!”
  冯保接过字纸,郑重其事地站到了御基前边儿。
  大殿中,文武群臣鸦雀无声,垂首恭听。
  冯保双手平举诏书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明朝自太祖洪武开基以来,历经二百余年,世袭十二帝。昔先王功绩,铸鼎神坛;将勇功绩,彪炳青史。然土木之变后,国力日渐衰微,民风日渐颓败,以至于东瀛弹丸小邦,也敢屡犯我明朝大国。朕思之又思,悟之又悟,深感疮疤之痛。为防毁我江山之历史重演,非变法革新而不能够驱倭除匪、光耀宗庙、富国强民、振兴社稷……”

第三十五回 冯公公金殿宣读《诏告文书》 肖家楼授计干扰皇上新政(3)
冯保洪亮的声音飞出金銮殿,飞出紫禁城,飞向白云蓝天,飞向广袤的大地。后人有诗赞叹曰:
  新政惊流反复回,涛声急伴响春雷。
  诏书凤落千家喜,笑脸飞扬万代眉。
  冯保继续宣读着:“鉴于斯,喜于斯,朕钦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
  在滚流的河面上撒网捕鱼的渔民们听着;在颓败的田园里劳作而衣衫褴褛的农民们听着;在山坡土路上结队而行的流民们听着;在商业店铺接待顾客的店员们听着冯保的声音:“为了尽快地富民强国,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
  在宛平县县城的城门正上方镶嵌着“宛平县”三个大字。深深的门洞,厚厚的大门,大门两侧有兵丁手持兵器把守。推车的、挑担的、步行的、坐轿的、骑马的和讨饭的人丁车马进出于城门……
  在距城门不远处的城墙上贴着一张《诏告文书》,一群男女群众围观,边看边议论……
  肖家楼在肖存义、肖存利和侯管家的簇拥下来到告示前面争看,侯管家主动念道:“第一,整饬吏治,除弊肃贪。凡府县以上官吏,都要按照‘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办事,公铨选、专责成、行久任、严考查。无论国之上下,凡属行贿受贿、废公徇私之官员;欺行霸市、鱼肉商农之差吏;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之士农工商者;凡此种种,一律严据《大明刑典》衡情度理,看重分轻,力惩不殆……”
  肖家楼烦躁地说:“别念了,别念了,什么玩艺儿!”然后他转身而去。
  肖存义、肖存利和侯管家追上肖家楼。肖存义问:“爹,看看怕什么的?您上哪儿去呀?”
  肖家楼道:“回家,看那破玩艺儿干什么?”
  肖存利道:“看看对咱们家有利没有?”
  肖家楼道:“什么诏文也动摇不了咱们家的利益!”说完向回走去。
  侯管家紧跟。
  肖存义道:“让爹回家,咱们俩到大兴集市上看看去。”
  肖存利道:“走。”
  商业街上买卖云集,商幌各异;人来人往,叫卖声杂……
  牛忠、马孝腰悬兵器,各抱着一大摞告示向行人们散发。
  庞家的瓜果货栈就在这条商业街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买卖红火。大门上方御笔“天下第一瓜”的牌匾显得特别突出,不时引来行人的目光,还有不少人驻足欣赏。庞广财手里拿着几张告示,高兴地走出庞家瓜果货栈的大门,顺大街而去。
  在距庞家货栈不远处,庞学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