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媞倒退了一步,沉吟了一下,说:“论理不当我处置,但现在皇后仍在哀痛之中,无心理后宫杂事。她既信任我,我便权且逾矩一回吧。”她对周坤仪说,“周大人,还要麻烦您,这二位侍婢服侍皇后不周,请带去掖廷,罚到暴室洗衣房做苦役吧。”
这两位宫女慌忙拜倒说:“婕妤,放过我们吧。”
周坤仪冷冷地看着二人:“这算轻的了,你们还不赶快向婕妤谢恩?”
班媞慢慢地喝着茶,目送他们出增成舍,脸上依然风平浪静。李平看着她的脸色,小心地说:“婕妤,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对你?”
BOOK。←红←桥书←吧←
第20节:第一部:许后(19)
宝儿在旁边急了:“动手打婕妤的是皇后,又不是她们。婕妤为什么要把她们送到掖廷?暴室这种地方太可怕了。”显然,她又想起了小枝。
李平不满地对宝儿说:“你难道没看出来吗?如果婕妤不惩罚她们,岂不是显得婕妤收买人心了?”
宝儿委屈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可大家的心都沉在水里,捞都捞不起来,没有人去安慰她。李平又说:“婕妤,有一位在暴室主事的掖廷狱丞,是我的老乡,你看,能不能由我出面给点小恩惠,让他对那两个宫女放松一点……”
班媞想了想,说:“不行。起码现在还不行。”
李平和宝儿都愕然地看着她,班媞说:“你以为这样是对她们好吗?认真追究起来,会被人说成是与宦者交通,牵连甚大。现在椒房和掖廷丞都在睁眼看着我呢。”
李平说:“你的话我懂。可你,就是太心软了,才会总被皇后伤害。现在后宫全都知道了,说婕妤被皇后打,不敢还手。你的脸面放在哪里?皇帝这么宠您,皇后已经开始失宠了,你凭什么还要忍气吞声?”
好,这个巴掌终于有人重新提起来了。班媞缓了口气,说:“皇后是君,我是臣。”说出这话,证明班媞已认命了。用这句话,她把自己堵在绝路上,谁都无话可说了。
大家都退了出去。班媞有点反胃,捂着胸口,一个人侧卧在榻上,疲倦地闭上眼睛。
班媞还是害怕了。有时她会有一种错觉,许?把她当一回事,她就以为两人平等了。她甚至不讨厌这种钩心斗角,不就是斗智吗?来呀,谁怕谁啊。可是,班媞到底不是一个适宜在宫里生存的女人,她不够狠。她经常忘了,许?跟她是不同的,只要许?不想玩了,就随时可以拿出身份来压她,把她碾得扁扁的,就算把道理讲破天也没有用。
许?无休止的神经质,就像一张薄薄的铁刃,在班媞的心口摁着,刮得她的肉身凌厉地刺刺作响,紧一阵慢一阵地发冷。许?已经伤到她了。这个女人总把自己赤裸裸地掏出来,她的心四处散溢,从不加节制。可是,班媞对她也恨不起来。一天又一天,悠长,疏冷,没有尽头,没有人可以说话,与刘骜不能,与许?也不能。可现在,她们唯一的朋友就是对方:两人分享同一个男人,分享同一份隐秘的嫉妒。如果没有这个敌人,她会不会更孤独?
就在这时,班媞的肚子忽然挨了一脚。里面的小家伙在踢她呢。班媞摸着自己的大肚子,不想又挨了一脚。她不由得高兴起来,小东西已经六个月了。隔着厚厚的衣服,她的手指尖轻轻地弹击着肚皮,逗着里面的胎儿,试图与她沟通。她在玩吗?玩什么呢?她快乐吗?
班媞带着点甜蜜,安静了,也就在榻上睡着了。
虹←桥书←吧←。←
第21节:第二部 五侯(1)
第二部 五侯
01
长信宫外,雨已经扑簌簌地下了十余天了。现在是建始三年,照常理,长安的秋天天凉少雨,但自九月以来,天气开始变幻无常了,冷的时候要穿夹袄,热的时候穿着单衣还觉得闷,冷两天热两天,难受得很。长信私府令已经把皇太后入冬的衣物准备好了,忽然间又热了起来,还下起了大雨。
这场雨下得不寻常。雨来的时候没什么征兆,劈头盖脸地打下来,一颗颗生豆子一样大,把人砸得发疼。下了一天一夜的倾盆大雨,老天终于收敛了一点,水帘子慢条斯理地挂下来,连成一串一串,在屋檐下刷刷地响。
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了,宫中那些年老的宫女和宦官都这么说。在不忙的时候,时有宫人靠在门边,或蹲在房檐下,看着的天空下湿淋淋的一切,有点新奇。但是,当雨下到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的时候,没有人坐得住了。连那些十来岁的小宫女都明白,下这样的雨,见鬼了。大家都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走来走去,不知如何是好。“作孽啊!”人人都牢骚满腹;还有些人,因为公事不得不蹚在水里来来去去,脾气愈发暴躁起来。未央宫里彻夜回响着的,都是哗哗哗的水声,还有它们的回音,日以继夜,夜以继日。
十多天以后,长安及近郊,已纷纷告急,水灾已把良田尽数淹没,居民损失惨重,请求政府紧急开仓放救济粮。又过一旬,大雨仍然不止,有些地方已水深过胸,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已至千余人。宫中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说法,说长安街衢之中,到处都漂浮着巨大的树木、腐烂的老鼠、挣扎着的大白猪、游泳的鸭子、淹死的鸡。传着传着,后来就变成了满街都漂着大人小孩的尸体了。
刘骜忙得焦头烂额。他已下诏,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都须投入救灾当中,并令治粟内吏从各地调粮食菜蔬进长安,以助贷贫民。各层各级的官员走马灯一样地来来回回,刘骜和王凤在白虎殿里为水灾一事,已经整整工作两天了。刘骜连寝宫都没有回过,累得嘴唇都起泡了。
登基也有几年了,这是刘骜所面临的最大的一次天灾。不能说他看见那些奏折上对遍地尸体惨状的描述没有沉痛之感,不,他对此还是相当难过的;不过,这对刘骜却是一个极好的参政机会,他此刻的心情并不是太坏。很多具体的事务,以前是轮不到他来处置的,可这一次,这场水灾实在是太大,太复杂了,王凤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刘骜于是得以和王凤一起参与整个过程,紧张而兴致勃勃。
刘骜的隐忧还不是救灾。损失是可以弥补的,灾民是可以安抚的,可他知道很快就会有大臣要求他反躬自问了。不仅大臣会责问他,刘骜自己也在思考他到底哪里让老天不满了。自武帝的董仲舒以来,便认为如果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就可以风调雨顺,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由此一来,一旦出现日食、山崩、水旱灾、星宿异位等天象异常,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而先朝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自己做得不好,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或者大赦天下。有时,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还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以求上通于天。
刘骜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哪一步,才能平安度过这次灾异,仿佛他就是水灾的罪魁祸首似的,可是,他是皇帝,他只能无条件承担责任,不能辩解啊。
他想起昭帝一朝时,廷尉史路温舒就认为汉家有“三七之厄”,也就是说,汉家的天命只有二百一十年。路温舒跟从祖父学习历数天文,他的这种说法流传已广,刘骜很难想象,假如谶言当真的话,该怎么办。近年来种种灾异越发密集,每次,他心里都会掂量一下这个“三七之厄”,潜意识里,未必不是怕应验到自己身上。幸好,此时距高祖皇帝得天下也不过一百七十余年时间,大汉的日子在我手中还长着呢。
在中午批完长安令丞的奏折之后,已经快五十岁的王凤终于熬不住瞌睡了,赶回阳平侯府休息。刘骜想起自己也十多个时辰没合眼,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可是,正当他打算驱车回未央宫的时候,想起班媞已快要临产了,心念一动,便转道去了增成舍。
雨还在下着。刘骜掀开帘子,看着肩辇者蹚着水,一脚深一脚浅,在水中锵锵锵地走,有点于心不忍。刘骜示意宫人不要通报,他静悄悄地踱到班媞的寝宫。班媞正背对着他,跟几位宫女吩咐着收拾行装的事宜。
刘骜在后面接话了:“你马上就要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