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花飞红-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致内容是协商夹攻辽国,宋攻取燕云十六州,其他归金国,事成后北宋向对方纳贡。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徽宗集结各路军马,号曰十万神勇,准备择将进发。童贯主动请缨曰:“臣愿做统帅,凯旋归来。”

  徽宗笑曰:“彼所谓良臣忠将,平日里误谤童贯,今日可见得!”

  童贯跪曰:“陛下圣明!臣此次出征,定将势如破竹,不负陛下厚望!” 

  徽宗曰:“爱卿快快请起!”

  童贯曰:“此次出征非同小可,臣奏请陛下让李将军(李阳)为副帅。”

  徽宗笑曰:“少见!少见!李将军素与你不和,不可不可!”

  童贯曰:“李将军误会我很深,但他有真才实学,臣之私为小,国家为大!”

  蔡京,李彦,梁师成,王黼等一班宠臣皆力荐李将军。李将军何许人也?乃李阳也。史书无载,民史流传。

  原来李阳素看不惯蔡京等六贼祸国殃民,与此六人深恶。而这次六人一改往昔,力荐之,实为欲除之。宋徽宗国事皆决于蔡京等人,国乱可见一隅。

  及自出师,二十万大军驻扎边境,久不言战。李阳数次请战于童贯,童贯皆曰:“兵贵久练,不可盲目!”

  北宋积弊百年,于此事可见一斑。童贯按兵不动实际是为了贪污军饷以为私用,而后找寻借口处决李阳。此计之毒,不亚秦会。

  北宋军队长久驻扎,习练工于形式,平日难得温饱思归之心愈发急切,斩首了些许逃兵仍然无法制止。偶然集训,槊挥太猛便中折两段,刀发力不入木,铠甲石击而破。。。。。。突然有一天,主帅童贯决定进军幽云。进军之前,为犒劳百师,杀牛食味,结果刀钝牛不死。只好请来个大力士,给他一张百斤大刀发猛力三入牛肚,牛方死。

  李阳对个中情况最为清楚,几次请于童贯,上书皇帝提取国库军械都被否决。

  童贯曰:“我大宋神兵,百战百胜,无须多此一举!”

  李阳大怒曰:“儿等小人,将误国也!”

  童贯曰:“大胆,辱骂主帅,军仗三百!”

  凡为之求情者皆有仗罚。

  李阳被打得皮开肉绽,好不憋气。

  事后童贯亲自看访,佯装曰:“李将军何苦如此不知好歹?军法如山,我不能偏私啊。”

  李阳不答,兀自生气。

  童贯曰:“明日我给你一万军马攻取幽云如何?”

  李阳欲起身坐下计议,终因疼痛未能。

  李阳答曰:“如此甚好!”

  童贯佯做关心的说:“看你如此不堪还是换做别人吧!”

  李阳愤然忍痛站起,曰:“我思今日多时,主帅不可让于旁人!”

  当下两人计议一番,商决了用兵之法。童贯心中窃喜。

  次日北宋军队浩浩荡荡进发边境。辽国守军早吓得魂不附体,几乎弃城逃跑。待看清前来的只是小股军马,便放心不小,开城应战。两下战不多时,李阳佯做败北,追军穷追不舍,待到峡谷李阳停住。谁知道反戈交战多时终不见北宋伏军出,方知中了童贯的圈套,不禁仰天长叹:“壮士为国捐躯,死不足惜!小人亡国,吾恨九泉矣!”遂欲刎颈殉国。

  “我来晚也!”侧路突然杀出一队人马。细看便知是末将周桓也。周桓素来仰慕李阳的作风,惜平日不得与之深交,待闻得李将军遇险,知是童贯的阴谋,偷率本部人马前来搭救。

  辽人素来瞧不起宋人,所以见是小股兵力,愈发周旋,眼看愈险。忽然从山背后一股浓烟升起,紧接着便是呐喊:“杀辽贼救李将军!”便有人从空中飞来,犹如天兵神将下凡。来者为谁?乃北宋江湖各大名门正派。

  说起这事亦是李阳的造化。李阳平时节俭自律,乐善好施,其心乃仁者之表率也!江湖中提起李阳将军无不称颂,可见威声之响。当然也有些小帮小派诋毁者也不乏泛泛之辈。如南岳绣衣派,天山令狐派等等。

  对李将军感恩不尽的要属丐帮帮主王通河。王通河因为杀了一个无噩不做的地痞遭到朝廷通缉。朝廷如此兴师动众,全在那地痞是刘贵妃的哥哥,也就是徽宗的小舅子。本来王通河难逃一死,多亏了李将军暗中相助才在危难之际捡的性命。李将军救他,是因为他素看不惯,暗地里非常佩服这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英雄。

  狭路相逢勇者胜,宋人越战越勇,辽人越战越胆怯。加之那日风烈,飞沙走石,林阴耸动,辽人以为漫山遍野都是北宋伏兵,不由得心寒意乱,纷纷败退。

  宋人捡得便宜,完胜辽人,不可不谓天助。此后江湖中以辽人不堪一击为殊荣自我感觉良好之后又不由得纳闷:何故北宋军队逢辽不胜?

  尽管李将军虎口脱险,童贯阴谋未能得逞却也难逃勾结江湖败类企图谋反的罪名,尽管莫须有却也很生动。何况朝中奸佞置李将军于死地者已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田地。

  时童贯在军帐中淫乐,以为奸计得逞,好不欢欣。正得意忘形的边际,边关探子报道:李将军击败辽人!童贯一惊,差点跌倒,心想李阳决不会放过自己,这项上人头恐是难保了。一面心中惊讶纳闷:料想我大宋百万雄师,近百年来无法奈何辽人,区区李阳穷并秣马,如何胜的?若是周桓也太匪夷所思吧?周桓本是我有意放之让其自投死路。。。。。。李阳啊李阳,你的命可真大,是我小觑你了!

  童贯慌忙询问缘由,边关探子一一对答。童贯听完,心中释疑,嘴角处流露出常人难以觉察的诡笑。

  李将军大难不死,深感江湖各位援手。众人皆曰:“李将军过谦了!区区小劳不足挂齿!”

  乾坤派首领钟虎曰:“素闻童贯阴险,看来一点不错。将军虽逃脱险境,却不知他下一步如何小人?敢问将军作何打算?”

  李将军沉默不语。他虽恨童贯这等小人但他恐怕国中忠奸相斗导致国力衰退,给了别国进攻的缺口,所以他一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是啊,恩公。现在朝中奸佞当道,恩公虽无愧与天地,可暗箭难防,望恩公三思!”丐帮帮主王通河不无关心的说。

  李将军重重的叹了口气:“各位英雄的好意李某心领了!”

  终南灵尼派掌门人天灵师太曰:“李将军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众人你一口我一口,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适夜,李将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思前想后还是决定速回北宋军营,毕竟国家大事是大,个人恩怨是小。

  次日,童贯派人告知李将军:李将军与国家叛逆相聚集欲谋反吗?念儿初犯,速回营寨,既往不咎,否则视为叛贼,望三思!

  众人皆劝说李将军不要回去,其中必定有诈。李将军曰:“壮士为国家而死就没什么遗憾了,诸位英雄不要再劝说我,我心意已决!”

  忽报马植到。马植原名李良嗣,早年在北方长大,与完颜部落甚亲,目睹辽人残暴,日夜思念祖国(北宋),后在童贯出访完颜部落时跟其回国,遂改名马植。也是夹攻辽国的主张第一人,与童贯甚洽,但很爱国,由是与李将军亦交情莫浅。又因李将军长子李风拜其为师,为北宋江山社稷客居金国(后与完颜秋菊成亲为金国驸马),所以与李将军的关系亦可谓微妙!至于李风如何拜他为师,以后在作详说。

  马植其人身长七尺有余,面清瘦,微髭,目矍铄。

  “马植乃童贯心腹,恩公不可大意,此来必定没有好意!”

  “非也!马公此来欲授我妙计也,不可疑之!”

  李将军笑着回答。

  及见面,马植与李将军互相寒暄一番后,马植曰:“将军性命危矣,何故久居是非?”

  “ 兄台欲做童贯说客吗?”李将军微怏。

  “将军此言差矣!我从北方蛮夷之地不辞辛劳回归北宋于做小人乎?我念将军乃大宋忠臣黎民之福,故不惜犯险相救!”

  “大丈夫生死系于天,兄台言过其实了!”李将军有意问难。 ‘

  “将军休再试我,童贯虎狼之心,将军难道不知?”

  “我心日月可鉴,区区童贯能耐我何?”

  “ 话虽如此,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将军不做长久计划乎?”马植话中有话,李将军心中兀自不悦。

  见李将军沉默,马植曰:“北方金国日渐强大,辽国迟早会被取代,适时与北宋为邻,其无战争乎?以我观之,将军可速图之!况令郎李风现为金国驸马,如此际遇千载难逢!”

  “都是你做的好事!我不曾识得此儿,我只有一儿李云!‘李将军被激怒了。

  马植不禁大笑曰:‘有大宋皇帝的圣旨在先,你如何不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