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力工作也有罪(3)
努力工作当然没有错,孔谦之所以被砍了脑袋,是因为他看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潜在危机。一方面,他不得不满足皇帝的欲望,另一方面,他不得不得罪老百姓。在帝制时代,孔谦这样一个人只能选择后者,以得罪老百姓来满足皇帝。
倘若是在太平盛世,皇帝不是突然驾崩,幸许像孔谦这样的人会永远地活下去,因为皇帝需要他。但是,他当时是在五代,一个皇帝如走马灯一样的乱世。他不可能一辈子侍奉一位皇帝,而当另一位皇帝上台为了向百姓献殷勤的时候,他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比如张宪和豆卢革都没有被老百姓恨,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工作并不努力。孔谦太努力了,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这就跟他个人有关系了。
他有着精明的头脑,又喜欢钱财,最恰巧的是,有人正好给了他这样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位置,他想不努力工作,又怎么可能呢?
所以,是他对工作的执著与热爱害死了他。
敬翔:变了味道的文人(1)
后梁第一位宰相敬翔的老婆是皇帝朱温赏赐给他的,这位老婆本是朱温的女人,嫁给敬翔后大概由于惯性,还是去朱温处与其私会。敬翔虽然是个书生,有仁弱的外表与内心,但对这样的事,他还是忍受不了。
他对老婆说,你既然是我的人,就应该知道嫁鸡随鸡的道理。如果你不知道,我现在就教你;如果你知道,请你收敛所作所为,改邪归正。
这位妇人非但没生气,反而还冷笑两声,对敬宰相说:“你可知你是我的第几个男人?”
敬翔想不到这位女子还是人中之凤,大惊,急忙摇头,以示不知。
妇人又冷笑两声道:“我第一位夫君本是黄巢手下大将尚让,第二位夫君乃大唐忠臣时傅,第三个男人是你的主子。看看这三位人中豪杰,你能比得上哪一个?如果你觉得我给你戴错了帽子,那我去跟你主子说,我们从此散了吧。”
敬翔大为惊慌,急忙向此女子请罪。
有人会说,因为给敬翔戴绿帽子的人是朱温,所以,他很害怕老婆把自己心怀怨恨的事情讲给朱温听。事实上,从这位敬宰相一出场,我们就知道,他是一个在五代那种大环境下不得不自发地改变味道的文人。
敬翔年轻时曾到唐都长安考进士,但没有考中。就在这一年,黄巢领兵进入长安。长安变成了地狱,敬翔就从长安跑了出来,投奔到在大梁为朱温效力的观察使王发那里。
王发是他的同乡,但绝不是他的天使。虽然可以给他两顿饭吃,却不能让他飞黄腾达。敬翔当然不是吃软饭的,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军中人士代写书信,偶尔有将领要向上级报告一些情况,也找敬翔帮忙。开始时,敬翔写完文字后还要跟对方解释。这些武夫们对“之乎者也”虽然谈不上深恶痛绝,但肯定是不喜欢的。
为了省掉这一道“解释”的程序,敬翔干脆把他们要向上报告的文字用“大白话”写了出来,偶尔还会引用一些警句。但据现在来看,这种警句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是乡野村夫才引以为荣的“书面语”。军中人的相互传颂让敬翔的名字在大梁城中响亮一时。
身为大梁最高指挥官的朱温自然也知道了军中有这么一个人,并且也看过他代写的报告,觉得很合自己的口味。
有一次,观察使王发汇报完工作正要出去,朱温叫住他,问道,听说写东西很不错的敬翔是你朋友?
王发说,是的。
朱温说,你把他叫来,我想见见他。
敬翔被老乡带到了朱温面前,朱温劈头就问:“《春秋》里都写了什么玩意?”
敬翔想了一想,才回答:“诸侯打仗的事。”
朱温一听是打仗的事,来了兴趣:“那么它上面所记的用兵之法,我现在能用吗?”
敬翔回答:“打仗本就是出奇才能制胜,《春秋》上面的用兵之法早就不适用了。”
朱温大喜,因为他最讨厌书生谈古,如今居然有书生认为古的东西不好,这真是找到知音了。
他立即让敬翔留在自己身边,给了一个武职。敬翔摇头,认为武职并不适合自己,况且自己也不喜欢。请求朱温给自己一个文官衔。
朱温答应了,任命其为馆驿巡官,让他专门掌管奏章檄书。
从这以后,敬翔开始了他的“辅佐事业”。
不久后,朱温奉命###蔡州的秦宗权。敬翔显示出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常为朱温出主意。最终,朱温在他的谋划下,将秦宗权打败。
在这之后,敬翔跟随朱温四处平叛。当朱温领四镇,任宣武节度使的时候,朱温已经离不开敬翔了。
每个时代都有人才,但未必每个人才都能得到在上者的赏识,敬翔之所以能得到朱温的赏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一个变了味道的文人的“狡猾”。
首先,朱温是一个狡诈的人。你把所有忠诚拿出来也未必能让他相信你。狡猾的人通常都让人摸不着头脑,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并且,因为对自己不自信,他经常猜疑众将,动辄斥骂滥杀,文武群臣对他都很畏惧。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敬翔:变了味道的文人(2)
敬翔做事不与人同,文雅一点来讲就是机警多智,难听一点来讲就是会看人脸色。比如,为了维护一个暴发户的自尊,他极少在众人面前向朱温进谏。敬翔常常会注意观察朱温的言谈举止和表情的微小变化,凭此就能揣透其心思。
朱温杀人跟屠夫杀猪没什么分别,他手下的谋臣虽然不多,但绝对不少。等他登基称帝后只剩了那么几个,这里面就有敬翔。
敬翔可不履行“文臣死谏”的愚蠢规矩,如果朱温所做之事并不正确,敬翔就因势利导,予以暗示提醒。两个人就像多年在一起的两口子,心有灵犀了。
他刚做朱温幕僚的时候,朱温极想扩大自己的势力,但常常苦于兵力不足而无所作为。想出去征兵又怕各地的军阀阻挠。敬翔给他出计道:“您如果要图大业,难免要和四邻有所冲突。与其固守不如立即出击,可以让您的部下将士假装叛变而投向敌方,然后您再奏明圣上以及四周诸侯,以袭击镇压叛徒为名,击溃敌方。”
朱温大喜,照计行事,果然大有收获,不但小胜敌手,更重要的是每次他都能借机招兵扩军达十倍之多。朱温的兵力逐渐得以扩大。
当朱温领四镇,想要再向上爬时,由于在他前面没有榜样,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当天子的想法是否合适,就编了个梦。
他说自己梦到几个和尚来揪住他去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从上到下都是黄色,几个和尚对他大呼小叫,并且还一脚把他踹醒了。他找来所有部下,将此梦说了一遍,并且用眼神告诉部下,相信这个梦。
敬翔睁着眼睛想了半天,看了看朱温,很自信又很镇定地说:“您这是要当皇帝了。”
朱温一听,很高兴,对敬翔更是器重了。朱温称帝后,更是对敬翔倍加重用,他将昔日唐朝的枢密院改为崇政院,任命敬翔为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一职甚至比宰相职权更重,可以先和皇帝议事于禁中,然后再向宰相宣旨施行。
敬翔受此重任后,更是勤于政务,内外事务无不用心。据他后来讲,自己大半辈子都是把马背当成床的。
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年,从军作战运筹帷幄,昼夜谋划。他本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将来会得到朱家所有人的报答。可惜,朱温死后,朱家两个皇帝再未重用过他。
朱温在病重时,将敬翔召到床前委托后事,让敬翔将朱友珪逐出京城,出外任刺史,朱友珪便发动兵变,杀死父亲朱温,自立为帝。朱友珪对敬翔非常畏忌,虽然以李振代替他任崇政院长官,但为了使群臣与他合作,还是任命很有威望的敬翔为宰相。敬翔表面上接受任命,但经常称病在家,与朱友珪保持距离。
等到梁末帝朱友贞上台之后,也未重用敬翔,而是重用宠信赵岩等人,敬翔受到这些权臣的排挤,终日郁郁不乐。这个时候的他,很想念朱温,也想念朱温在时后梁的鼎盛。
当朱友贞把后梁折腾得实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