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刻领悟三民主义,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我军大力整军备战的同时,对手们也没有闲着。九月,张作霖即到天津活动,意欲纠集各方面力量,与南北革命军相抗衡。十月四日,他在天津蔡园召开会议,与会者除奉鲁军将领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的代表也被邀请列席。会议中心议题就是讨论如何把北洋派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北伐军和冯玉祥军的进攻。
1926年10月10日,孙传芳、张宗昌和奉系的诸将同至北京顺承王府,参加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和组织“安国军政府”以及推举最高元首等问题。会议最后决定仿照孙中山的先例称元首为“大元帅”,并由孙传芳领衔发表推戴张作霖为大元帅的通电。此时此刻,张作霖高兴的说:“好极了,你们要怎么办,我都依你们就是。”当天,便由孙传芳等八名将领联名发出推戴电,“吁恳总司令”“勉就陆海军大元帅”,充任国家元首,以求“道扫赤氛,澄清华夏”。
大元帅就职典礼本安排在第二天,因“日象不利”,只得延到十八日申时的“吉日良辰”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这天下年三时半许,张作霖入席,南面而立,鸣礼炮一百零八响,张作霖宣读就职誓词。之后,他的推戴者和他的“异姓兄弟”张宗昌、孙传芳、吴俊升等人向“大元帅”行三鞠躬礼,表示祝贺。
张作霖的“国安军”下辖七个方面军,共四十万人,由孙传芳、张宗昌、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吴俊升、褚玉璞分别担任军团长。张作霖做作战迎敌总动员,号召全体将士各呈虎威,奋勇向前,一举打打垮北伐军。
针对这种新情况,北伐军进行了战略调整,根据各自的任务再次进行了整编,全军编为四个集团军,徐飞狐、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别任第一至第四集团军司令长官。全军总方略为:以消灭奉、鲁军阀,即行肃清直、鲁、热、察、绥境内反动军队之目的,决定一、二、三、四集团军各部队,于十一月某日开始攻击。
当时双方态势,北伐军全军战线,右自海州经徐州、曹州、大名、彰德,遥接井陉、龙泉、繁峙、雁门之线,不下两千公里,自东南直至西北,各地战况不一。
北伐军的作战计划是:以第一集团军沿津浦路北进,循泰安、济南、沧州而直驱天津。第二集团军刚任京汉路以东、津浦路以西地区作战任务自新乡向彰德、大名、顺德一带,右与第一集团军左与第三、四集团军联系,会攻京津。第四集团军刚循京汉路,经郑州、新乡,向正定、望都一带集中,为第三集团军的后援,直捣保定和北京。第三集团军沿京绥线及京汉线以西地区前进,同各集团军会师京、津。
十一月一日,徐飞狐率部渡江北伐。十一月二日,北伐军进驻徐州。十一月八日,徐飞狐发表了《渡江北伐誓师通电》,说:“党国存亡,主义成败,人民祸福,同志荣辱,在此一战。全军同志,万众一心,严守纪律,服从命令,不惜牺牲,竭尽责任,发扬精神,达成使命,誓除奉、鲁军阀,完成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不愧爱国救民,毋负民众期望,慰我总理已死诸将士在天之灵。”
徐飞狐密令潜艇部队由上海崇明岛基地出发,途经连云港补充之后,到山东威海附近海域游弋,发现日本的舰队,经请示徐飞狐批准后方可攻击,之前采取监视态度,但在受到攻击时可以还击!并命令空军之轰炸机、歼击机中队全部转场到达徐州,以待攻击太原日军。
第二次北伐战争打响。
注:北伐军第一集团军的整训,除了训练新兵之外,主要是为了对付日本人在太原的行动了。为了弥补炮火不足的缺陷,徐飞狐将少量先进火炮集中编成独立炮兵纵队,统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调配,来达到支援作战的目的。
炮兵第一旅装备75MM瑞典制L/14博福斯山炮;
炮兵第二旅装备德制L/29克虏伯野炮;
炮兵第三、四旅为重炮旅,第三旅装备96门150MM德制L/32FH18莱茵公司重榴弹炮;第四旅装备96门150MM德制国L/30FH18克虏伯重榴弹炮;
炮兵第五、六旅为防空炮兵。
纵队长为李志伟。
*****************************************************************************
再次向各位征集人物名称!
*****************************************************************************
北伐军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国民政府所属北伐军全部兵力约为七十万人,在津浦线上的张宗昌的鲁军,早在冯玉祥部进行的豫东、豫北战役中挫伤了锐气,精锐部队基本上已被冯玉祥部所歼灭,元气大伤,士气低落。因此,与北伐军第一集团军作战只一天多时间,即于十一月十二日,全线撤退。北伐军轻易取胜,沿铁路追击前进。
冯玉祥部孙良诚指挥部队与孙传芳军在鲁西南一带对阵。孙传芳在北洋军阀中素称“治军有方”,全部兵力九万多人,主力部队仍有六万人,作战勇猛。而孙良诚是冯玉祥部有名的骁将,二孙部队接触后,杀声震天,战况异常激烈。
孙传芳不知张宗昌部已退,为配合张部,从鲁西侧击北伐军第一集团军贺耀祖部。由于连日进军顺利,贺耀祖部产生了麻痹思想,结果阵地被连连击破,还让孙传芳的部队占领了丰县,直逼沛县,威胁徐州。
徐飞狐当即将贺耀祖撤职,由副军长薛岳升军长职,反攻孙传芳的部队,并致电冯玉祥,命其猛击孙传芳部的右侧。冯玉祥令石友三率全体预备队约1.5万人火急应援,猛击孙军右侧。石友三也是冯部骁将之一,在石军猛攻下,孙传芳军被迫后退,解了徐州之危。又经冯部孙良诚骑兵部队冲击孙军背后,并截断了孙军退路,孙军才连忙后撤。孙良诚、石友三等部乘胜追击。石军攻丰县,击毙孙部军长袁家骥,又在渔台大败孙军。同时,方振武、孙良诚等部也取得胜利,席掖池骑兵部队攻占兖州。孙良诚、石友三、马鸿逵等部攻克济宁。从此,孙传芳部溃不成军,无力应战。
十一月二十二日,北伐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在泰安会师,一周内攻克了泰安。张宗昌悄悄地乘早已准备好的从德国购来的“义威号”铁甲车逃走,孙传芳也被迫离济南北撤。十二月一日上午,北伐军第一集团军薛岳、陈调元、顾祝同等部进占济南。
在这次战斗中,充分表明鲁军的战斗力不如孙军。张宗昌的鲁军大多数由收编土匪而来,部队不听指挥,士兵经常逃散,逃散士兵再回到山上落草为寇。因此有人讥诮张宗昌扩军是化匪为兵,打仗时是化兵为匪。北军孙传芳部经过此次与北伐军的战斗,也就一蹶不振了。
在京汉路方面,奉军一开始就对山西猛攻,并企图以全力击破冯玉祥部在河北作战之部队。奉军与冯军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激烈战争。鹿钟麟急调刘骥、刘汝明等部北上,加强彰德防线。当战况紧急时,徐飞狐急电李宗仁派兵到河南接防。于是,将驻豫中的韩复榘部火速调往前线。
冯玉祥为实现“声西击东”的计划,令部队白天浩浩荡荡北进,故意使奉方侦察飞机侦探看到,而夜间却再令部队稍稍南撤。奉方上了当,以为南方北伐军主攻兵力集结于西线,于是,只以张宗昌、孙传芳残部御东线,而将奉军主力集结西线,集中兵力猛攻彰德,施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冯军据壕死守,沉着应战。韩复榘部有师长三人受伤,旅长二人受伤。韩本人也受伤。
东线直鲁军和孙传劳军败退,影响到西线战局。冯玉祥军由彰德方面全线反对。十二月一日夜,奉军因东线济南失守,惟恐被截后路,才全线退却。冯玉祥当夜下令,全线追击,三日攻克顺德,五日进占大名,各路奋勇追击,势如破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东北王”
“东北王”张作霖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八十里的小洼村(今属大洼县)。张作霖自小家境赤贫,14岁时,其父张有财因结仇于人,被赌徒打死。家中更无生计,便随母投奔镇安县(今黑山)二道沟外祖父家就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入清军宋庆标下马队当兵。他伶俐机警,精于骑射,深得赏识,被升为骑兵哨长。次年战争告停,宋庆部移防关内,张作霖也就解甲返乡。
1897年离家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