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士大风流-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心里话,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李强先生还是不了解自己,严君平先生听了李强先生的话有点失望,他正想回答,不料扬雄先生却替他做了回答:〃那是因为老师志不在做官。〃   

  严君平先生看了扬雄先生一样,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在所有来送他的人中,他最舍不得的就是扬雄先生了。   

  严君平先生就这样离开了成都,在所有学生的目光之下,他最后的身影将成为成都老百姓心底永远的怀念。他走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居住的街道叫做君平街,这条街道直到现在还保留着。现在的成都人在教师节来临的时候,在纪念孔老先生的同时,也不会忘记纪念严君平先生这位西汉时期最大的民间教育家。   

  严君平先生离开成都后去哪里了呢?严君平先生在考察了成都郊区的一些村庄和城镇之后,最终,他把晚年的隐居之地选择在了距成都30余公里的郫县新胜镇的横山。   

  他在横山搭起了一座茅屋,在接下来的四十年岁月里,他一心一意的干着两件事。   

  一件事就是研读李老前辈的《道德经》,这部只有5000个字的作品堪称中国第一大奇书。   

  第二件事情就是写读后感。把读《道德经》的感受写下来。不是对《道德经》的简单注释,而是严君平先生在掌握李老前辈的思想精髓之后的一次再度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三十多年后,严君平先生终于完成了一部堪称与《道德经》同样经典的著作。   

  严君平先生呕心沥血完成的这部巨著叫《老子指归》。这是一部啥样的著作呢?也许读者上帝对这些理论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但纳兰秋先生还是要硬着头皮说一说,因为这部书对严君平先生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部书,严君平先生最多也就是一个隐士,而有了这部书他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思想家了。正如每家饭馆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一样,《老子指归》就是严君平先生的最大的招牌。   

  《老子指归》的写作形式是这样的:先是引出老子的一段言论,下面就是严君平先生对这段言论的独特理解。形式很简单,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严君平先生在这本书提出了一个类似于〃我思故我在〃这样的哲学思想,却比笛卡尔先生早了1600多年。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穿越千年的岁月,感受到严君平先生开放自由的思想、敏捷跳跃的思维以及他老人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这本书里,一个活灵活现的严君平出现在我们面前……   

  《老子指归》的完成,了却了严君平先生最大的心愿,又过了十多年,严君平先生在横山无疾而终。         

▲虹▲桥▲书▲吧▲BOOK。▲  

第58节:严光,那条压在光武帝肚皮上的腿(1)         

  严光,那条压在光武帝肚皮上的腿   

  曾经也是一个壮志满怀的人,只是生不逢时,在乱世当中见证了统治阶级的腐败,亲眼目睹了官场上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算计,这一切使得他壮志难酬。逃离污浊的世界,寻找理想中的世界,这不是消极,不是怯弱,而是一种高明的进取,一种敢于放弃的勇气,他选择了隐居生活。人生就是一场选择,当你选的时候必然有所放弃,古代的隐士们之所以那么快乐,活得那么长久,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不必要的包袱,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严光先生是个聪明的人,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在已经当了皇帝的老同学刘秀先生手下做大官,做了大官也许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除了快乐和自由;一条过自己的生活,过清贫的隐居生活,也许除了自由和快乐什么都没有。严光先生选择了后者,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自由和快乐更重要了。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先生非常仰慕严光先生的人品和才华,挖空心思想把他拉拢过来辅佐自己,在招待贵客的国宾里,刘秀先生曾经放下自己的身份与严光先生秉烛夜谈,夜深了,刘秀先生和严光先生在同一张床上入睡。早上起来的时候,刘秀先生发现,严光先生的一只脚竟然压在自己的肚皮上。严光先生这独具意味的一压,压的不仅仅是刘秀先生的肚皮,压的也是很多人为之争得头破血流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   

  和刘秀先生成为同学   

  当西汉王朝日落西山的时候,一个年轻有为的大才子像纳兰秋先生当年那样,高高兴兴的跨进了大学的门槛,所不同的是他上的全国一流的学府,相当于今天北大的太学,而纳兰秋先生上的只是三流的大学。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严光先生了。   

  关于严光先生的身世史书上找不到一丁点的痕迹,孤独二少先生推测,严光先生的身世也许谈不上显赫,但至少不是一般工薪阶层家的子弟,因为那时候的太学可不像今天的北大,仅凭真才实学和高考状元的身份就可以进得了的。那靠什么呢?两个字:关系。所以,严光先生的家里人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严光先生的家乡在江南,江南自古以来不仅盛产美女也盛产才子,当严光先生还是严光小子的时候在当地就已经小有名气,十岁的时候所有该读的不该读的书他都读了,下笔成文,出口成章。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他经常与伙伴们举行辩论大赛,他总是充当反方,最后也总是他胜利,可见他的口才也是了得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严光小子已经长成了严光先生,他要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开阔一下眼界,结交一些与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于是,在老爹老娘千叮万嘱之下,在乡亲们期待的目光之中,严光先生踌躇满志的上路了。那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严光先生会做大官,会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59节:严光,那条压在光武帝肚皮上的腿(2)         

  严光先生进入太学的第一天就与刘邦先生的九世孙刘秀先生相遇了。   

  刘秀先生看严光先生仪表堂堂,口吐莲花,便认为严光先生非等闲之辈,于是对他尊敬有加。不过和刘秀先生初次见面的严光先生倒没有把刘秀先生看成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刚到大学的他感到新鲜的同时也有点不知所措,很需要朋友,见刘秀先生也没啥大的缺点,于是就和他交往了。   

  很快,接下来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严光先生对刘秀先生的看法。他们有一个同学遇到了经济危机,刘秀先生自己掏腰包买了几头驴,又雇了几个人去赶驴,搞起了运输的买卖,然后再把赚来的钱给了那个遇到经济危机的同学。   

  一般人在这件事情只看到了刘秀先生的乐于助人,严光先生不仅看到了这一点,更让他感动的是他没有像其他纨绔子弟那样,用老爹老娘的钱(刘秀先生的家里肯定不缺钱)救济同学,而是用自己非凡的才能来救济同学,这一点很难得。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严光先生和刘秀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谈理想,也谈自己喜欢的女人。严光先生问刘秀先生:〃兄弟,你将来想干啥?〃那时候刘秀先生的野心还不大,他有一次看到执金吾行走在街道上,前呼后拥,八面威风,于是脱口而出:〃我就要做执金吾那样的官!〃执金吾是啥样的官?其实也不大,主要负责京城的治安工作。严光先生又问:〃兄弟,你想娶一个啥样的女人做老婆呢?〃刘秀先生想起了自己家乡一个美丽的姑娘,于是就说:〃我要娶像阴丽华那样的女人!〃   

  而当刘秀先生问严光先生将来想做什么时,严光先生只是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刘秀先生又问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严光先生笑而不答。刘秀先生只好再一次强调他已经说过很多遍的话:〃兄弟,苟富贵,莫相忘!〃说实在的,那时候的刘秀先生在严光先生面前感觉有点自卑,认为自己比不上严光先生,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比自己有出息。因为在太学求学的严光先生是个高材生,而刘秀先生的学习成绩一般般,还老挂科,时不时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训话。   

  不过刘秀先生还是有自己的长处的,那就是他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非常有心机,黑白两道都玩得来,既有严光先生这样心灵上的朋友,也有很多酒肉上的朋友,甚至黑社会上的朋友。他做人的原则是,尽量不得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