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四卷:大漠雄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卿,你看到了吗?”
  魏征此时心中也深为李世民对长孙嘉敏的情感所感动。
  李世民如此难忘皇后,长孙嘉敏虽在幽界,也应该心满意足了。
  然魏征此时想的是另一件事,他不动声色,摇头探脑向西北遥望,眼睛眯缝着,好半天才答道:“臣老眼昏花,实在看不见什么。”
  “怎么会看不见呢?现在阳光明媚,九萯山高耸在那里,皇后现在正躺在山中的昭陵之中。”
  “昭陵?”
  “想是魏卿已经看见了。”
  “唉,原来陛下看的是昭陵,臣还以为陛下说望见献陵如昭陵一般。
  若说是昭陵,臣倒是能看见。”
  李世民听罢此言,心中一寒,马上知道魏征是在讽刺自己:对自己的皇后如此上心,却忘了昭陵之西埋葬着高祖的献陵!     李世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魏征又问道:“陛下,夫妻之情难道胜于父子之情吗?”
  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开始提倡周、孔之道,武德二年,他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武德七年,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并封孔子的后代为褒圣侯。
  及至李世民即位,他于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而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大力尊儒崇经。
  李世民这样做,是他和群臣在弘文馆里多次讨论出来的结果,即治理天下要靠儒家的“王道”,即以尊儒崇经来教化天下,达到“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的效果。
  儒家学说中,有一套严格的纲常伦理道德,简言之,就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中心的等级秩序,其他关系不能撼动此柱石。
  李世民现在一味怀念皇后,却将离皇后埋得不远的高祖忘得一干二净,显然与这套伦理有悖。
  其为君王这样做,若传扬天下,人们私下会说:当今皇上口口声声让大家尊儒崇经,可他自己却不是那么回事,皇上尚且如此,又如何教化天下呢?     李世民听言品出味儿来,又潸然流下眼泪,说道:“魏卿,你不要说了。
   。。

建昭陵贤后入葬 赚孝名魏王刻石(8)
朕思昭陵而忘献陵,是朕不对。”
  魏征见李世民已经认错,也就不再穷追猛打。
  眼见天色将晚,君臣二人缓缓步下楼观。
  李世民走到地面,扭头对侍立一旁的太监说道:“传朕的话,明日让将作监来此拆掉楼观。”
  魏征忽然跪下,叩首道:“陛下,臣一再冒犯龙颜,望皇上恕罪。”
  李世民搀起魏征,说道:“魏卿,你怎么了?大丈夫行事敢作敢当,你既然敢累上诤言,难道说过之后又后悔了?”
  “臣不后悔。
  臣其实也心伤皇后,如此贤德之皇后,却寿夭早终,使陛下失一良佐,臣亦恨苍天无眼。”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朕拆掉楼观,是慑于你所言之人伦大义。
  朕为君王,一举一动事关天下,不得不谨慎。
  为了教化天下,朕尊儒崇经,将其视为治国纲脉,不能因小事毁之。”
  君臣二人未上马,并排沿着池畔慢慢行走。
  他们行了一段,李世民忽然侧头问道:“魏卿,你刚才心伤皇后,是发乎真情吗?”
  “臣确实发乎真情。
  为妇人者受其眼光所限,往往富贵之时会变了性子,古来为皇后者弄权者有之,营私者有之,施暴者有之,而长孙皇后深敛私情,大公无私,实为罕见。
  这让臣又想起贞观六年时,当时长乐公主出降,陛下认为她是长孙皇后所生,欲厚送其妆,被臣谏止。
  谁想皇后却因此赏钱四百缗,赐绢四百匹,并说:‘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
  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
  ’臣以直谏闻名,若无陛下、皇后呵护有加,臣难有今天。
  ”     “魏卿说起这件事,又让朕想起皇后对朕说的话。
  她说:‘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何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也。
  ’朕此生有幸,得遇皇后,她深敛其行为,不敢参与朝政。
  然朕今天想来,朕理政之时,受其良行益言颇深,让朕避免了许多错处。”
  君臣二人在这里缅怀长孙皇后,皆发乎真情。
  李世民又问道:“魏卿,我们现在抛开礼义大道,平心而论,你说,到底父子之情与夫妇之情,哪个更亲近一些?”
  魏征脱开答道:“若夫妇两情相悦,且肌肤之亲日久,较之父子之情,毕竟要更近一些。”
  “嗯,你接着说。”
  “然则夫妇两情不悦,甚至同床异梦,就无亲近可言。
  相比之下,父子之情由血脉相连,亲情恒久,又远胜于此时的夫妇之情了。”
  “难得你能说真话。”
  “臣一直说真话,臣若说一句假话,恐怕陛下早将臣拿下问罪,现在也不能与陛下说话了。”
  李世民此时的情绪好了起来,又问道:“朕与皇后两情相悦吗?”
  “陛下与皇后相互敬重,犹胜凡人的恩爱夫妇。”
  “那么,朕建此楼观来缅怀皇后,这有错吗?”
  “没错。
  陛下重情明义,饱有爱心。
  若推而广之,陛下善待臣下,爱护百姓,恒有此起。
  然陛下为国君,与皇后之情为小爱,与天下之情为大爱,当大爱与小爱冲突之时,只好弃小爱而顾大义了。”
  “哈哈,魏卿,朕实在服了你了。
  来,我们上马回宫,今晚你同朕一起进膳。”
  长孙皇后逝去,其三名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一样悲戚。
  然李泰缅怀母后的法子很特别,事成之后赚取美名一片,李承乾闻知李泰之举,心中泛出了淡淡酸味。
  从东都洛阳向南二十余里,清澈的伊水到了这里被两山所夹峙。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建昭陵贤后入葬 赚孝名魏王刻石(9)
东面的叫香山,西面的叫龙门山,伊水于山间北流,远远望去,这里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史称“伊阙”。
  隋朝建东都洛阳时,因宫城门正对“伊阙”,始改称“伊阙”为“龙门”,龙门山也因此而改名。
  这里山河壮丽,风景宜人,山上翠柏与伊水相映,山间散落有数十处旺盛的泉水,向为洛阳美景之冠。
  当风清日朗之际,这里游人如织,许多人面对美景,吟诗作画。
  到了北魏年间,这里的风景又为之一变。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当时北魏举国崇佛,一批皇室贵族及朝中大臣纷纷来这里刻制佛像,一时间,这里沿伊水长达二里的两山崖壁上,渐渐布满了形制各异、琳琅满目的佛龛和造像。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石窟寺最具代表性。
  其以流传到中土的犍陀罗佛像风格建造,极具异域格调。
  当长孙皇后逝去不久,魏王李泰即带领府属,身穿素服来到洛阳。
  是时,洛阳都督仍是张亮,闻听魏王到此,急忙出衙来迎。
  李泰拱手道:“张都督,我来洛阳为的是私事,本来不想叨扰,又想毕竟是洛阳地面,还是要来打个招呼才好,不能失了礼数。”
  张亮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李世民未取得皇位之时,洛阳由张亮镇守,为其坚固的后方根据地。
  其即位之后,觉得东都洛阳位置重要,还让张亮在此镇守,由此可见张亮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李泰明白张亮的分量,其言语之间透出谦逊,以前辈之礼待之。
  张亮道:“殿下何出此言?皇子来到洛阳,对张亮来说皆是公事。
  万一有什么闪失,让我如何向皇上交代,事情闹大了,这颗脑袋也许就交待了。”
  李泰笑道:“谁不知道张都督是父皇的股肱之臣?你治理洛阳多年,将这里整治得花团锦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能有什么闪失?”
  张亮躬身请李泰入衙。
  李泰摇手道:“不用了。
  我来拜见你之后,就要直奔龙门。
  办完了这些事,我还要回京为母后守丧。
  唉,我来这里,事先连父皇都没有禀报。”
  “啊,殿下何至如此匆忙?”
  李泰低头不语,其身后的苏勖代答道:“张都督,殿下此来,要亲往龙门选一地址。
  他要用自己的年俸,为皇后做功德造石像。
  皇后居丧之日,皇子不能轻易外出,殿下为表孝心,也只好破例了。”
  这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