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国无外交,谁叫咱国力不如人呢,过些时候让他复职吧,不能让办事的人寒了心。在我看来,敢于办事的人,哪怕他失败了,办错了,也比胆小怕事的人强,起码他有了犯错的经验。
天津机器局主要是生产海军的各种军火和器械,包括海军各种口径火炮的炮弹,用于封锁水道的水雷,以及鱼雷和一些轻型的火炮,另外天津机器局除生产军火外,还制作过一些军舰、船舶。特别值得一题的是于1880年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水艇及第一套舟桥。可惜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机器局毁于战火。
福建船政局就是马尾造船厂,在左宗棠和沈葆祯两大名臣的苦心经营下,现在已经是远东最大的造船厂,拥有锻造车间 、轧材车间 、动力车间、 制造锅炉车间 、安装车间 、 翻砂车间 、制造仪表车间 、小锻造车间、锯木车间以及3个船台 ,可以建造千吨级的铁甲炮舰,福建船政局还拥有国内唯一一所海军技术学校。
由于四大兵工厂源源不断研制生产出各种先进的枪炮军舰,帝国的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大清朝的陆军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由八旗子弟构成的六十四镇绿营兵,由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以及原来的湘军演变而来的各省团练新军,以及戍卫京城的京畿十二营。
其中楚军、淮军以及京畿十二营的一些部队都武装了西洋枪炮,像毛瑟枪、哈乞开斯连发枪、克虏伯钢炮等。这些军队不仅装备改良,而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西式军事训练。许多军官都经过军事学校的培训,军队的素质有一定的提高。这三支军队可以称得上大清的精锐。而主要由八旗子弟构成的绿营兵虽说也装备了些西洋枪炮,但有很多还是前膛装的火绳枪、前膛炮,甚至是一些鸟铳,这些绿营兵主要使用的还是像大刀长矛这样的冷兵器,习惯的也都还是冷兵器的战法。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内在问题,当年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子弟兵如今恐怕连仪仗队的资格都没有了,躺在父辈的荣光下,早已磨灭了他们的血性,除了斗鸡遛鸟,他们会的恐怕不多,一支没有了血性的兵方怀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战斗力。六十四镇绿营兵除了少数几镇因为军官的个人关系还有些战斗力,其他各镇无不充斥着“双枪兵”,吃空额,纪律涣散,不习操练等现象,甚至将军中的枪弹用来作生意的也大有人在。军官怕死,兵无斗志,这就是现在大清军队的现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10)
而海军方面也好不了多少,虽然洋务派已经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但因为海军投资大,训练周期长的特殊性,朝廷对海军的投入并不是很大,远没有中法战争后那般重视。北洋水师这时还没有成军,南洋水师仅装备了几艘千吨级的炮舰;广东、福建舰队也仅有一些小船。三支舰队共计大小舰船不到三十艘,且多是些船小炮轻,排水量不过数百吨的蚊子船。
这点力量还不够法国远东海军塞牙缝的,三年后的中法之战,法国海军的主力军舰可是四千吨级的铁甲舰。历史上中法之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遭受重创,直到甲午之战也没有恢复元气,这使得大清虽然在陆地上打败了法军,仍不得不“以胜求和”,中国也丧失了崛起的第一个机会。
第五章 超勇扬威
三个月的“训政期”很快就过去,因“辛巳之变”带来的影响渐渐平抚下去,许多老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头上已经换了一片天。
方怀终于开始行使他作为皇帝的权力,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出两道上谕:召李鸿章和左宗棠进京。
李鸿章此时正在筹办北洋水师,而左宗棠此时则是平定了新疆,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所以两人接到旨意后很快就进了京。
接到圣旨的时候,李鸿章正在解决“超勇”、“扬威”二舰回国的事情。这两艘舰是去年通过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购买的,设计采用的是最先进的4座往复式蒸汽主机技术,拥有6座锅炉,最高航速可以达到16节,也就是每小时16海里,是大清速度最快的铁甲舰。
这两舰本该在今年4、5月份交船的,却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离开纽卡斯尔。
送走了钦差,拿着圣旨的李鸿章问身边的心腹谋士郭嵩焘道:“筠仙,你以为朝廷召我回京为了什么?”
郭嵩焘淡淡一笑道:“这就要看这道旨意是谁的意思了。”
李鸿章点点头,关于西太后被废,皇帝亲政的消息他早有耳闻,但朝廷里的风向他还是看不出来,按理说那位皇上出自醇亲王府,朝中得势的该是醇亲王,但现在又是恭亲王坐着首辅军机大臣的位子,这让他有点摸不透。
这次回京的除了自己还有左宗棠,两人虽然不对付,却是汉人中少有的手握兵权的,召二人的进京的用意不由让人惴惴。
郭嵩焘这时道:“中堂大人无需担心,朝廷现在这样子就是哪一方也得拉拢您,如果嵩焘所料不差,大人此次回京当直入军机处。”
李鸿章听了露出微微笑容,待看到一旁的郭嵩焘才收拢得意之情,叹气道:“我担心的倒不是朝廷的事情,而是超勇、扬威二舰。都是日本人和法国人捣鬼。”
郭嵩焘此时捻了捻胡须道:“日本和法国两国公使同时向英国人施压,想来是早勾结好的,法国人在安南蠢蠢欲动,日本也对朝鲜虎视耽耽,他们都不希望我们得到超勇和扬威二舰。大人可让劼刚同英国人说明二舰是我大清先购买的,绝不可让给日本人。英国人如若出尔反尔,就是置国际信誉于不顾。”(劼刚是曾纪泽的表字,当时他是中国驻英国公使)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11)
李鸿章闻言皱了皱眉道:“可是日本说为了什么平衡,也必须同时卖给他们两艘同样的铁甲舰,英国人也不好厚此薄彼,但英国人既没有同样的铁甲舰,日本又不想等几年后造好的铁甲舰,你说怎么办?”
郭嵩焘笑了笑道:“此事容易,中堂大人忘了在我大清之前,那智利也购买了一艘与超勇、扬威相同的铁甲舰吗?大人只需让英国人出面把那艘一年前造好的铁甲舰转卖给日本,想来日本人也没什么再可说的了。”
李鸿章闻言面色稍荠,点了点头。
第二天,李鸿章便带着几个亲随和一队士兵赶往京城。
到了京城,李鸿章没有先往吏部交旨,而是带着两个拎着食盒的随从到了东交民巷。这里是洋人住的地方,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要比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还要多。
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的时候,两篮子食盒都装满了。再从东交民巷拐进宣德门,这一片就是朝廷重臣的府邸了。
李鸿章带着随从在一座独门独户的府邸前停了下来,只见正门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写着恭亲王府四个金字。
待门房通报,王府总管亲自迎了出来,带着李鸿章朝后院而来。
王府占地极广,一道接一道的回廊,不知有多少进院子,光是经过的花园就有三座。花园中厅台水榭,殿宇楼阁,竟将一副江南水乡的风光移到了这长城脚下的京城。
最后几人进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园子,这园子竟是依着一座小土坡而建,坡上尽是绿油油嫩草。坡顶的一座小亭旁,奕忻正在那里打拳。
清朝自马背上得天下,对骑射武功十分注重。清朝皇帝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骑射武功也是考校的一项,所以在同治以前,清朝的每个皇帝的功夫都是不错的。
奕忻看到李鸿章来了,于是收住了拳势,旁边的下人赶紧递上擦汗的毛巾。
李鸿章这时拍起了手,道:“王爷真是好身手,微臣从心底佩服埃”说着挥挥手,让身后的侍从把食盒里的西洋菜摆上,然后对奕忻道:“东交民巷新来了个洋厨子,做得一手好西洋菜,我知道王爷喜欢新奇的玩意,特地让人买了几道来,让王爷尝个鲜。”
奕忻一边擦汗,一边在旁边的亭子坐了下来,看着李鸿章道:“来就来,搞这么多花头干什么。”
“鸿章能有今天,多亏了王爷的提携,这些不过了表心意罢了。”
奕忻这时接过筷子,挑了几点放到口里吃了,摇头道:“这洋人别的东西好,这做菜却是比我大清差远了,不说宫里的那些厨子,就是我王府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