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埃及学家而言,这种情况很好解释:早些时候,很可能就在海夫拉死后几百年内,盗墓贼可能钻进墓室,把里面的东西一扫而光,包括法老的木乃伊。
小一些的、据说是门卡乌拉修的第三金字塔似乎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我和桑莎此刻就是往那儿去。第一个进到这个金字塔内的欧洲人是一个叫做霍华德·维斯的英国上校。1837年他进入墓室时,看见的只有一个空空的玄武岩石棺,一个木头棺盖,和一些骸骨。人们马上想到的自然是门卡乌斯的遗骸。但是现代科学后来证实,这些骸骨和棺盖都是公元初期的。也就是说,是金字塔时代之后2500多年的人和物。这表明,这仅仅是是一个“侵入式埋葬”,是古埃及历史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至于那个玄武岩石棺,它有可能是门卡乌拉的,只可惜谁都没法对它进行核实了,因为它已经葬身海底。维斯用来将它运回英国的船在西班牙海岸边沉没了。(3)根据维斯的记载,这个棺材被发现时也是空的,于是人们再次假定法老的遗体被盗墓贼偷走了。
由于胡夫的遗体也丢失了,因此同样的假设也用到他身上。大英博物馆的乔治·哈特说的话,代表了众多学者一致的观点。他说,“胡夫下葬后不到500年”,盗墓贼就打开了大金字塔,“以盗窃随葬的珍宝”。(4)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次盗墓发生的年代应该在公元前2000年或者之前,因为据信胡夫死于公元前2528年。(5)此外,主持这个研究项目的I·E·S·爱德华兹教授还肯定说,随葬的珍宝都是从现在被称为“国王室”的那个圣所中被偷走的,而圣所西端的那个空空如也的“花岗岩棺椁”“曾经盛殓过国王的遗体,可能放在棺椁里面的一个木棺材里”。(6)
所有这些都是正统的、主流的现代学术观点。它们已经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堂而皇之地载入了全世界的大学教材。(7)
但是,它们可能不是事实。
空碗柜
胡夫法老的木乃伊失踪之谜始于卡利夫·阿尔—马蒙的记载。这位第九世纪开罗的###教统治者组织了一队采石工,从金字塔北面凿开一条隧道进入大金字塔,跟他们说进去准能找到宝贝。经过一系列的巧合,这个被考古学家称为“马蒙洞”的隧道与大金字塔内的一条通道打通了。这条通道是从原来北面隐蔽的入口起始的“下行通道”。这个入口的位置在古代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到马蒙的时代已经被人忘记。这回他们又交了好运。这帮阿拉伯人的撞锤和钻头引起的震动将下行通道顶上的一块石灰岩石块震得掉了下来。通过察看,他们发现这里原来藏着另一个通道的入口,而且是一条直通金字塔内部的上行通道。
不过还是有个问题。入口被好些巨大而坚硬的花岗岩石块堵死了,显然是建造金字塔时就故意堵上的。通道下端的入口又窄又小,把这些石块卡得死死的。(8)采石匠们砸不破也凿不穿这些堵路石,只好在旁边稍软的石灰岩上另开一条路。累死累活干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总算又接通了那条上行通道——绕过了从未被打开过的封堵的入口。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既然从前的盗宝人从来就没有钻到这么深的地方,金字塔内部必然仍是一片处女地。凿石开路的人们必定对即将到手的无数金银珠宝垂涎欲滴,而马蒙肯定与他们一样急不可耐地想第一个冲进墓室,虽然原因可能不同。据说他搞这次调查的首要的目的不是为增添他本已有巨额的财富,而是希望找到埋藏在金字塔中的、存放着古代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宝库。根据一个古代传说,金字塔建造者们将“不会生锈的铁制工具和武器、能够弯曲而且不会破裂的玻璃制品和奇异的符咒”等都放进了金字塔。(9)
但是马蒙和他的工人们什么都没有找到。没有真金白银的财宝,当然也没有高科技的东西,没有超时代的塑料,没有铁制工具,没有不生锈的武器……更没有什么奇异的符咒。
被错误地命名为“王后室”的墓室中(位于从上行通道分出去的一条水平通道尽头)空无一物,仅是个朴素的、具有几何图形的小房间。(10)
国王室则更令人失望。那些阿拉伯人爬过了庄严的大甬道后进到那里,那里却看不到任何令人感兴趣的东西。里面唯一的物品是一个花岗岩棺材,大小恰可容人。后来,无凭无据地,这个石头箱子就被命名为“石棺”。想当初,马蒙和他的手下怎样紧张得哆哆嗦嗦地走近这个毫无装饰的石箱子,结果却发现这个连盖子都没有的箱子里竟与金字塔其他地方一样空空荡荡!(11)
大金字塔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时候被掏空的? 为了什么目的?怎么弄出去的?真的是埃及学家们讲的那样,是胡夫死后500年被偷走的吗?还是更像这些证据所表明的,打从金字塔被密封的那一天起,这些墓室中本来就一无所有?毕竟,在马蒙和他的手下到来之前,没有人到过上行通道上面。而且,肯定也没有人曾经打通过被花岗岩封闭的上行通道的入口。
按常理推断,此前不可能有人进去过,除非他们另外有路。
。 想看书来
井筒中的瓶颈
真的另外有路。
从下行通道往下走,在离被堵塞的上行通道入口处200英尺的地方,隐藏着另一个直达吉萨高原的地下岩基深处的通道的入口。如果马蒙早发现这条通道,那可省了他老大的麻烦。因为这里面有一条现成的可以避开那些花岗岩的通道可走。他当时是和那堆石头较上劲了,顾不上到下行通道的下头另找出路,反而把那里当成了垃圾场,堆放他的采石匠从金字塔上挖下来的数以吨计的石头渣。(12)
其实这条下行通道早在古代就已经为人所知,而且彻底地调查过了。希腊—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博对通道下端的地下大墓室(距塔顶约600 英尺)做过清楚的描述。(13)这个地下墓室中有不少罗马人占领埃及时留下的胡写乱画,显然当时经常有人光顾这儿。在这条通往西墙的下行通道的三分之二处,有一道封闭的密门,由于一开始就隐藏得极为巧妙, 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14)
这道门通往一个狭窄的竖井,长约160英尺,几乎以垂直的角度穿过岩基和大金字塔塔体内二十多层石灰岩巨石一直向上,直至大甬道的起点,与整个塔内通道系统连接。没有证据可以说明这一奇怪的建筑目的何在(虽然有人曾做过大胆的推测)。(15)
实际上,唯一清楚的只有,它是大金字塔建造时就造好的,不是盗墓贼挖出来的。(16)然而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有没有盗墓贼发现过这个隐秘的通道,并且利用它将国王室和王后室中的珍宝通通偷运出去了呢?
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不过,历史记载说明这种可能性不大。
例如,1638年,牛津大学的天文学家约翰·格里夫斯从大甬道旁这个井筒的上端进去,他往下走了大约60英尺就回头了。1765年,另一个英国人纳撒尼尔·戴维森往下走了150英尺,结果发现路被大量的石头和沙砾堵住了。后来,1830年,意大利探险家卡维格里亚船长下到同样的深度,也被这些沙石挡住。他没有像他的前人一样打退堂鼓,而是雇了些阿拉伯人清理洞中的沙石,希望能在下面找到点感兴趣的东西。经过几天差点让人得幽闭恐怖症的挖掘后,他们总算发现了与下行通道相连的那道密门。(17)
通过这么窄小的、封闭的、井筒似的通道,有可能将传说中第四王朝最伟大的法老的宝藏都运出去吗?
即使它的下端不被沙石和那道密门封堵,充其量也只可能运出一个典型的国王陵墓中埋藏的珍宝中的一小部分。这是因为,这个井筒似的通道直径只有3英尺,而且有好几个地方是完全垂直的。
因此,公元820年,当马蒙和他的手下砸开通往大金字塔的国王室的路时,人们会期待,至少一些随葬的个大些的、重些的物品会仍在原地——如晚得多也寒酸得多的图坦卡蒙陵墓中那些雕像和大得几乎占了整个房间的棺椁等。(18)但是,在胡夫金字塔中没有发现任何东西。海夫拉的金字塔也一模一样。如果有盗墓贼的话,这些盗墓贼可成了埃及历史上干得最干净彻底的贼。没有留下一丝烂布条,一块破陶片,一个不要的人俑,一点点遗漏的珠宝,搜刮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光秃秃的地板,光秃秃的墙,和空洞洞的石棺椁。
不一样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