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若不跑,枉有大漠老狐狸的称号。
李总管,你再派人去探,看看侯君集现在何处。
这个库山也不用据守了,我们现在就下山,与侯君集合兵一处,想法打探到伏允逃往何处,再定下步行止。”
当李道宗的北路军走下库山,侯君集的南路军前锋恰好不期而至。
如此,唐军南北两路大军会合一处,昭示唐军取得了此役的第一阶段的胜利。
派出去的斥候纷纷回来,他们还捉来吐谷浑人问询伏允的逃向。
所有的消息都表明,伏允带领轻兵向西逃去,其路线通向青海湖之西南名为沙碛的地方。
老僧痛失《兰亭序》伏允溃逃茫沙碛(11)
沙碛那里四周为一派茫茫的沙漠,中间有若干个绿洲,其南为昆仑山,西为且末河。
伏允逃到这里,是想自己熟悉这里的地势,且适应这里恶劣的气候,以此来和唐军周旋。
他在逃跑之时,还使出最为歹毒的一招,即是令人将沿途野草全部放火烧掉。
伏允的如意算盘是想沙碛路途遥远,唐军之马若无野草为食,定难前行,妄想唐军就此知难而返。
李靖得知了这些消息,就将众将召集到中军帐内,讨论对付伏允的方略。
帐内众将大多面露难色,他们这些日子以来,见识了高原反复无常的气候,深以为虑。
以往在塞外征战,那里的气候固然寒冷,然不像这里气温陡降陡升,或者刮起漫天的黄沙,或者突降冰雹,如小孩儿的脸一样,变化太快。
他们又听说沙碛那里,有一种流沙会突然而至,将人马都埋入其中,心中更生出恐惧。
李靖居中坐在帅位上,下面的将领对面而坐。
李靖缓缓说道:“伏允又故伎重施,大家都议一议,大军如何定下下一步的行止。”
薛万均率先发言,说道:“伏允用心险恶,以火烧去沿途的野草。
我军若继续追击,马无野草可食,定疲瘦难行。
大军入了大漠,若无马匹代步,靠人力行走,那是难以坚持数日的。”
侯君集问道:“依薛将军之言,我们不入大漠,如何与伏允交手呢?”
薛万均答道:“如今这里方圆荒无人烟,我军既不入大漠,也没必要在此坚守。
库山一战,大折伏允锐气,谅他一时不敢再轻举妄动。
我的意见,使我军退回境内修整,若伏允再卷土重来,我军正好以逸待劳,猛击其势。”
李道宗摇头道:“库山一役,伏允固然被挫败,然未伤其主力。
他现在轻装逃脱,有备而去,焉知他是否又行什么图谋呢?”
契?何力接口道:“不错,这正是伏允惯使的伎俩。
我与他交往多年,知道伏允善避锋芒,不计一土一地的得失,常常仗着地势及气候与外来人巧相周旋。
如今,他明明知道李总管率兵在且末布防,他还是奔向沙碛,是欺我们不明那里的地势,使我们不敢追击。
若大军一退,伏允定会现身再来侵扰——这是他惯使的法子。”
李靖点头道:“契?何力说得有理,上次段志玄引兵还鄯州,那伏允即领人露出头来,奔往凉州大掠。
他确实不计较一土一地的得失,只要其部众在,就是其为祸的本钱。”
此后,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述自己的意思。
话题谈论到最后,归结为对伏允是追还是不追的取舍上。
座中大半人赞成薛万均的意见,认为现在去追,太过凶险。
不如暂且回军休整,待到了七八月暖季的时候,那时候野草又会生出来,再行进兵。
侯君集的意思也相当明确,就是要深入沙碛彻底降伏吐谷浑。
他见众将倾向于退守,就嘿嘿一笑说道:“你们以为到了七八月天气就会晴好吗?错了,那时候照样有大风刮来,且白昼之间温差更大,白日阳光充足,到了夜间气温陡降,还会下来冰雹。
契?何力,我这样说非是虚言吧?”
“侯尚书所言为实,大军若于此时进击,需携带棉衣和单衣,显得非常累赘。”
契?何力点头答道。
侯君集接着说道:“刚才薛将军说伏允大失锐气,其实未必。
其攻库山受挫固然不假,然未伤其根本,其部众犹完备,还有与我军交手的资本。
我军现在若退回休整,伏允定引军出沙碛前来袭扰,则我军此来大举围攻,就和段志玄上次进兵有了一样的结果。
我们此来大动干戈,未擒获伏允,就此退兵,别说皇上不会答应,我也不会善罢甘休。”
老僧痛失《兰亭序》伏允溃逃茫沙碛(12)
他将头转向李靖,大声说道:“李都督,伏允轻装入沙碛,是料定我军不敢去追赶。
其入沙碛后,定然不作防备。
我军若掩袭而至,定能杀他们个人仰马翻。
君集不才,愿领本部兵马为先锋杀入进去,望大都督能调拨来充足的粮草,君集即刻开拔。”
李靖此时心中早有主意,就是伏允逃往天边,也要将其擒拿到手。
他让众将发表意见,是想借此机会统一大家的思想。
侯君集以主战的姿态站出来,并主动请战,这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
侯君集这些年跟随自己学习兵法,看来的确长了不少见识。
只是李靖深恶侯君集为人好矫饰,无谦虚之风,连带着将他看低了一截,对其所有见识不免先入为主。
所以侯君集今日尽管提出了猛追伏允的好主张,与自己的心意暗合,李靖反有意外之感。
李靖立起身来,目视众将说道:“皇上为使此战完胜,让房仆射、长孙无忌居京城为大军调运粮草,可谓使尽全力。
侯尚书所言不错,我军若就此退却,让伏允喘过气来再到边境袭扰,就是大违了皇上的心意,也辜负了天下的臣民对此战的期望。
伏允以为烧了沿途野草,就可阻退我军,他是痴心妄想。
路上没有了,我们就不会随身携带吗?我们就不会快速发现伏允的踪迹,找他的部众去夺吗?”
李靖的这番话,已经很明确地定下了追击伏允的方略。
李靖又目视侯君集,说道:“侯尚书,本人忝为此行军元帅,岂能让你单兵深入不生之地?我想好了,此次追击伏允,还采用南北二路军齐头向沙碛推进的方略,这样南北呼应,可添胜算。
“北路军由我率领,另通知李大亮引军东移,形成夹击之势。
北路军经赤水、积石山西端及河水源头一线,西至且末,从西、从北向沙碛施压。
由薛万均、薛万彻、契?何力带兵完成。
“南路军由侯尚书、任城王道宗带领,辖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拓跋赤辞所部,沿蜀浑山、居茹川、星宿川、柏海一线向沙碛包抄。”
史大柰接手了东线的防务之后。
主动与拓跋赤辞修补好了关系,拓跋赤辞欣然率领所部来李靖军前效力。
李靖又目视段志玄道:“段将军,大军进击之前,补充粮草最为紧要。
另外,我听说沙碛之中难觅清水,你须让每名兵士身上带有水具。”
段志玄将李道彦、高甄生解往京城,又返回前线主持军需之事。
他点头答应,补充道:“大都督,方今天寒地冻,天降落雪不止。
万一大军缺水,可将冰雪就地烹之饮用。”
李靖摇头道:“天寒地冻,固然有冰雪,可那燃火之薪柴实在难觅。
若让兵士吃冰雪解渴,还不闹坏了肚子?他们就无力再打仗。”
李靖又唤契?何力和拓跋赤辞道:“伏允妄图凭借地势与我军周旋,如此,我军就要多倚仗党项部及契?部人员先导,一来要识捷径,二来要寻伏允踪迹。
想伏允多年来欺压你们,我们借此机会将其彻底降伏,就免了后患。
我所以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们,此战非是大唐独自得益,也事关你们二部,望各自尽力。”
契?何力和拓跋赤辞躬身答应。
。 想看书来
太上皇归葬献陵 老狐狸魂归碛中(1)
慕容伏允逃入沙碛的消息传入京中,让李世民又喜又忧。
他初闻消息之时,对面前的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马周说道:“药师兄领兵合围伏允,将其逐入沙碛,算是取得了第一步胜利。
可那伏允号称大漠老狐狸,断不会善罢甘休,他肯定会倚仗地势与药师兄周旋。
万一让他又得了势,则前功尽弃。
想起段志玄前次领兵到了青海湖畔,不正是这种情势吗?”
房玄龄道:“李药师禀承皇上方略,用兵前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