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一个多月前,他们在世俱杯上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幸运战胜皇马,奇迹般夺冠,并因此一战成名,名扬天下,但是他们目前的真实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欧洲五大联赛中上游俱乐部主力球员的实力水平,特别是像皇马、巴萨、阿森纳这样的顶级豪门。
显而易见,他们现在的角色,就是自己新俱乐部的替补球员。只不过有人的替补出场序位比较靠前,比如南安普顿的黄忠和埃弗顿的甘宁等人;有人的替补出场序位则非常靠后,比如皇马的马超和巴萨的赵云等人。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他们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那皇马、巴萨这些豪门俱乐部为何还要买他们呢?
实际上,这些欧洲豪门主要是看中了他们的发展潜力。他们一个月前夺得世俱杯冠军,就算有很多幸运的成分,就算是灵光一现,但至少证明他们拥有不可限量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都很年轻,年龄最大的黄忠才刚满23岁,最小的赵云还未满19岁。这个年龄段的职业球员,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斗志旺盛,进取心十足,正是他们提升技战术实力的黄金期。就算他们目前的实力不足,可他们今后能飞多高,谁能妄下结论呢?
不可否认,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总是值得期待的。
也许有人还会问:可是,世界各国极具潜力的年轻球员有很多啊,为何欧洲豪门决定将宝贵的成长机会赐给这些中国小伙子,为何幸运女神偏偏要眷顾他们?
其实,这不是单方的恩赐,而是双赢的合作。职业球员转会属于商业行为,遵循市场经济原理。欧洲豪门不仅仅是看中了这些中国年轻球员身上的竞技潜力,也看中了他们身上的商业价值。
因为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球迷,他们的人均消费能力也在快速增长。这些欧洲豪门已经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他们谁都想从中多分得一杯羹。
想想看,西班牙国家德比,马超大战赵云……欧冠联赛阿森纳对阵多特蒙德,关羽张飞联手挑战周瑜……这些富含中国元素的重头戏,到底能吸引多少中国球迷不惜熬夜看球?
为此,每年的电视直播版权收入,正品球衣收入,明星球员广告收入,来中国举行友谊赛的收入……欧洲豪门不会预料不到,买入中国球员能带来多么诱人的商业价值,能大大增加从中国市场获得的各项收入。
正因为如此,韩国日本一些体育媒体和球迷,在浓浓醋意的驱使下,难免会发出酸味十足的议论:你们中国球迷别太嘚瑟了,你们的明星球员之所以能转会到皇马巴萨这样的欧洲顶级豪门,商业价值远大于竞技价值,没什么了不起!他们其实就是摆出来吸引中国球迷眼球的花瓶,中看不中用!哪能跟我们国家留洋明星球员的职业成就相比?
酸归酸,但就目前而言,这话大体上没错。
除了韩国日本,就连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甚至包括中国国内,都有一些媒体和球迷给马超赵云俩人贴上花瓶的标签。原因嘛,一是因为不少人严重质疑马超赵云的实力,是否配得上皇马巴萨这样的顶级豪门;二是因为他俩的相貌非常帅气,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花瓶。
马超和赵云俩人从网上得知这些评论后,心里非常不服气。要知道,就连那些稍有志气的漂亮女演员,她们都不乐意被贴上“演技差劲的花瓶”之类的标签,更何况是马超和赵云这样的堂堂男子汉?
他俩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一心想着早日打出上佳的表现,早日甩掉如影随形的花瓶标签,让那些质疑者彻底闭嘴。
然而事与愿违,马超和赵云没有想到,争取正式比赛上场机会的过程,会是这般艰难——
皇马和巴萨的主力球员,个个都是世界顶尖的高手,就连替补球员也都是实力非凡。此外,两家俱乐部优秀的青训球员,也在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因此,上场机会的竞争异常激烈。
赵云和马超当时是分别被当做梅西和c罗的替补引进的,因为他们和自己偶像的球风与技术特点很类似。有些乐观的中国球迷热切期盼着,他俩能茁壮成长,突飞猛进,早日媲美这两大天王巨星。
此时,c罗已经年满32岁,梅西也即将迎来30岁的生日,虽然他俩的爆发力稍有下滑,但总体竞技状态依然保持得很好,依然处在职业巅峰期。
能和自己的偶像做队友,一起训练,同场竞技,这无疑是非常幸福美妙的感觉。但除此之外,赵云和马超感受到的,更多是压力,因为实力差距太大了。以前还没切身体会,如今走近一看——高山仰止啊!
在国内,赵云和马超算是实力非常出色的天才球员,但放到皇马巴萨一比,目前顶多算是边缘替补球员的水平。这是事实,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他们要想打动主教练让自己上场,首先就得从日常训练和队内对抗赛起步。马超和赵云深知这一点,所以训练时特别努力特别积极,每次都是最早来到训练场,最晚回去。
可是,光靠自己埋头努力训练,还远远不够。足球比赛是一项非常讲求团队配合和队友默契的运动,马超和赵云必须尽快融入到队友们当中去。问题是,他俩此前几乎没有任何西班牙语基础,现学起来很费劲,所以和队友教练的交流很不畅通。
除了语言交流障碍,马超和赵云还各有各的缺点。赵云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无法很快和新队友们打成一片,因此虽然他在球场上一向喜欢各种配合,但由于和陌生队友之间缺乏足够的默契,配合效果很不理想。
马超的性格倒是开朗外向,但他的球风却依然有些偏独,视野也不够开阔,不太擅长和队友做出精妙配合。在自己球技和速度还没达到逆天程度之前,他要想打动主教练,恐怕很难。
就这样,马超和赵云一直枯坐板凳。直到两个月后,他们才先后首次在正式比赛中登场亮相,当然情况差不多都是这样子——比赛胜局已定,剩下的时间无关痛痒,教练这才想起来,让新来的中国球员感受一下西甲的气氛,同时也满足一下远在地球另一端无数中国球迷的期盼。
他们熬夜看球,就等着这一刻,不容易啊!
举世瞩目的西班牙国家德比,这半个赛季一共上演了三场:3月下旬西甲第30轮,皇马主场迎战巴萨;4月份的国王杯半决赛,皇马巴萨连战两场。这三场比赛,马超和赵云均未得到出场机会,甚至其中的两场比赛,他俩连18人大名单都没进。看来,中国球迷们期盼的西班牙国家德比之中国德比,至少要等到下个赛季了。
整个下半赛季,马超和赵云分别获得5次和4次出场机会,全部是替补出场。而他俩也并未把握好这少得可怜的机会和时间,没有收获一个进球,连助攻也没有。
如此看来,马超和赵云似乎要将花瓶的名号给坐实了。
相比于马超和赵云,此次闯荡欧洲的其他中国球员,他们的状况多少要好一些。
情况最好的是黄忠。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坐稳了南安普顿的主力门将位置。除了自身实力出色的因素之外,他的运气也很好,因为他刚转会南安普顿半个月,当时的主力门将不幸受伤。于是他被主教练委以首发重任,结果状态奇好,一发不可收拾,将主力门将位置牢牢抓在手里。
情况次好的是在埃弗顿的甘宁和在阿森纳的张飞。他俩只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各自位置上争取到了准主力的地位。整个下半赛季,甘宁获得16次出场机会,其中8次首发。与此同时,他也用防守积极稳健外加1个助攻的上佳表现,回报了主教练的信任。
至于张飞,他把在中超赛场上勇猛彪悍的防守拼抢作风带到了英超赛场,铁腰威风丝毫不减,很快成为阿森纳中场的一道铁闸,赢得了温格教授的信任和器重。阿森纳的球迷也很快喜欢上了张飞,他们从这个身体强壮肤色黝黑的中国小伙子身上,依稀看到了当年铁血队长维埃拉的风采。
与张飞相比,关羽从温格那里得到的出场机会要少不少,毕竟一只豪门球队对前锋的要求要苛刻很多。半个赛季,关羽一共获得9次出场机会,其中3次首发,交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