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经国密码-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个视角看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从赣州带到台湾的亲信漆高儒就用事实讲了这个道理。他说小蒋到台湾当了接班人后:“蒋中正留下来的人未全用,也没有不用,视需要作抉择;陈诚留下来的人,先从陈履安开始,获得重用,然后才能者都获选用,只有搞小圈子的人,才未见重用。留俄同学,一个也未重用,但保留了同学的友谊,使他们每人都有一份足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在建设新赣南时期的老干部也稍有照顾,因做地方建设是优秀人才,放到中央就不一定合适,很明显,外语素养就不足。一般人以为他会用当年干校的学生为主要干部,其实不是,干校研究部的学生到台湾的有50人以上,但占重要地位的也不过10人,不会比台大、政大、成大、师大的优秀生为多。”
  也有的评论说,蒋经国一生善识人才会用人才,最后却千虑一失,用错了人,将权力的接力棒交给了李登辉,自己挑选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掘墓人,弄得国民党这间百年老店“六代繁华今去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么说反映他的这一面,那么说反映他的那一面。
  仍在“打造乌托邦”,但已是强弩之末
  

萌生主政大西北念头(1)
蒋经国在赣南主政三年之后,他的父亲对他的表现相当欣慰,也认识到了儿子跟他睡的是同一张国民党的床,并无二心,只是比他干得更有朝气更有招数。领悟及此,老蒋给小蒋拍了一个电报说:“儿任专员已足三载,人民爱戴,建设进步,时用快慰!”
  蒋介石为什么会由怀疑儿子搞“赤化”转为完全支持儿子“建设新赣南”呢?因为当时国内外舆论普遍对国民党的政治不满,全国人民和友邦都强烈要求国民党开放民主,革新政治,而中外舆论都对儿子搞的“建设新赣南”很感兴趣,觉得新风扑面,纷纷赞扬并寄予希望。老蒋终于弄明白了,何不利用儿子折腾的新赣南作为开放民主、革新政治的样板,作为国民党正在谋求革新的“橱窗摆设”呢?这既有利于巩固国民党的统治,抵挡一些人的唠叨指责,也有利于争取外国援华支持抗战。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儿子的确不是搞“赤化”,他跟老子如今是一条心了。在赣南,拥护最高领袖蒋总裁的活动,搞得比全国任何地方都邪乎,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总裁是我们的太阳”的口号,喊得比任何地方都响亮。儿子为老子祝寿献机的规模,也是盛况空前,甲于全国。有些人告状说儿子在那里搞“赤化”,跟老子有异心,简直是挑拨离间,别有用心。老蒋明白了这一点,就一通百通了,对儿子不再有怀疑。
  蒋介石不但拍电报,而且嘴巴上常予嘉勉,多为奖励,树为样板。遇有中央大员或国际友人访问东南时,他总不忘记提议到他儿子统治的赣南去看看,从此,“新赣南”和大儿子在他眼中都更吃香了。
  老蒋用人是不避亲的,现在他开始认为,儿子通晓俄文,又有行政才能,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培养为新疆省主席,因为他熟知俄国的政情民意,便于收拾这个和苏联接壤的大省残局。
  到了1942年,虽然苏联的援助不再经由新疆进来,这个关键省份的政治发展却转而对国民党有利。新疆有崇山峻岭,沙漠广袤,平原不毛,是众多回民定居的一块广阔大地,一般又称它为大西北。虽然遥远但鞭长可及了。
  1934年,曾经在北伐时期于蒋介石麾下担任过参谋的盛世才,借苏联部队之助,掌握了新疆。盛世才的省政府实质上是苏联的傀儡,新疆实际上由苏联顾问经营,盛世才还去苏联拜见过斯大林,直至闹到要加入苏共。他跟中共也打得火热,要中共派了不少高级干部去帮助他建设新疆。但是,到了1942年初,苏联岌岌可危,显然已濒临被德军击溃的噩运,见风使舵的盛世才开始重新评估他和苏联的关系。因此,莫斯科与重庆关系冷却之际,盛世才与中央的关系却开始改善。但他还没有归顺国民党。蒋介石在逼他,在河西走廊设置重兵,相机进入新疆,不时给盛世才颜色看。
  这年4月底,也就是蒋氏父子视察缅甸国民党军队后不久,蒋介石命令蒋经国参加张治中率领的西北宣慰团到西北去宣慰、考察,还要他带蒋纬国同行。此行目的是让蒋经国有机会第一手观察新疆局势,并提供政策建议。儿子了解老子经营大西北的用心,抗战已到中期,形势更为艰难,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东南、中南被日军进逼,大西北有可能成为抗战的根据地,必须拿在手里,让儿子去接那个翻云覆雨的盛世才才放心。他要派儿子去熟悉一下西北的人事,去看看怎么才能拿到手。
  此行非常危险,经常要在前线附近出入。启程之前,蒋介石给大儿子一颗毒药,以备一旦遭日本人俘虏时可以服用,蒋委员长的儿子被日本人俘虏岂不是笑话。小蒋由重庆搭飞机飞成都,转火车到宝鸡,再乘汽车到西安与弟弟会合。蒋纬国当时服役的装甲兵部队,驻扎在西安郊区。
  两兄弟搭火车到达与日军防线相距颇近的潼关,再沿着一条民工用手开挖的壕沟,搭乘卡车到达洛阳。为了防止日军炮火攻击,确保军事运输安全,民工挖了一条4米深,足容两车交会的一条大壕沟。数以万计的中国农民在洛阳城内外,献身国防工事,每天早晨天蒙蒙亮时,他就听见几万工人开始工作的声音,同时又听到火车站上搬运军火工人的呼喊声,使得小蒋大受感动,写了一首普罗大众的诗:“这许多劳动者的声音汇合起来,变成了一支伟大的劳动进行曲。”
  两兄弟以20辆卡车组织一支大车队,名曰“宣慰队”,载满布匹和礼物,预备送给沿路见到的少数民族领袖,拉拢讨好他们。到了酒泉的这天晚上,他别出心裁,邀请了蒙、回、藏、哈萨克、汉族等11位民族的代表,搞了个野餐聚会。天气跟小蒋的心情一样好,一轮明月高悬蓝色夜空,塞上旷野壮阔无垠,野地里毡子上摆满了佳肴和“葡萄美酒夜光杯”,民族兄弟们在活泼的蒋氏兄弟带领下,又吃又喝,又唱又跳,无拘无束,自由狂放,搞得民族兄弟们格外高兴欢喜,民族气氛也格外的团结友好。团结友好为的是要抗日,于是小蒋带头唱了两首抗日歌曲,回族代表则高歌《满江红》,别的族的代表也慷慨激昂唱了爱国歌曲,把抗日的劲鼓得足足的,把野餐会推向了高潮。
  

萌生主政大西北念头(2)
他们俩谢绝军方派兵护送,来到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边城,远眺着一片无垠的大漠,边塞景色壮丽让蒋经国大为感动,又诗兴勃发,写下:“西北,伟大的西北……你这个中华民族的古老的故乡,我们祖先的坟墓,我们祖先留下的灿烂的文化遗产都在那里蕴藏着……那里丰腴的物产、坚强淳朴的人民、灿烂的文化,都是抗战建国惟一的力量……有志青年,应当回到我们这古老的故乡去,有志的青年应当到西北去。”他萌生了开发大西北的念头。
  兄弟俩又带着宣慰团继续西进,到了敦煌,到了安西,到了大西北的最西北一站,停住了。由于新疆局势还不明朗,去新疆的时机尚未成熟,老蒋不想太快地惊动盛世才,所以命令小蒋掉头,又从青海回兰州再回重庆。回来后,他对父亲报告:只要经济开发起来,“新疆的政治问题一定可以解决。”他也建议,必须加强在西北地区对抗苏联和中共的势力。
  蒋经国回到赣州,在赣南大礼堂作了个热情洋溢的大报告,大谈西北是我们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民族的故乡,号召有志青年回到伟大的民族故乡去。他说:“我从西北归来以后,深深地感到西北伟大。西北地大物博,的确有无穷无尽的宝藏。过去,我们说安西是我们的最西北了,但是安西还仅仅是我们西北的心脏,从安西到中苏边境,坐汽车还要走六七天。这样广大的土地,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无限的热爱、无限的忠诚,用无限坚强的力量来爱护它、保卫它、来发扬它。我们要促进西北的进步。西北的进步,就是中国的进步。没有新的西北,就不能完成新中国的建设。”
  蒋经国考察访问后不久,盛世才加快了和蒋介石的合作步伐。1943年初,盛世才重新加入国民党,最后一支苏联部队撤离新疆。同年,盛世才宣称破获苏联和中共一项“阴谋”,大肆逮捕境内共产党员,统统处以极刑,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身为共产党派在迪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