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蒋用自己的方式抗日救亡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侵占南昌以后,便以原国民党空军基地为基地,经常派遣飞机窜扰我后方城镇,进行侦察轰炸,屠杀我国人民。当时,沿赣江而上的城市吉安、泰和、遂川、赣州都是日寇空袭的目标,经常遭到他们的狂轰滥炸。
蒋经国是位爱国者。蒋专员在赣南任职初期,正是国共合作抗战的高潮时期,赣南是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他必须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才能吸引民心,隐住阵脚。他这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开始时也是这样做的。在用人上他不分党派,惟贤惟能是用。为了打击胡作非为的土霸流氓,他摆出了激进的姿态,采取了严厉的手段,高唱革命口号,公开赞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给青年人很大的吸引,不少热血青年,不是远道投奔延安,就是远道投奔赣南。东南地区的青年去延安不容易,所以大多云集赣南。赣州一度出现了浓厚的左倾气氛。群众性的抗敌宣慰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蒋专员曾率领“赣县宣慰团”跑遍了赣南各县。群众抗战热情高涨,土霸、流氓、盗匪,吓得销声匿迹。
小蒋与统一战线(1)
武汉已弃守,南昌又弃守,南中国的大门广州也弃守,东侧的小门潮汕也一样弃守。这弃守,那弃守,使赣南变成了东南战场的后方。
中共江西地下省委为了加强赣南的工作,调动了一批青年去赣南,大多是江西青年服务团的人,这个团的团员都是沪宁失守后,从各地涌来的热血青年,其中中###员、团员的不少。带队的责任落在雷宁(又名薛汕)的身上。
雷宁调往赣州继续做地下党的组织工作,特别要在赣州工人中发展党的队伍。同去的中###团员分别在各个团体单位工作,暂时由他联系下去。雷宁的公开身份是“江西青年服务团”成员,而在赣州担任的是赣县抗敌后援会组训股长。他少不了要与蒋经国专员打交道。
这一回怎么与小蒋打交道,他心里有数了。在南昌的时候,他去新四军办事处,亲耳听到中共东南局副书记黄道对他说:“他不是中###员。党的政策就是帮助他,按《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支持他的工作。但是不能存幻想……”也就是说,蒋经国只是统战对象,不是依靠对象。
赣南,曾是革命的摇篮,也是老根据地所在地,中###的威望还很高,老百姓对党的感情还很深,对国民党的动向也特别敏感,体现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就比别的地方更直接;一遇磨擦,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多,因此,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在这里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蒋经国在这里掌握军政大权,他对统一战线的态度,和中共地下党对他的态度的掌握,也显得特别重要和敏感。
由于他的特殊经历,有些人把他看作是共产党员,他也的确曾是苏###员,国民党内的一些右翼人士对他很不放心。又有一些人把他看作国民党员,担心他做起官来,究竟能不能与共产党合作?在赣州的中共地下党员是知道他的底细的,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既要做好他的工作,因为权力在他手里;又要有独立自主的政策,也因为权力在他手里。
雷宁到了赣州后,没有专门去找在南昌已经很熟悉的蒋经国,边做自己的工作边对他进行观察。
赣县抗敌后援会的总干事周百皆是一个平易随和,很能吃苦耐劳而又易于接受意见的人,曾经留学苏联,与蒋经国是同学,成为蒋的四大秘书之一。雷宁所做的组训工作,直接由他指导,向他请示汇报。
赣县抗敌后援设在旧赣州府衙,已改作“幼幼师范”了,学校已疏散到附近县里,让这个抗战的机构住下来。这个会有个“宣慰团”,团员四五十人,男男女女,有唱歌的有演戏的,人来人往,日夜不停,使这个冷落的庭院热闹起来,早晨,歌声、念台词声,还有健身武打的喊声,连成一片,充满着生气。
这种生气是小蒋搅起来的,他的个性结合他在苏联的经验,发动群众他的确有一套办法,国民党的官僚中无人可比。
木芙蓉花盛开,它撒落片片花瓣,落在幼幼师范的后操场上,像在绿毯上绣上花朵。虽然秋天已到,但感觉不到有什么凉意。雷宁围着操场跑步兜了几圈,又到树荫下去拉开拉链撒尿。他忽地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喂!老表!”
这叫法有点奇怪,可是蒋经国来了?接着就听到他不断地招呼人:“沈明辉,你好!怎么不练歌呀?”沈明辉回答:“你好,蒋主任!”又再一声叫着:“杨茵湖来了没有?还在睡懒觉? 把他拉起来。”
雷宁转过身来,果然看到蒋经国穿着背心、短裤,肩上挎着夹克短衣,正和周百皆一道走来。他这样子,一看就知道刚刚在赣州公园运动后串门来了。
青年人不叫他“小蒋”,也不叫“蒋专员”,而是称呼“蒋主任”。赣县抗敌后援会宣慰团的团员年纪轻,称蒋经国为“小蒋”,显然不合适,称“专员”呢,又有些“官气”,叫不出口,而“蒋主任”呢,介乎两者之间,而且是他的一个新鲜头衔,因为江西三民主义青年团正在筹备成立,他是主任。这么一群青年,都十分高兴地参加“三青团”,对“主任”就格外亲切,“蒋主任”就这样叫开了。他也乐意接受。
这个刚冒出来的三民主义青年团是个新生事物,没有暮气,很适合青年的特点,在江西才开始筹建,还没有被“中统”所利用。雷宁作过这样的传达:中共地下党为支持蒋经国,使他在赣南不孤立,有拥护他事业的青年群众,就让共产党员参加“三青团”,也鼓励青年们参加。参加“三青团”的工作,可以借此接受到新的锻炼。
蒋经国领导的专员公署,一改过去衙门老爷的作风,清早起来,全体公务人员都必须到赣州公园做体操运动。他讨厌睡懒觉的,也以身作则,一早就活跃在运动场上。他所以点杨茵湖的名,是他早就听说了这个到过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一肚子艺术,一副艺术家的派头,精于戏剧,就是不守生活秩序,晚睡晚起,任何冲击也攻不破他睡懒觉的习惯。蒋主任要青年们去拉他起来,青年们回答他:“你去拉他吧!等他导演的《凤凰城》演出了,不用你拉也就爬起来了。”
小蒋与统一战线(2)
杨茵湖总是在三更半夜中工作,似乎只有在深夜才有灵感写剧本,设计戏剧动作。蒋经国似乎也理会到这一点,也就不坚持“拉他起来”了。正在这个时候,他一眼瞥见雷宁,马上冲着他说:“广东佬,你认不得我呀?好大的架子!也不去看我一下。”
雷宁正要说话,周百皆的银丝眼镜晃了一下,为雷宁辩护说:“阿雷不是这样,一来就忙不迭,要有什么请示才找你去!”
雷宁笑着说:“经国同志,我怕你贵人多忘。我要是搭架子,那么拆掉就是。”
“那就好,等你!”他仿佛闲不住,嘴巴东吆西喝嘟噜个不停。这时一群宣尉团员把他包围了,嚷着:“蒋主任,跟我们一起赛跑吧!”
“好!”蒋经国一下子就奔跑起来,一群青年都前前后后地绕着草地跑个不停。
周百皆是第四行政区动员委员会的秘书,掌管抗战动员、组织和宣传的工作,蒋经国的四大秘书之一。第四行政区动员委员会设在“专员公署”里面。过了几天,雷宁一早就来找周百皆,目的是去看蒋经国。周百皆说:“还没有来。”
正说着窗外“嚓嚓”的皮鞋声响了,接着就听到蒋经国的嗓门:“喂,你们来得早!”周百皆对雷宁说:“你快追上去吧!要是有人来了,就什么也谈不成了。”
雷宁跑出去,在他后面叫着:“经国同志,我来看你。”
小蒋回转身,停止走路了,说着:“啊!你来了,来了就好。”接着伸手把他拉住了,“来,到里面,有菠萝蜜吃!”
过了一个小门,进入又一侧的小天地,有假山,有花草,有明亮的玻璃窗。跑进他的办公处所,里边有沙发也有书柜。雷宁一坐下来,他就叫男勤务员把菠萝蜜拿出来削切,然后忙问着:“雷宁同志,你这个广东人,你这两年哪里去了?好不容易听到朱承熙说,把你请来了。”
朱承熙跟雷宁从上海出来,一道到新四军赣东根据地以后就分手了。他先来赣州,在“三民主义青年团”搞筹备工作。后来一批青年人到赣州,就是他向蒋经国推荐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