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青岛海运来。然而蒋介石却命令由黄维指挥的部队从华中开来增援。纵然
有这种变化,黄维兵团还是被迅速合围。由安徽蚌埠附近淮河地区以北派来
救援的纵队,被共产党的游击部队赶了回去,从徐州出动向南增援的大部队
也没能靠近黄维,因为他们自己也被包围,并在战役的第三阶段中被歼灭。


① 《中国内战》,第 142—144 页;《中国的军事战役》,第 165—167 页;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
战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367—1371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8 年》第 7 卷,第 532—535、
557、592、638—640、643—650、663—673、680—681、691—693、700—705、723—725 页;《美国对外
关系,1949 年》第 8 卷,第 19、30—31、36、44、46—59、71—72、75—77、87—88、98 页。



第三阶段,也不是在共产党原计划所预料的作战地点作战,而是在徐州
西南的一个地区——苏皖边界的陈官庄一带展开。共军把政府军的三个兵团
装入口袋,并就地予以消灭。这支徐州地区的主力总计近 30 万人,他们是按
照蒋介石增援黄维的命令出城后

被围的。由孙元良率领的先遣兵团遭到包围,实际上在 12 月初就已被歼。杜
聿明指挥的是徐州的残余守军以及邱清泉和李弥部。杜的军队最终被陈毅和
刘伯承的联合部队团团围困,靠空运不能得到充分供应,陷入几近饿死的地
步。在 1 月 6 日至 10 日的攻击中,他们终于全军覆没。
在淮海战役期间,政府又损失了 50 万人的军队,其中 30 万人被俘,其
余非死即伤。司令黄伯韬和邱清泉阵亡,黄维和杜聿明被俘。孙元良和李弥
将军分别化装成乞丐和商人逃离战场。这一失败消除了政府在长江以北的最
后一道主要防线。①
对于在淮海的失败,蒋介石及其指挥官们只能指责他们自己。这一战役
不仅标志着政府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抵抗的结束,而且也标志着多年来已成为
国民党作战特征的军事失误、管理失当和叛逃现象已达到顶峰。据信蒋介石
本人做出了在徐州平原作战的决定,而不是像所建议的那样撤向淮河这一天
然屏障,而且他把这个战场的总指挥权交到并非他最得力的将军刘峙和杜聿
明的手中。最后,在战斗进行期间,他还亲自干预作战计划,发布作战命令,
这是他的一贯作风。由于权力如此集中于一个人手中,失败的责任也只能由
一个人来负。
尽管政府军的很多部队在战场上也表现得很英勇,但他们发现自己再次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战略战术所制服。共产党照例攻击薄弱之点,先是
在碾庄,然后在双堆集,而这时政府的主力部队却在徐州闲着没事。当这些
部队终于出动时,他们也像往常那样,动得太晚,太慢,他们的车辆拥塞在
城外公路上。然后按照久享盛名的游击战传统,他们被追赶,被包围,在陈
官庄被一点一点地吃掉——所不同的,只是这次交手的地方是一个总共有
100 万人投入的广阔的战场。
政府的指挥官们从没有学会有关速度和果断的课程,而这是他们的对手
早就精通的。但是政府的指挥官们对机械化部队作战和使用空中力量,又缺
乏充分理解。因此,他们决不可能从这两个他们完全独占的方面得到应得的
好处。他们的防御之所以很糟,不仅是因为相互不团结和犹豫不决,还因为
战术计划不当、情报和后勤支援不充分。结果,他们发现自己屡屡遭到袭击、
被围困和难以调动。他们在这一战役以及其他战役中的表现,使一位最忠实
地支持国民党的美国人威廉?C.蒲立特的判断更让人信服,“面对 200 多万
人的共产党军队的进攻,政府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将军具有处理全面后勤问题
的军事素养和专门技能”。①
相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能面对变化着的战场形势通权达变。在


① 惠策恩和黄震遐(音):《中国统帅部》,第 178—186,240—243 页;西摩?托平:《在两个中国之间
的旅行》,第 24—48 页;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355—1357
页;《中国内战》,第 157—160 页;《中国的军事战役》,第 161—164 页。
① 《蒲立特给对外经济合作(中国)联合委员会的报告》,第 80 届国会,第二会期(1948 年 12 月 24 日),
第 12 页,引自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第 491 页。



把战地灵活性提高到防御战最高技巧的战略的运用中,他们合作多年,从而
最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接着,他们又成功地将这些原则运用到规模日益扩大
的进攻性作战中。民众的支前网尤其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马
车、独轮车和扁担成了共产党供应线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它突出地应验了一
句古老的格言,原始的东西,只要用得上,就比用不上的现代化东西好。共
产党人在最近便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基础上,精巧地制成了他们的战争机器。
其结果是,他们的民众人力网络为维持他们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后
勤和情报支持,最终使政府军原先所享有的人数、训练和物质上的优势化为
乌有。
更一般地说,随着共产党人在 1947 年不停顿地展开进攻,政府的司令官
们就陷入了消极防御的战略,再也没有摆脱。1946 年曾被他们逼得全线退却
的敌人,一旦开始转入全面反攻,他们便茫然不知所措。撤到城里的陈旧习
惯一直支配政府军的军事思想,当共产党在战场上的行动已使这种作战思想
过时之后很久,也还是如此。而当政府军终于出城时,他们又总是被对手战
术上的优势所制服,这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自己的防御意识。
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与一个较强对手作战积累下来的经验,在 1945
年以后就这样使他们得益非浅。就政府军而言,他们既没有利用日本人入侵
所提供的机会去发展一种有效的游击战,也没有去掌握约瑟夫?史迪威等人
曾试图教给他们的现代化的作战技术。当日本人撤出这个战场而剩下两支中
国军队相互对抗时,政府的指挥官们已不能同他们敌人的行动较量。到  1948
年下半年,共产党人的行动已经发展成为游击战术与运动战和阵地战有效结
合的行动,使他们能够协调地指挥远远超过百万战士的大军在几条战线上同
时进行的相互配合的攻击战。
1948 年 9 月济南失陷后不久,蒋介石表示,已对军事战略、战术、训练
和战地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尤其是不惜代价坚守据点的做法必须放
弃。①蒋显然终于领悟了他的军事问题的实质,可是这种理解来得太迟了。


























① 《中国问题白皮书》第 1 卷,第 332 页。



国民党政府的倒台和美国政策的失败

1948—1949 年冬季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
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1949 年 1 月 14 日,
共产党人公布了他们的和平条件,这是严厉的八点建议,完全不同于他们
1945—1946 年的谈判姿态。现在,他们提出要求,其中主要有惩办战争罪犯
蒋介石,把蒋介石的残余武装部队改编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散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拒绝接受这些条件,但在 1 月 21 日辞去了总统职务。副总统李宗仁将
军作为代总统继任,正式开始和谈。由张治中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于 4 月 1 日
抵达北平,但除了 1 月 14 日的八项条件外,他们几乎得不到任何东西,而且
规定他们接受这些条件的截止日期为 4 月 20 日。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
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
人民解放军利用几个月的间歇时间,进行休整、统一编制和整编。1949
年初,野战军为离开他们原来的主要作战地区进行活动作准备,改换了名称。
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
军;陈毅的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
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在这一年年底正式撤编。
4 月 21 日,陈毅和刘伯承的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