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朱棣-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舻母ǖ疾徽9倬疾欢系叵蚋猩浼榭龊芙艏薄V扉τ胝庞瘛⒅炷艿壬桃槎圆撸峙鹿巡坏兄凇K担骸ū司柯鞘校岜豕眩魏危俊ㄖ炷芩担骸ㄏ惹苌毙还蟆⒄艜m,余无能为也。〃这是个擒贼擒王的办法,除掉张、谢,官军群龙无首,可不战自溃了。朱棣说:〃是当以计取之。今奸臣遣使来逮官属,依所坐名收之。即令来使召昺、贵,付所逮者,贵昺必来,来则擒之,一壮士力耳。〃他的意思是先把张、谢骗入王府,让他脱离了自己的部下,这样捉拿他们只不过费一壮士之力,根本用不着大动刀兵。   
  七月初四,朱棣忽然宣布他的病好了,在东殿接受内外官僚的祝贺。他在自己左右和端礼门内都设下了埋伏,派人去请谢贵、张昺,但遭到拒绝。为了消除张谢的疑虑,朱棣摆出了合作的姿态,他开列了协助官军逮捕人员的名字,再次派官属内官带了名单本请谢贵和张昺。谢、张果然中计,起身前往王府。为防万一,他们带了相当多的卫士,但这些卫士在燕府的门前被阻挡在外。谢、张觉得,事已至此,燕王也不会把他们怎样,便放胆走进了燕府。   
  谢贵、张昺进入殿门,只见酒肴已经摆好,燕王早已等在那里,只是仍然拄着拐杖。燕王迎接他们二人,侍者端出几盘瓜来。燕王说:〃适有新进瓜者,与卿等尝之。〃拿过刀子切瓜。忽然,燕王脸色阴沉下来,骂道:〃今编户齐民,兄弟宗族尚相恤,身为天子亲属,旦夕莫必其命。县官待我如此,天下何事不可为乎?〃说完把瓜往地上一抛,随着瓜扑的一声落地,伏兵尽起,上前将谢贵、张昺抓住。与此同时,殿外的护卫将卢振、葛诚也逮了起来。这时燕王扔掉拐杖,站起说:〃我何病,为若辈奸臣所迫耳。〃张昺、谢贵等皆不屈被杀 。   
  跟随谢贵来的人在端礼门外,并不知府中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见谢贵、张昺久等不出,慢慢地也就散了。不久,谢贵、张昺被抓的消息传了出来,包围王城的将士也溃散了。北平都指挥彭二,听到这一消息,连忙披甲上马,跑上大街高呼:〃燕王反,从我杀贼者赏。〃他很快集合了一千多人,打算攻打端礼门,燕王派卫士庞兴、丁胜等迎战,彭二被杀,这支人马也散了。然而这时张昺所部将士犹坚守北平九门,关闭瓮城,执戈内向,朱棣便决定乘夜攻夺九门,张玉等带兵力战,守门将士猝不及防,到黎明八门都已陷落,只有西直门一处还在坚守。朱棣见强攻不行,便命指挥唐云单骑来到西直门下,以计劝降。真是兵不厌诈,朱棣命令唐云解掉铠甲,骑马导从一如平时。唐云来到城下对守城者说:〃汝毋自苦,今朝廷已听王自制一方矣。汝等亟下,后者诛。〃唐云在指挥中年最长,在军中素以信谨闻名,将士以为唐云的话一定不假。守军听说朝廷听王自制了,早已失了斗志,也纷纷散了。本来嘛,朱棣身为亲王,是先帝骨肉,当今皇上是亲王的侄子。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做官做的是朱家的官,当军当的是朱家的兵,既然皇上让燕王自制一方,大家还有什么可说的!虽然不久众将士都了解了真相,并不想跟随燕王背叛朝廷,但经唐云的一番诱导,也都渐渐平息了。    
第25节:百折不挠(9)     
  九门胜利攻克,朱棣便下令安抚北平军民。自他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以来,至今已经近二十年了,北平军民谁不惮于燕王的威名,他们是一直把燕王与朝廷当作一体而看的,亲王的话有何不从?三天之内,北平城内便安定下来。   
  但事情仅仅是开始,燕王离胜利还远得很,驻守开平的都督宋忠带领三万兵马正在开赴北平。都指挥便余瑱虽然从北平退出,但他控制了北平的咽喉居庸关,集结关卒数千,仍准备进攻北平。镇守蓟州的都指挥使马宣发兵攻打北平,与燕军在公乐驿交战,败归,但仍旧与曾浚一起控制着蓟州。    
  一场大战正在酝酿。   
  四、〃奉天靖难〃   
  1。〃论力则不足,以智则有余〃   
  七月癸酉黎明,燕王已经控制了九门,城内七卫都已归附燕王。他集合将士,训话整师,正式起兵与朝廷相抗。燕王的最终目的是夺取皇位,这在他心里是清楚的,但这时还不能公开。他把自己描写成是倍受迫害不得已而自救的。他说: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于躬,实欲求生,不得已者。义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朱棣振振有词,慷慨激昂,仿佛他的一切都符合祖训,名正言顺,无懈可击。而他本人则受奸臣迫害,可怜可悯。于是〃将士闻之,皆感动流涕〃 。其实,朱棣将祖训断章取义,使之成了自己造反的辩护词。《祖训》法律第十三条写道;   
  凡新天子正传,诸王遣使奉表称贺,谨守边藩,三年不朝。许令王府官、掌兵官各一员入朝。如朝廷循守祖宗成规,委任正臣,内无奸恶,三年之后,亲王仍依次来朝。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如王不至,而遣将讨平,其将亦收兵於营,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日而还,其功赏续后颁降。    
  读了这段《祖训》,可以看出,朱元璋为保护新天子防止诸王威胁皇帝,早已费尽了苦心。谁想到竟被朱棣用作对抗新天子的根据!〃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等等,他当然是闭口不提的。   
  然而对燕王的行动,毕竟有人看得十分清楚,甚至还敢公然提出反对意见。一个是余逢辰,一个是杜奇。燕王府伴读余逢辰,字彦章,宣城人,因为品德学问而被燕王信任,他了解燕王的预谋,但他不同意朱棣与朝廷对抗,曾借机会向燕王进言,燕王不听。后来他知道燕王之反已不可劝阻,他便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儿子,下定必死决心,要与燕王力争到底。燕王起兵,余逢辰泣谏军前,高呼君父两不可负,终于被朱棣杀害。另一位杜奇,也是读书人,因有才学,燕王在起兵后把他召入府中。但他也不同意造反,苦苦劝说朱棣当守臣节,激怒了燕王也遭到杀害。    
  十几年来,北平城内的军民早已习惯于燕王的号令了。这一点在今天与以往似乎并无多少区别。端礼门前军容整肃,旗甲鲜明,将士们在迎接一场大战,就如同当年一次又一次从这里出发北征塞外一样。多年来跟随燕王作战,即使不获大胜,也从来都是全师而还。将士们对燕王有着充分的信任。这次誓师,他们同样充满了信心,誓师将毕,忽然风云四起,天空阴晦,咫尺不辨人,北风震吼,旌旗摇动,三军益发肃穆,犹如大变即将来临。不一会儿,东方云开,露出青天尺许,有光烛地,洞彻上下。将士们的心也为之豁然开朗,他们觉得这是个吉兆 ,在激战之后,他们都会有如天清地彻般的光明前途。   
  从起兵之时起,这里就成了朱棣真正的独立王国了。北平所属州县官纷纷弃官而逃。他便重新任命了北平的各级官员,以取代朝廷的命官。张玉、朱能、丘福做了都指挥佥事,库吏李友直被提拔做布政司参议,擅长占卜的金忠做了燕府的记善,随侍帷幄。原来北平的文武官员如布政司参议郭资、按察司副使墨麟、佥事吕震、都指挥同知李濬陈恭等等,则纷纷向燕王投降。   
  北平平定之后,燕王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进一步控制北平周围地区。   
  第二天,他命令郭资守北平,又派兵攻打通州。通州东去北平仅六十里,是北平的门户,是经济给养的进口,南方从运河漕运的船只、从天津海上来的船只,都要在这里停泊,同时又是军事咽喉。吴元年徐达带兵北伐,就是先控制了通州,才逼迫元顺帝北逃塞外的。这次通州不战自克,镇守通州的卫指挥房胜率众归附燕王。北平的东北方向是军事重镇蓟州,这时由都指挥使马宣、镇抚曾浚把守。张玉提议攻打蓟州,他说:〃蓟州外接大宁,多骑士,不取恐为后患。〃 大宁是蓟州以北喜峰口外的广大地区,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军事重镇,洪武时在这里设立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